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兰科(Orchidaceae)植物约有700属20 000~35 0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类也见于温带地区。中国野生兰科植物超过187属1447种(含亚种、变种),集中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和台湾[1]。随着近年来开展的全省性野外调查工作,陆续有新种新记录发布,不断丰富四川省兰科植物多样性资料。
2020年5月在四川省屏山县,发现1种兰科植物,通过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查阅相关文献,确定这种兰科植物为盂兰(Lecanorchis japonica Bl.)。其为四川省兰科植物新分布记录,凭证标本现存放于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标本室。
植株高达33.7 cm;根状茎肉质,粗5 mm。茎纤细,中下部具5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6 mm。总状花序顶生,长6.0 cm,具3~6朵花;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5~3 mm;花梗和子房长0.7~2.0 cm,纤细;花被下方的杯状物(副萼)高1 mm,宽约1 mm,有6枚齿;萼片倒披针形,长11 mm,上部宽2.2 mm,先端钝;唇瓣基部有爪,爪的边缘与蕊柱合生成管,管长3.8 mm;离生部分近倒卵形,长9 mm,3裂;侧裂片半卵形;中裂片宽椭圆形,长3 mm,宽4 mm,边缘皱波状并有缺刻,上面疏被长柔毛;唇盘上亦疏被长柔毛;蕊柱长约7 mm,顶端略扩大。花期5—7月。
分布:根据植物志[2-4]和相关文献[5]记载,盂兰国内主要分布于台湾省、福建北部(武夷山)、湖南西南部(通道)等,四川省为新分布记录。生于林下,海拔约800~1000 m。国外分布于日本,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凭证标本:2020年5月20日,发现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国有林林下,坐标:E:103.776808°,N:28.781437°,H:1300 m。
在四川发现盂兰的新分布,丰富了四川省兰科植物基础资料,也反映了盂兰对环境气候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可能还存在更大的分布范围,对研究四川省与毗邻地区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和区系特点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Lecanorchis japonica, a New Record of Orchidaceae Species in Sichuan Province, China
More Information-
摘要: 报道了四川省1种兰科植物新分布——盂兰(Lecanorchis japonica Bl.),发现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凭证标本现存放在四川老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标本室。Abstract: Lecanorchis japonica Bl., a newly recorded Orchidaceae species in Pingshan county,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was reported. The voucher specimens were preserved in the Herbarium of the Laoju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onservation Center.
-
Key words:
- Orchidaceae;
- new record;
- Laojunshan mountain;
- Lecanorchis japonica
-
[1] 马良, 陈新艳, 苏享修, 等. 福建省4种兰科植物新记录[J/OL]. 热带作物学报: 1–6[2020-09-15].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19.s.20200323.1717.072.html. [2] 郎楷永. 中国植物志(兰科), 第十七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3] 陈心启. 中国植物志(兰科), 第十八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 吉占和. 中国植物志(兰科), 第十九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5] 殷波,杜吴东,金效华,等. 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科学通报,2015,60(2):1−16, 179−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