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燕, 贾飞飞.
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研究进展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3): 1-9.
doi: 10.12172/202207190002
|
[2] |
冯耀发, 周波, 廖元培.
宜宾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2): 122-129.
doi: 10.12172/202204260001
|
[3] |
郑欢, 聂士瑞, 何燕敏, 杜忠.
草地灌丛化成因及其影响研究综述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2): 1-7.
doi: 10.12172/202211280001
|
[4] |
王海燕, 王茹琳, 李锋, 赵金鹏.
四川省野核桃生态适宜性及潜在分布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2): 143-148.
doi: 10.12172/202206070003
|
[5] |
何清玉, 徐健雄, 杜忠, 徐瑶.
南充市近50年主要气候要素变化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4): 60-66.
doi: 10.12172/202204070002
|
[6] |
唐婕, 林自芳, 王晓琴, 程一伦, 彭建, 王芳, 杨汉波, 辜云杰.
区域尺度桢楠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4): 26-34.
doi: 10.12172/202103030001
|
[7] |
李瑜, 胡翔, 董鑫.
白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初步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20, 41(1): 11-18.
doi: 10.12172/201909190001
|
[8] |
李维强.
森林火灾的成因及防控对策——以“3·30”木里火灾为例
.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4): 108-11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4.022
|
[9] |
曾诗卉, 赵志芳, 陈琪.
四川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2): 62-6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2.014
|
[10] |
郭悦, 陈文德, 潘元琪.
什邡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4): 58-61,7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4.012
|
[11] |
宾建.
红原县白河红柳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保护防治对策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5): 122-123,14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5.029
|
[12] |
苏子友.
川西南山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4): 39-4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8
|
[13] |
薛沛沛, 周强, 陈道静, 万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讨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4): 121-12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8
|
[14] |
王飞, 齐昊, 陈国鹏, 陈蓉, 杨永红, 赵阳, 车宗菊.
白龙江干旱河谷区域现状分析与展望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4): 106-10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4
|
[15] |
李彩霞.
论森林培育对平昌县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6): 111-11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6.026
|
[16] |
孟祥江, 马正锐, 薛沛沛, 周飞, 李玉敏, 侯元兆.
重庆四面山青堰村生态环境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1): 102-10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1.023
|
[17] |
陈小平, 杨素香, 何建社, 代英, 杨华.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恢复对策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4, 35(2): 62-6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4.02.015
|
[18] |
黎燕琼, 张海鸥, 龚固堂, 陈俊华, 慕长龙, 李谨宵, 童伟平, 牛牧.
成都市生态安全格局对林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3): 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3.001
|
[19] |
袁晖, 何显平, 兰立达, 李德文.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1): 48-5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1.011
|
[20] |
陈家德.
加拿大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机制及其林业碳计量模型——赴加拿大太平洋林业中心考察报告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2): 102-10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