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

郭丽 罗文皓 龚雪茜 张德顺

郭丽, 罗文皓, 龚雪茜, 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J]. 四川林业科技, 2024, 45(2): 127−134 doi: 10.12172/202307280001
引用本文: 郭丽, 罗文皓, 龚雪茜, 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J]. 四川林业科技, 2024, 45(2): 127−134 doi: 10.12172/202307280001
GUO L, LUO W H, GONG X Q, et al. Evaluation on recreational suitability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base in the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45(2): 127−134 doi: 10.12172/202307280001
Citation: GUO L, LUO W H, GONG X Q, et al. Evaluation on recreational suitability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base in the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45(2): 127−134 doi: 10.12172/202307280001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


doi: 10.12172/202307280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郭丽(1981—),女,四川眉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罗文皓(1996—),四川成都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

    龚雪茜(1992—),女,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方向:古典园林数字化保护

    张德顺*(1964—),男,山东潍坊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生态与气候变化响应规划、园林小气候调控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

    通讯作者: zds@tongji.edu.cn
  • 基金项目:  国家公园低碳规划设计核心技术引进研究(编号:G2021036007L)
  • 中图分类号: TU986

Evaluation on recreational suitability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base in the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zds@tongji.edu.cn
  • 摘要: 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分析的游憩网络形象感知数据,运用灰色统计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案例评价得到最终评分:雅安碧峰峡基地>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卧龙神树坪基地,并证明科普教育基地的物理环境对其游憩适宜性非常重要。从而提出改善优化策略,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 图  1  网络共现图

    Fig.  1  Co-occurrence diagram of network

    图  2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图

    Fig.  2  Evaluation system of recreation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base in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

    图  3  词频分析图

    Fig.  3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chart

    图  4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基地游憩适宜性指标分析图

    Fig.  4  Analysis chart of recreational suitability index of popular science and education base of the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

    表  1  评价指标初选表

    Tab.  1  Preliminary evaluation index

    指标类别 评价指标
    物理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环境噪音状况
    水质质量、小气候适游度
    生物多样性、景观构筑物
    园区特色体验度
    游憩环境 游客密度、游览时间
    交通可达性、游憩活动种类
    游客参与度、游憩目的实现机会
    管理环境 休憩设施、餐饮住宿设施
    交通代步设施、环卫设施
    游客引导警示、治安维护
    环境卫生维护、设备设施维护
    基地消费情况、从业人员服务态度
    科教环境 标识解说设施、科教游览路径
    智慧科教设备
    国家公园保护科普
    科教讲解服务
    大熊猫主题知识科普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基地指标权重层次总排序表

    Tab.  2  Total ranking table of index weight hierarchy of the science and education base in the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

    目标层准则层B全局权重B要素层C全局权重C指标层D全局权重D总排序
    A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
    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
    B1物理环境0.3753C1生态环境0.3968D1空气环境质量0.18141
    D2环境噪音状况0.07726
    D3水质质量0.09215
    D4小气候适游度0.16842
    D5生物多样性0.09834
    C2景观资源0.1023D6景观构筑物0.021212
    D7园区特色体验度0.019813
    B2游憩环境0.2709C3场所特征0.1645D8游客密度0.03109
    D9交通可达性0.11603
    C4游憩活动0.0955D10游憩活动种类0.014814
    D11游客参与度0.013115
    D12游憩目的实现度0.021611
    B3管理环境0.1250C5管理建设水平0.0330D13休憩设施0.006317
    D14环卫设施0.002721
    D15游客引导警示0.003820
    C6维护服务水平0.0224D16基地消费情况0.001722
    D17环境卫生维护0.001624
    D18治安维护0.000925
    D19员工服务态度0.001723
    B4科教环境0.2288C7科普宣教设施0.1279D20标识解说设施0.04197
    D21科教游览路径0.028310
    D22智慧科普设备0.03498
    C7科普宣教服务0.0576D23国家公园保护科普0.004418
    D24大熊猫主题知识科普0.012716
    D25科教讲解服务0.004119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评价指标满意度统计表

    Tab.  3  Statistical table of evaluation index satisfaction

    要素层C 指标层D 游客满意度 综合均值
    都江堰青城山基地 雅安碧峰峡基地 卧龙神树坪基地
    C1生态环境 D1空气环境质量 4.11 4.37 4.44 4.31
    D2环境噪音状况 4.47 4.43 4.70 4.54
    D3水质质量 4.16 4.30 4.48 4.32
    D4小气候适游度 3.85 4.32 3.00 3.72
    D5生物多样性 4.18 3.68 3.15 3.67
    C2景观资源 D6景观构筑物 3.05 3.92 4.04 3.67
    D7园区特色体验度 3.27 4.45 3.07 3.60
    C3场所特征 D8游客密度 4.29 4.18 4.81 4.43
    D9交通可达性 4.13 3.58 2.63 3.45
    C4游憩活动 D10游憩活动种类 3.42 4.03 2.89 3.45
    D11游客参与度 3.31 3.88 3.11 3.43
    D12游憩目的实现度 3.51 4.02 3.19 3.57
    C5管理建设水平 D13休憩设施 3.62 4.25 3.70 3.86
    D14环卫设施 3.73 4.47 3.93 4.04
    D15游客引导警示 3.62 4.43 3.78 3.94
    C6维护服务水平 D16基地消费情况 3.89 4.17 3.59 3.88
    D17环境卫生维护 4.13 4.22 3.93 4.09
    D18治安维护 3.73 3.97 3.67 3.79
    D19员工服务态度 3.89 3.83 3.81 3.85
    C7科普宣教设施 D20标识解说设施 3.16 4.42 2.44 3.34
    D21科教游览路径 3.29 2.58 2.33 2.74
    D22智慧科普设备 3.00 3.45 2.19 2.88
    C8科普宣教服务 D23国家公园保护科普 2.25 2.73 2.07 2.35
    D24大熊猫主题知识科普 3.75 4.32 2.89 3.65
    D25科教讲解服务 3.49 3.75 2.78 3.34
    下载: 导出CSV
  • [1] 张广海,曲正. 我国国家公园研究与实践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19,32(4):57−61.
    [2] 李洪义,吴儒练,田逢军. 近20年国内外国家公园游憩研究综述[J]. 资源科学,2020,42(11):2210−2223. doi: 10.18402/resci.2020.11.13
    [3] 李华. 城市生态游憩空间服务功能评价与优化对策[J]. 城市规划,2015,39(08):63−69.
    [4] 程金龙. 城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D]. 河南大学,2011.
    [5] Bere R M. The National Park Idea: How to Interest the African Public[J]. Oryx, 1957(1): 21−27.
    [6] Myers G ,Park I C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US National Parks Service according to Social Transition : A Case Study on Two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Park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International,2013,22(4):385-396.
    [7] Botha E, Saayman M, Kruger M. Clustering Kruger National Park visitors based on interpretation[J].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2016, 47(2): 75−88. doi: 10.4102/sajbm.v47i2.62
    [8] Roberts M, Mearns K, Edwards V.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guided versus non-guided interpretation in the Kruger National Park, South Africa[J]. Koedoe, 2014, 56(2): 1−8.
    [9] Kim M K, Jeon S W, Kim S W.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ation criteria for the New Korean National Park mode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2015, 23(3): 93. doi: 10.15301/jepa.2015.23.3.93
    [10] Horng J S, Liaw Y J. Can we enhance low-carbon tour intentions through climate science or responsibility sharing information?[J].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18, 21(8): 877−901. doi: 10.1080/13683500.2017.1304363
    [11] Goralnik L, Nelson M P. Field philosophy: dualism to complexity through the borderland[J].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2014, 38(4): 447−463. doi: 10.1007/s10624-014-9346-1
    [12] Fung C, Jim C Y. Unraveling Hong Kong Geopark experience with visitor-employed photography method - ScienceDirect[J]. Applied Geography, 2015, 62: 301−313. doi: 10.1016/j.apgeog.2015.05.014
    [13] 贾倩,郑月宁,张玉钧. 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研究[J]. 风景园林,2017(07):23−29.
    [14] 李宏,石金莲. 基于游憩机会谱(ROS)的中国国家公园经营模式研究[J]. 环境保护,2017,45(14):45−50.
    [15] 钟林生,曾瑜皙,虞虎.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自然基础与实现路径[J]. 生态学报,2021,41(03):861−873.
    [16] 何思源,苏杨,王蕾等. 国家公园游憩功能的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游客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支付意愿[J].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01):40−53.
    [17] 张玉钧,薛冰洁. 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和游憩活动的适宜性探讨[J]. 旅游学刊,2018,33(08):14−16.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8.08.007
    [18] 肖练练,钟林生,虞虎等. 功能约束条件下的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研究[J]. 生态学报,2019,39(04):1375−1384.
    [19] 过文婷. 基于GIS的游憩活动空间的适宜性评价[C].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2011.
    [20] 胡磊. 湖南烈士公园游憩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1] 范雯. 海城市森林游憩适宜性评价及其演变[D]. 华东师范大学,2015.
    [22] 叶惠珠,李海荣,兰梦敏. 城市公共空间游憩适宜性评价分析的必要性研究[J]. 绿色科技,2017(03):32−34.
    [23] 赵咪咪. “健康中国”视阈下城郊森林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D]. 浙江农林大学,2018.
    [24] 沈啸. 城市滨水绿地游憩适宜性评价研究[D]. 浙江农林大学,2019.
    [25] 张飞,杨林生,何勋,等. 大运河遗产河道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J]. 地理科学,2020,40(07):1114−1123.
    [26] 叶菁. 大熊猫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研究——以四川成都片区为例[J]. 绿色科技,2018(14):20−21.
    [27] 苗健. 我国国家公园及其法律体制建设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2019.
    [28] 王琴华. 国家公园管理与保护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学,2018.
    [29] 安童童,张玉钧,丛丽,等. 基于秦岭大熊猫保护的国家公园规划思考[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2):43−51.
    [30] 安童童,张玉钧,丛丽,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秦岭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 河北林果研究,2017,32(01):87−92.
    [31] 薛冰洁,张玉钧,安童童,等. 旗舰种大熊猫国家公园选址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2017,15(02):24−28.
    [32] 安童童. ROS理论在国家公园功能区划中的应用[D]. 北京林业大学,2017.
    [33] 赵志国,栾晓峰,陈君帜,等. 基于信息熵量化评价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管理成效[J]. 生态学报,2019,39(11):3885−3894.
    [34] 蓝心戴. 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2020.
    [35] 李怀瑜,吴芷茹,翁宗源,等. 福利经济学视角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1):113−115.
    [36] 李碧莹,李怀瑜,昌宇玺,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社区的乡村振兴策略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5):291−292.
    [37] 林泽东. 大熊猫国家公园门户小镇旅游发展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20.
    [38] 王玉君,李玉杰,白文科,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拟建区生态旅游客源特征及行为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1):7−14.
    [39] 李杰,李涛,彭阿柳,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工作研究——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佛坪管理分局依托科研的自然育为例[J]. 绿色科技,2020(23):268−270.
    [40] 张玥,黄萍,罗鉴,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气象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 旅游纵览,2020(20):44−46.
    [41] 马益鹏,丛丽,钱皓月.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及调适行为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1):108−117.
    [42] 崔庆江,赵敏燕,唐甜甜等.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公众体验感知研究[J]. 生态经济,2020,36(11):118−124+131.
    [43] 何海. 灰色动态建模技术与应用[D]. 华中科技大学,2004.
    [44] 邓聚龙. 灰理论基础[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5] 苏为华. 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 厦门大学,2000.
    [46] 周详,孙泽仪,刘轩轩. 数字足迹支持下的历史性城市景观空间感知与游憩体验研究[J]. 新建筑,2022(01):10−15.
  • [1] 穆秀鑫, 孙鸿鸥, 雷开明, 旷培刚, 张跃, 王国兰, 王疆评, 曾涛.  基于生境适宜性评价和地灾影响的九寨沟大熊猫栖息地保护重点区域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24, 45(): 1-6. doi: 10.12172/202310180001
    [2] 秦炜锐, 刘景怡, 宋心强, 付明霞, 潘翰, 程勇, 薛飞, 周材权, 杨彪.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大熊猫可食竹生物量模型 . 四川林业科技, 2024, 45(): 1-7. doi: 10.12172/202309070001
    [3] 王疆评, 毛颖娟, 刁元彬, 王平, 张皓君, 吴亚勇.  四川阿坝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3): 64-77. doi: 10.12172/202303080002
    [4] 毛志莹, 罗镁玲, 董思宁, 高扬仪, 朱里莹.  基于百度指数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2): 94-102. doi: 10.12172/202209080003
    [5] 郑雄, 廖亮, 曾详波, 赖緖林, 张俊先, 赵卫红, 王戈, 张鑫, 朱洪民, 陈竺, 黄科, 余家华, 李生强, 杨志松.  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的雉类多样性与分布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2): 64-72. doi: 10.12172/202206010004
    [6] 何柳燕, 李春容, 谭小昱, 罗言云.  大熊猫国家公园邛崃山-大相岭片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2): 21-30. doi: 10.12172/202206150001
    [7] 李悦, 姚杨鑫, 王纪杰.  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特征与国家公园适宜性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4): 38-44. doi: 10.12172/202107280003
    [8] 温平, 彭科, 陈旭, 韦怡, 杨志松, 戴强.  基于MaxEnt模型的白水河国家级保护区有蹄类保护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1): 70-75. doi: 10.12172/202007210001
    [9] 曾婷婷, 梁刚.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的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优化策略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2): 23-2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2.006
    [10] 郭莉娟, 陈果, 郭超, 杨明刚, 唐春艳.  主要园林树种在西充地区的适宜性初步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4): 66-69,13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4.013
    [11] 曹虹, 宋进春, 吴协保.  重庆山王坪喀斯特国家生态公园发展潜力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39(6): 86-9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8.06.020
    [12] 梁玉喜, 王戈, 王洪荣.  基于GIS大熊猫活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为例 .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39(4): 98-101,1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8.04.024
    [13] 罗辑, 李伟, 陈飞虎, 何咏梅, 高嘉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与管理 .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39(1): 44-4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8.01.009
    [14] 张新新, 刘鹏凌.  安徽风景园林产业发展分析——基于SWOT分析和GM(1,1)模型 .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39(5): 114-1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8.05.026
    [15] 胡大明, 邓玥, 温平, 梁磊, 夏奎, 官天培.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适宜栖息地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39(6): 67-70,8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8.06.015
    [16] 苏泽源, 吴妍.  四川江油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现状及其湿地系统的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4): 93-10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4.020
    [17] 郑从军, 吴瑶, 孙治宇.  霍尔章谷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现状及其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6): 38-44,5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6.008
    [18] 熊洁, 闵盛彪, 陈俊华, 龚固堂, 骆宗诗, 黎燕琼, 郑绍伟, 慕长龙.  盐边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适宜性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4): 101-104,5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4.021
    [19] 李宏伟.  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旅游资源调查与单体定量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4): 139-141,8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4.031
    [20] 杨仕全, 孙勇, 杨鸿, 张小平, 陈安全, 扈双.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植物景观改造对策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3): 143-14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3.032
  • 加载中
  • 图(4)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70
    • HTML全文浏览量:  79
    • PDF下载量:  1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7-28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11-30
    • 刊出日期:  2024-04-25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

    doi: 10.12172/202307280001
      作者简介:

      郭丽(1981—),女,四川眉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罗文皓(1996—),四川成都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

      龚雪茜(1992—),女,四川成都人,博士,研究方向:古典园林数字化保护

      张德顺*(1964—),男,山东潍坊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生态与气候变化响应规划、园林小气候调控规划、风景旅游区规划

      通讯作者: zds@tongji.edu.cn
    基金项目:  国家公园低碳规划设计核心技术引进研究(编号:G2021036007L)
    • 中图分类号: TU986

    摘要: 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定量分析的游憩网络形象感知数据,运用灰色统计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案例评价得到最终评分:雅安碧峰峡基地>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卧龙神树坪基地,并证明科普教育基地的物理环境对其游憩适宜性非常重要。从而提出改善优化策略,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English Abstract

    • 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是符合国家公园总体发展目标,实现生态保护、自然游憩、科普教育多重服务功能的主要场所,对其游憩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832年,乔治·卡特林(Geoge ctlin)首次提出了国家公园的概念[1],随着黄石公园的建立,国家公园运动已在全球展开[2]。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起步较晚,自2015年开展试点以来,先后设立了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第一批国家公园[1]

      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游憩适宜性即公共开放空间在游憩场地的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景观营造、环境保护等方面满足游客游憩活动需要的适宜程度[3]。因此,游憩适宜性评价应以游客感受为导向。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通过网络分享旅游体验,基于网络文本的分析可以建立更全面有效的旅游感知形象,即游客对目的地的总体感知和评价[4]。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国家公园作为保护地分类体系的第二类别,定义为“主要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及游憩活动的天然的陆地或海洋,为民众提供精神、科学、教育、娱乐和游览的基地”[5]。由此可见,国家公园建设以来,游憩功能便贯穿始终[4]。其中尤以科普教育场地为代表[6-12]。因此,建立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的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学者针对国家公园游憩适宜性进行了广泛讨论,如贾倩探讨了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13];李宏等人基于游憩机会谱(ROS)对国家公园经营模式进行研究[14]。这些研究从宏观视角出发,偏重于对游憩内容的管理和运营,对游憩活动本身考虑不足。因此,其他学者分别对国家公园游憩功能[15-16]、游憩活动[17]、游憩评价和体系进行探讨[18],但仍缺乏从游客角度出发的体系构建和实证研究[19-25]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发挥科普教育功能的典型场所。大熊猫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动物[26],《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中明确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定位,以生态保护为主,兼具科研、教育、体验等综合功能,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为先、国家代表性、国家公益性”的核心理念[27]。由此可知,在高度重视大熊猫及栖息地保护的同时,理应加强对其科普教育功能的探索。然而,目前聚焦到大熊猫科教基地的研究仍较为匮乏[28-41],关于其游憩评价体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前期相关研究偏向于管理与保护方面[28-30]、规划选址范围方面[31-32]及生态效益方面[33];近五年更偏向国家公园社区参与[34-36]、生态旅游发展[37-40]和感知体验方面研究[41-42]。因此,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普教育基地为对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从游客视角出发,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定量化研究与建立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为充分发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示范价值,改善科教基地游憩体验提出策略,完善国家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丰富国家公园建设的理论体系具有推进作用。

      • 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基地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美学、科研教育等多重游憩价值[29]。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前,该自然保护区长期有意识地开展自然教育和研学旅行等活动,奠定了科普教育发展的基础[26]。以生态旅游规划路线为基础,以涵盖大熊猫不同类型游憩环境的都江堰青城山、卧龙神树坪和雅安碧峰峡三个基地为研究对象,探讨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 (1)数据收集

        利用Python获取网络评论数据,对游憩环境网络形象感知进行词频、情绪和共现网络分析,从中提取游客的游憩满意度和环境关注点,作为游憩适宜性评价指标初选的依据。

        (2)指标筛选

        基于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网络形象感知分析,筛选评价指标,结合专家意见和灰色统计法,确定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3)评价与分析

        使用FCE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得出游憩适宜性的评价结果和综合排序,最后通过横纵向分析,提出优化提升策略。其中,调查问卷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收集游客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调查游客在科教活动中的游憩行为、游憩动机以及对科普教育活动的感兴趣程度和参与度最后一部分采用李克特量表法,根据指标设计问卷,采用5分制。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现场问卷和在线问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其中有效回收177份,有效回收率为88.5%。

      • 使用Python对携程、去哪儿、蚂蜂窝和猫途鹰截至2021年1月的评论进行数据爬取,筛选得到5,387条数据。基于网络文本数据构建游憩网络形象感知,通过分析近年来游客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基地的综合评价,确定影响游憩体验的因素,为构建游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游憩网络形象感知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导入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停用词表,提取高频词汇并生成排序和标签云图,以统计游客关注的重点、消费情况、游憩活动和感受情况,同时进行情感倾向分析。最后,在搜集的文本数据基础上,通过KH Coder 3软件导入一致的停用词表,对各个基地的高频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得到共现网络主题图,如图1所示。

        图  1  网络共现图

        Figure 1.  Co-occurrence diagram of network

      • 评价指标初选: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考察和专家访问,结合场地特征和游憩网络形象分析,提取既往游憩者的关注点,进而得出本次评价体系指标的初选指标,如表1所示。

        表 1  评价指标初选表

        Table 1.  Preliminary evaluation index

        指标类别 评价指标
        物理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环境噪音状况
        水质质量、小气候适游度
        生物多样性、景观构筑物
        园区特色体验度
        游憩环境 游客密度、游览时间
        交通可达性、游憩活动种类
        游客参与度、游憩目的实现机会
        管理环境 休憩设施、餐饮住宿设施
        交通代步设施、环卫设施
        游客引导警示、治安维护
        环境卫生维护、设备设施维护
        基地消费情况、从业人员服务态度
        科教环境 标识解说设施、科教游览路径
        智慧科教设备
        国家公园保护科普
        科教讲解服务
        大熊猫主题知识科普

        利用灰色统计法(GST)将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量化,避免因调查对象意见不同而造成折中现象或调查结果受异常值(极端值)的影响[43-45]。基于游憩网络形象感知分析结果预选评价指标,构建白化函数和计算灰类决策系数。结合实地考察和专家咨询进行二次筛选并确定指标因子,最终得出评价体系,分为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8个要素层以及25个指标层,如图2所示。

        图  2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图

        Figure 2.  Evaluation system of recreational environment suitability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base in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

      • 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发放问卷征求专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和基地管理人员等的重要性意见,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评估。根据加权计算结果排序,比较CIj和RIj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对游憩适宜性评价最重要的指标,如表2所示。四个准则层中,物理环境(0.3753)>游憩环境(0.2709)>科教环境(0.2288)>管理环境(0.1250),证明科教基地的物理环境对其游憩适宜性非常重要。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进一步采用了李克特量表法,对考核评判标准进行层次定义和划分。

        表 2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基地指标权重层次总排序表

        Table 2.  Total ranking table of index weight hierarchy of the science and education base in the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

        目标层准则层B全局权重B要素层C全局权重C指标层D全局权重D总排序
        A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
        基地游憩适宜性评价
        B1物理环境0.3753C1生态环境0.3968D1空气环境质量0.18141
        D2环境噪音状况0.07726
        D3水质质量0.09215
        D4小气候适游度0.16842
        D5生物多样性0.09834
        C2景观资源0.1023D6景观构筑物0.021212
        D7园区特色体验度0.019813
        B2游憩环境0.2709C3场所特征0.1645D8游客密度0.03109
        D9交通可达性0.11603
        C4游憩活动0.0955D10游憩活动种类0.014814
        D11游客参与度0.013115
        D12游憩目的实现度0.021611
        B3管理环境0.1250C5管理建设水平0.0330D13休憩设施0.006317
        D14环卫设施0.002721
        D15游客引导警示0.003820
        C6维护服务水平0.0224D16基地消费情况0.001722
        D17环境卫生维护0.001624
        D18治安维护0.000925
        D19员工服务态度0.001723
        B4科教环境0.2288C7科普宣教设施0.1279D20标识解说设施0.04197
        D21科教游览路径0.028310
        D22智慧科普设备0.03498
        C7科普宣教服务0.0576D23国家公园保护科普0.004418
        D24大熊猫主题知识科普0.012716
        D25科教讲解服务0.004119
      • 根据网络文本结果可知:1)网络文本分析:雅安碧峰峡基地的评论数量最多,游客对三个基地的评分差异不大,总体满意度较高。2)网络词频分析:通过对基地词频排名前三十位的共有词进行分析,发现游客评论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活动、环境、时间、位置和交通方面,如图3所示。3)情感倾向分析:目前,游客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基地持积极态度明显高于消极态度,游憩体验普遍满意。4)共现网络分析:通过分析高频词,将游客评论归类为基地环境、游憩感受、游客服务和游憩活动四个方面,以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

        图  3  词频分析图

        Figure 3.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chart

      • 根据设定的评价等级建立指标赋值,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指标满意度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总体而言,游客满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生态环境、管理建设水平、场所特征、维护服务水平、景观资源、游憩活动、科普宣教服务和科普宣教设施。具体分析可知:1)游客对游憩活动种类、交通可达性、游客参与度、标识解说设施和科教降解服务的评价一般,还有提升的空间。2)三个基地的游憩活动种类无法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交通位置较远且道路情况不佳。3)平均满意度和满意度最低的指标是国家公园科普,说明游客对其现状不满意,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表 3  评价指标满意度统计表

        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evaluation index satisfaction

        要素层C 指标层D 游客满意度 综合均值
        都江堰青城山基地 雅安碧峰峡基地 卧龙神树坪基地
        C1生态环境 D1空气环境质量 4.11 4.37 4.44 4.31
        D2环境噪音状况 4.47 4.43 4.70 4.54
        D3水质质量 4.16 4.30 4.48 4.32
        D4小气候适游度 3.85 4.32 3.00 3.72
        D5生物多样性 4.18 3.68 3.15 3.67
        C2景观资源 D6景观构筑物 3.05 3.92 4.04 3.67
        D7园区特色体验度 3.27 4.45 3.07 3.60
        C3场所特征 D8游客密度 4.29 4.18 4.81 4.43
        D9交通可达性 4.13 3.58 2.63 3.45
        C4游憩活动 D10游憩活动种类 3.42 4.03 2.89 3.45
        D11游客参与度 3.31 3.88 3.11 3.43
        D12游憩目的实现度 3.51 4.02 3.19 3.57
        C5管理建设水平 D13休憩设施 3.62 4.25 3.70 3.86
        D14环卫设施 3.73 4.47 3.93 4.04
        D15游客引导警示 3.62 4.43 3.78 3.94
        C6维护服务水平 D16基地消费情况 3.89 4.17 3.59 3.88
        D17环境卫生维护 4.13 4.22 3.93 4.09
        D18治安维护 3.73 3.97 3.67 3.79
        D19员工服务态度 3.89 3.83 3.81 3.85
        C7科普宣教设施 D20标识解说设施 3.16 4.42 2.44 3.34
        D21科教游览路径 3.29 2.58 2.33 2.74
        D22智慧科普设备 3.00 3.45 2.19 2.88
        C8科普宣教服务 D23国家公园保护科普 2.25 2.73 2.07 2.35
        D24大熊猫主题知识科普 3.75 4.32 2.89 3.65
        D25科教讲解服务 3.49 3.75 2.78 3.34
      • 对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基地的游憩适宜性评价存在许多影响因素,由于不同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理解存在主观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因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模糊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重点科教基地的最终评分,如图4所示,进一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横向分析可知:1)总体而言,三个基地的整体评价较好,波动趋势相近。2)根据三个基地的分类,风景名胜型科教基地评价较高,城市近郊型评价中等,自然保护型评价较低。3)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在生态环境、园区管理和可达性方面表现较好,但在游憩活动类型和趣味性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雅安碧峰峡基地在游憩适宜性评价方面表现很好,但在科普教育设施和宣传方面还有待改进。卧龙神树坪基地的交通可达性、管理服务水平和科教环境均有待提升。

        图  4  大熊猫国家公园科教基地游憩适宜性指标分析图

        Figure 4.  Analysis chart of recreational suitability index of popular science and education base of the Giant Panda National Park

        对评价结果进行纵向分析可知,总体而言:1)三个基地对科教环境的评价结果呈现明显差异,三个基地对管理环境的评价结果呈现较高一致性;2)三个基地评价结果物理环境>管理环境>游憩环境>科教环境;3)三个基地对物理环境评价,生态环境高于景观资源;对游憩环境评价,场所特征高于游憩活动;对管理环境评价,维护服务略高于管理建设;对科教环境评价,科普宣教设施明显高于科普宣教活动。由此说明,借助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三个基地在各方面已具有一定的游憩环境基础,但仍需要深入开发和提升。依据四个环境分类,对要素进一步分析可知:1)在物理环境方面,卧龙基地位于川西中低海拔地带,受周围复杂地形的影响,小气候适游度评价呈现显著下降,这揭示了游憩适宜性评价与热环境条件之间存在紧密关联;2)在游憩环境方面,卧龙基地距离城区最远,因此可达性评价最低,而游客密度评价最高。这说明可达性要素和游客密度要素呈负相关;3)在管理环境方面,各要素评价结果相对稳定并具有一致性,这表明管理过程对各项管理要素进行了整体有效的把控,各要素之间形成相互关联且支持的体系;4)在科教环境方面,各要素评价结果呈现显著差异且波动明显,说明当前各要素之间相关性低,呈现碎片化状态,尚未形成系统的设计逻辑。通过以上分析,不同环境分类下的要素评价结果揭示了其内在的影响关系,为进一步理解国家公园游憩环境提供了参考。

      • 以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三个基地作为实证案例,验证了国家公园科教基地的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讨论分析:一方面,游憩空间是科教基地的物质基础,小气候舒适性是影响游憩适宜性的重要因素。借力国家公园的优势,通过顶层设计重新定位科教基地,明确公众对科普教育的需求,由下至上更新基地设施环境,能够改善科教基地质量内涵。进一步研究和预测基地小气候舒适度,为游客提供更准确的气象信息,从而提高游憩适宜性评价。另一方面,科教活动是科教基地的核心功能,能够确保各要素相互支持并形成整体。以科普教育游径为脉络,连接科普设备、解说设施和宣教服务等元素,并赋予多样的游径主题,可以构建系统的科教知识体系,完善科教活动内容,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贯穿全园。

        基于网络文本对游憩体验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解译[46]。网络文本分析可以有效地将游憩感受转换为易于定量分析的结构化数据,建立可视化的游憩感知形象。因此,采用大熊猫游憩网络形象感知研究作为指标选取的参考依据,系统构建评价体系,可用于评价国家公园科教基地的游憩适宜度,为科普教育基地提质增效提供技术对策,助力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4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