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42卷 第6期

2021, 第42卷, 第6期 目录

导出 引用
研究报告
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研究进展及其测定框架
费世民
2021, 42(6): 1-10. doi: 10.12172/202108180003
摘要:
本文概述了竹林碳汇、竹产品碳足迹等相关研究进展;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提出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测定框架,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部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进行了估算;探讨了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需要深化研究的内容、碳增汇减排效应提升路径,以期为促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碳增汇减排能力提供科学引领支撑。
研究报告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不同间伐强度效果评价
陈俊华, 张鑫, 谢天资, 龚固堂, 王琛, 慕长龙
2021, 42(6): 11-20. doi: 10.12172/202108100001
摘要:
为提高川中丘陵区大量人工柏木林(Cupressus funebris)的生态、经济功能,开展不同强度抚育间伐试验,探讨适宜间伐强度和林分密度,为该区域的低效防护林质量精准提升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参考。选取35~40年,郁闭度≥0.8,林下灌木盖度≤20%,草本盖度≤30%的人工柏木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方法,设置 3 种间伐强度(10%~15%,16%~25%,26%~35%)和对照(不间伐)。对间伐12年后的林分按不同强度各设置大小为20m×20m的样地5个,共计20个。分别调查、测定林分乔木生长因子、林下灌草生物多样性、林下天然更新幼苗、枯落物蓄积量和持水性能、土壤理化性质。最后基于主成份分析法对样地进行综合评价。(1)间伐后,可明显促进保留乔木的生长。与对照相比,10%~15%, 16%~25%,26%~35%的树高、胸径和蓄积连年生长分别提高4.48%、17.91%、58.21%,49.06%、122.64%、201.89%和18.21%、53.30%、95.24%。(2)不同间伐强度林下灌木、草本的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高于对照。尤以26~35%最为明显,其林下灌木、草本的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8.00%、108.00%、131.23%、78.74%、134.98%、179.73%。(3)不同间伐强度各级幼苗的数量均大于对照。以26~35%为例,<10cm、10~30cm、30~50cm、50~150cm天然更新幼苗数量分别比对照高83.78%、80.00%、83.33%、72.09%。(4)总枯落物蓄积量按大小顺序为26%~35%(3.86±0.10T.hm−2)>16%~25%(2.93±0.07T.hm−2)>10%~15%(2.06±0.13T.hm−2)>对照(1.40±0.06T.hm−2)。不同间伐强度枯落物的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均高于对照。26%~35%的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是对照的1.54倍、2.75倍和2.76倍。(5)土壤容重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6%~35%<16%~25%<10%~15%<对照。土壤毛管孔隙度按大小排列为26%~35%>16%~25%>10%~15%>对照。土壤饱和持水量按大小排列为16%~25%>26%~35%>10%~15%>对照。土壤全C、全P、全K含量各处理的规律一致,即按大小顺序排列为16%~25%>26%~35%>10%~15%>对照。不同间伐强度全N、有机质的含量按大小排列为26%~35%>16%~25%>10%~15%>对照。(6)基于主成份分析综合评价得分按大小排列为26%~35%>16%~25%>10%~15%>对照。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适宜间伐强度为20%~35%,即保留株数为1 700株·hm−2~2 100株·hm−2
研究报告
大熊猫生殖策略与觅食行为的耦合机制:能量−营养−气温关联效应
周世强
2021, 42(6): 21-28. doi: 10.12172/202102230001
摘要:
雌性大熊猫妊娠阶段的胚泡延迟着床、胎儿快速发育以及秋季产下体型短小幼仔的生殖策略,与其食物结构中的能量含量和营养成分密切相关,从而形成了野生大熊猫特有的觅食行为模式。即野生大熊猫以主食竹富含能量和营养物质的竹笋和幼嫩竹叶为主食,少量取食竹茎、竹枝和老竹叶以及不同的竹子种类,并且随栖息环境的气温变化而垂直迁移。本文从栖息地气候的季节变化格局与野生大熊猫的垂直迁移特征、亚高山竹类的物候规律与野生大熊猫的觅食行为习性、主食竹器官的营养和能量分异与野生大熊猫的生殖生理策略,以及主食竹营养和能量的生理基础等方面综述并论证了大熊猫生殖策略与觅食行为的耦合机制:能量-营养-气温关联效应。
研究报告
不同C/N比对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
陈义堂
2021, 42(6): 29-37. doi: 10.12172/202109260002
摘要:
研究不同C/N比对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养分元素释放动态的影响,为杉木林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采用分解袋法对杉木凋落叶进行了为期300天的观测,凋落物设置4种C/N比:C/N比60.86(CK)、C/N比40.57(N1)、C/N比30.45(N2)、C/N比20.25(N3),测定林下植被去除和保留的杉木林内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含量并进行分析。(1)在杉木凋落叶分解期间,其C/N、C/P比值均比初始值低,而N/P比值则大于初始值;(2)N、P、Ca和Mn浓度以CK处理较高,不同处理的P、Ca和Mn浓度差异显著;(3)分解期间,C、K、Ca、Mg均表现为养分释放,N表现为养分富集,P和Mn在分解180 d~300 d时表现为富集现象,但总体上表现为养分释放;(4)分解时间对7种元素(N、C、P、K、Ca、Mg、Mn)及3种元素比(C/N、C/P、N/P)的影响较大,N与林分呈显著负相关,C/N与林分呈显著正相关,不同C/N处理与Mn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元素与林分和C/N处理无显著相关性。(5)林下植被保留林分有利于C、K、Mg的释放,林下植被去除林分有利于N的富集,Ca的释放、P和Mn的释放和富集。在300 d的分解过程中,杉木凋落叶分解速率对于外源氮的输入具有低促高抑的响应,且随着分解时的延长,促进作用减弱,抑制作用增强。杉木凋落叶分解需要较低的C/N比值,同时对于P具有大量需求。研究成果可为杉木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报告
基于GIS的若尔盖县2009—2014年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定量分析
刘朔, 杨建勇, 蔡凡隆
2021, 42(6): 38-45. doi: 10.12172/202103220001
摘要:
利用2009年和2014年若尔盖县沙化监测数据、土壤数据等,以沙化监测区为研究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若尔盖县沙化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为沙化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沙化防治区划,为沙化治理提供更直观、更精准的判断和决策手段。主要研究结果有:(1)沙化图斑分布呈聚集分布,空间异质性明显;(2)监测图斑的沙化程度高值聚类明显,表明沙化程度高的图斑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3)沙化趋势在向西北方向扩展,向黄河和黑河区域扩展趋势明显。在河道6km范围内包括了约70%的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以及60%的沙化土地;(4)两期沙化土地均以轻度沙地为主,说明若尔盖县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正是沙化治理的有利时期;(5)将研究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普通防护区、潜在防护区,并提出了治理策略。
生态建设
四川达州市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措施最佳时机的研究
任金, 于正伦, 吴让伟, 李国耀, 陈小平, 李山琦, 杨兴伟, 付俊雪
2021, 42(6): 46-53. doi: 10.12172/202108170002
摘要: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在达州市辖区自然条件下一般1年1代,幼虫期共5龄,新发现有极少数(0.95%)2年1代。1年1代型主要以3~5龄幼虫在木质部蛀道内越冬,越冬期为11月上旬—翌年3月下旬,幼虫期292~355 d,4月上旬化蛹,蛹期11~28 d,4月下旬羽化出孔, 5月下旬—6月下旬为羽化高峰期,成虫一般补充营养4~30 d交配,主要集中在衰弱松树干高1~8 m区间横向刻槽产卵,5cm以下罕见刻槽,一般1槽产卵1粒,个别2粒,新发现有少数上部树皮光滑的无须刻槽,其产卵管可直接插入皮下形成层产卵,枯死株上有刻槽的约24.8%;卵期8~14 d,产卵历时期从5月中旬至9月中旬,雌成虫产卵刻槽数109~201个,产卵数50~150粒不等,卵粒孵化出的幼虫当年无化蛹羽化现象,成虫产卵结束后一般继续取食11~27 d后死亡,再无刻槽和产卵现象,刻槽内幼虫有效性为79%左右,成虫寿命雌性34~58 d、雄性35~66 d,雌雄性比为1∶0.89。2年1袋型幼虫在木质部蛀道内越冬,经历2个越冬期(上越冬期低龄幼虫、下越冬期大龄幼虫),5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羽化成虫出孔,有待进一步研究。防控措施最佳时机∶人工除伐烧毁措施为当年11月上旬至翌年4月15日,物理防治挂设诱捕器应为成虫羽化初期的4月下旬—9月底,生物防治喷施高孢白僵菌应提前到化蛹期的4月上旬,化学防治噻唑啉微胶囊粉剂为羽化高峰期的5月下旬—6月下旬。
生态建设
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多样性
王旭明, 廖锐, 刘莹洵, 王新
2021, 42(6): 54-59. doi: 10.12172/202108300001
摘要:
2019年至2021年,对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开展调查,分别在土城、虎牙和泗耳各调查了1条垂直样带,总计下铗10729铗次,布设陷阱3530桶日,采集标本1556号。确认保护区有小型兽类4目14科38属56种。和以往名录对比,发现原来列出的52种小型兽类有21种需修订,其中12种为鉴定错误或资料来源有误,9种属于分类地位变化,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变更了以前名录中10个种的拉丁学名。调查新发现小型兽类16种,对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名录进行了更新,对加强保护区内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生态建设
雷竹与慈竹凋落物持水性比较研究
唐源盛, 王戈, 曾祥波, 付利军, 蔡天文, 杨礼通, 张文静, 辜云杰
2021, 42(6): 60-63. doi: 10.12172/202104220001
摘要:
为了解雷竹林凋落物的持水性特征,采用室内浸水法对2种主要人工竹林下凋落物(未分解层、分解层)的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慈竹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5 455.76 g·kg–1、最大持水速率为701.99%、最大吸水速率为9 679.98 g·(kg·h)−1;慈竹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5 720.91 g·kg−1、最大持水速率为715.99%、最大吸水速率为11 372.6 g·(kg·h)−1;雷竹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4 281.82 g·kg−1、最大持水速率为510.00%、最大吸水速率为7 464.16 g·(kg·h)−1;雷竹分解层最大持水量为6 970.35 g·kg−1、最大持水速率为900.07%、最大吸水速率为10 980.26 g·(kg·h)−1。分析可以得出:雷竹分解层持水量、持水速率、吸水速率>慈竹分解层>慈竹未分解层>雷竹未分解层,可以看出,凋落物分解层经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等分解者分解后,比未分解层具有更强的持水能力和吸水速率,人工竹林下凋落物层是竹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分,阻延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结构层。雷竹凋落物经分解后比慈竹凋落物具有更好的水文效应。
生态建设
不同饵料放置方式对岩松鼠核桃危害的防治试验
王疆评, 王旭明, 王兴旺, 徐敏, 王琛, 唐斌, 刘少英
2021, 42(6): 64-69. doi: 10.12172/202104050001
摘要:
2020年7月—9月,在南江县开展了岩松鼠核桃危害防治效果试验。针对研究区域岩松鼠活动行为特征,通过不同放置方式的毒饵取食情况比较、核桃落果统计和防治前后岩松鼠数量调查等方法,得出最佳防治方式。结果显示:1.挂箱中取食毒饵数量总体大于堆箱;2.挂箱和堆箱样地中的咬痕果占比不存在差异,均显著低于对照样地中咬痕果占比。3.通过防治可使核桃损失率从11.90%降至1.09%;4.在防治后的放置鼠铗样方中未捕获到岩松鼠。
生态建设
基于AHP的林业碳汇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唐艺挈, 代丽梅, 谭欣悦, 汪晖, 唐才富, 龚巧媛, 陈骁杰, 杨世银, 苏贤文, 王怀品
2021, 42(6): 70-74. doi: 10.12172/202108140001
摘要:
林业碳汇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植被恢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等多重功能,对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文献研究和项目实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管理、实施、成效和影响四个评价维度,构建了由4个准则层、12个方案层和40个评价要素组成的林业碳汇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更好服务于林业碳汇项目发展,为林业碳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借鉴与指导。
生态建设
平潭六个无居民海岛野生植物物种组成及功能性状研究
曾纪毅, 何雅琴, 谢艳秋, 邓传远
2021, 42(6): 75-81. doi: 10.12172/202103270002
摘要:
为了解无居民海岛的植物物种组成及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的适应性关系,对平潭六个无居民海岛的实地调查并结合资料查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无居民海岛面积小导致物种数偏少,平潭六个无居民海岛共发现有维管束植物70种,隶属41科70属;所调查的种子植物皆为被子植物;菊科Compositae(9属9种)、禾本科Gramineae(7属7种)为优势科。(2)外来入侵植物共19种,占总物种数的27.14%,以菊科、禾本科为主。(3)平潭六个无居民海岛植物生长型以草本为最占优势;生活型上,高位芽植物占比最多,隐芽植物最少;叶功能性状方面以革质叶、小型叶、单叶、全缘叶、叶被毛为主;果实类型以蒴果、瘦果、核果等干果为主;种子传播方式以风力传播、自体传播等非生物传播方式为主。通过本研究,了解了平潭这六个无居民海岛植物的组成与功能性状特征,为研究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未来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生态建设
剑阁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分布特征及保护利用
王翠兰, 肖银波, 杨双昱, 周大松, 王新, 陈俊华
2021, 42(6): 82-85. doi: 10.12172/202108110002
摘要: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与人类生活的美好需求和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均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以普查、重点调查、访问、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对四川省剑阁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开展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共计47种(66个(份)),隶属于28科36属。乔木36种,占76.60%;灌木9种,占19.15%;木质藤本2种,占4.25%。(2)从垂直分布来看,剑阁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800~1600m之间的低山至中低中山区,占全部种类的62.12%。其中海拔1000~1500m的低中山区分布有23种野生林木种质,为第一大野生林木种质资源分布区。(3)从水平分布来看,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至北部区域,占全部野生林木种质的69.70%。西南部的一些乡镇几乎没有野生林木种质分布。同时针对剑阁县的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林业产业
川松茸重金属积累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韩, 兰常军, 刘燕云, 彭克忠, 夏苗, 文嫱, 吴富雨, 姜欣华, 黄伊嘉
2021, 42(6): 86-90. doi: 10.12172/202109170001
摘要:
以甘孜州5个县26个乡镇220个批次的松茸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区域松茸及采集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了松茸中重金属积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松茸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松茸产地土壤中重金属与松茸中重金属含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2<R<0.5,存在正相关关系;松茸中的砷(As)含量随着土壤酸度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多而增加,铅(Pb)的富集则相反,并且海拔越高,砷的含量越高。因此,产地土壤和海拔高度能够影响松茸对重金属的富集。
林业产业
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核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尔古甲甲, 陈海燕, 陈海菊, 陈婷, 王丽, 龙思帆
2021, 42(6): 91-95. doi: 10.12172/202105100001
摘要:
在前期立地条件为矿质黄壤的研究基础上,选择凉山州喜德县紫色土核桃种植区,开展肥料对比试验,以期在生产上为紫色土广布区核桃种植提出合理施肥建议。以4年生“硕星”幼树和10年生挂果树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处理(T1:不施肥、T2:施用普通复混肥料、T3:施用专用无机肥、T4: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探究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对幼树株高及挂果树果实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土壤类型施用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均能提高核桃幼树树高,增加果实产量。紫色土的核桃幼树树高、和果实的产量增长比矿质黄壤高,施用复合肥料比不施肥的核桃幼树增高38.03%,比施用普通复混肥料增加27.27%,比无机专用肥增长10.11%。施用核桃复合微生物肥料比不施肥的核桃树果实增产44.56%,比施用普通复混肥料增产28.04%,且显著提高了核桃果的横径、重量、出仁率、脂肪含量和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0.99%、14.89%、10.31%、8.09%、7.27%。
林业产业
容器类型和规格对桢楠幼苗生长的影响
余小晏, 孙明旭, 李健, 隗金心, 肖兴翠, 辜云杰, 杨汉波
2021, 42(6): 96-101. doi: 10.12172/202106250001
摘要:
为探讨桢楠幼苗生长对容器类型和规格的响应模式,以桢楠(Phoebe zhennan)1 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在生长季末测定苗高与地径,并计算高径比,以期筛选出适宜于桢楠良种壮苗培育的最优容器类型和规格。结果表明:桢楠幼苗的苗高生长更受容器类型影响,而地径生长更受限于容器规格,10×15cm规格塑料育苗袋所产苗木苗高与地径均较高,同时其高径比要显著低于其他大部分类型和规格的组合(P<0.05)。因此,综合考虑苗木质量和经济效益,在生产应用中建议选择10×15cm规格塑料育苗袋开展良种壮苗培育。
林业产业
薄壳山核桃在川南地区的生长特性
殷国兰, 朱曼, 陈宇, 郭聪, 杨金亮, 叶伟平, 熊定伟
2021, 42(6): 102-105. doi: 10.12172/202108290001
摘要:
通过对引种至四川南部地区的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生长量、结果量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生长健壮,发育正常,薄壳山核桃雌雄花期集中在4月6日—5月8日,嫁接苗定植4年后多数品种开始初果,5年时最高单株产量达1.24kg ·株−1;初步分析认为,薄壳山核桃对川南地区气候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适宜种植发展薄壳山核桃,短期内可将29号、威士顿、761号作为主栽品种, 21号、35号作为授粉品种进一步扩大区域试验范围。
林业产业
非洲堇叶片试管快繁体系技术研究
李佳蔓, 曹昆彬, 黄振, 陈炙, 郭洪英
2021, 42(6): 106-111. doi: 10.12172/202103090001
摘要:
以引进的13个品种非洲堇的叶片为外植体,探索了非洲堇外植体的消毒方案和诱导、增殖、生根培养方案,初步建立了非洲堇叶片试管快繁体系。研究表明:0.1% HgCl2作用5 min和10% 84作用8 min,非洲堇无菌外植体获得率分别为67.9%和72.8%;愈伤出芽诱导培养基:MS+蔗糖30 g·L−1+卡拉胶6.5 g·L−1+6-BA 0.15 mg·L−1+NAA 0.1 mg·L−1;较佳增殖配方:MS+蔗糖30 g·L−1+卡拉胶6.5 g·L−1+6-BA 0.2 mg·L−1+NAA 0.1 mg·L−1+IBA 0.15 mg·L−1,平均有效增殖系数可达6.43;较佳生根配方:1/2MS+蔗糖15 g·L−1+卡拉胶6.0 g·L−1+IBA 1.0 mg·L−1+NAA 0.05 mg·L−1,平均生根率92.67%。
林业产业
广南县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陈国婵, 郭晓春, 蒙进芳, 张林涛, 贾代顺, 刘倬志, 宋顺超
2021, 42(6): 112-119. doi: 10.12172/202103180001
摘要:
以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为研究对象,研究穗条不同木质化程度、嫁接时间、嫁接绑扎材料、嫁接小苗种植深度、育苗小拱棚高度等对芽苗砧嫁接育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嫩枝、半木质化、木质化3种穗条,木质化接穗成活率最高,达75.56%,其次为半木质化接穗;五个时间段中,木质化接穗的苗高、地径也是最大的,与嫩枝接穗差异显著;(2)不同种植深度试验中,以种植深度为6 cm的成活率最高、地径为最大,与种植深度为4 cm差异显著,且3个处理组均产生了较多的分枝,说明能更快成型,早出圃,早上山;(3)小拱棚高度试验中,处理C(即小拱棚高度为40 cm)的成活率为最高,达78.52%;平均苗高为最大,与最小苗高(即小拱棚高度为30 cm)相差3.1 cm,差异显著;地径方面,以处理B(小拱棚高度为35 cm)的平均地径为最大,与处理C差异显著;(4)不同绑扎材料试验,铝箔片作为绑扎材料,在成活率、苗高方面都高于塑料薄膜绑扎的嫁接苗,铝箔片成活率达85.56%,比塑料薄膜高出25%,差异显著;苗高方面,铝箔片和塑料薄膜的苗高分别为13.9 cm、11.1 cm,相差2.8 cm,差异显著;地径方面则差异不显著;(5)不同嫁接时间中,以5月27日嫁接的与其他试验组差异显著,成活率最高、苗高、生物量积累最大,与6月27日嫁接的、7月10日嫁接的形成显著差异,说明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最佳嫁接时间是5月份,6、7月份嫁接的效果不佳。
综述与专论
固体酸催化竹材加工剩余物液化的研究
陈远航, 冉淼, 黄伊嘉, 唐宏伟, 吴斌
2021, 42(6): 120-125. doi: 10.12172/202108250001
摘要:
以竹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固体酸催化生物质液化,研究不同酸强度、酸量以及酸类别固体酸对竹屑的液化率和组分含量的影响。利用氨程序升温脱附法(NH3-TPD)和吡啶红外光谱(Py-IR)分析固体酸的酸强度、酸量和酸类别。研究结果表明:固体酸对应的强酸位点量越多,竹屑液化率越高;当固体酸催化竹屑液化时,木质素和半纤维素首先开始液化,固体残渣中纤维素含量增加;当以最多强酸位点固体磷酸(SPA) (1.21 mmol·g−1)催化竹屑液化时,竹屑的液化率达到62.0%,液化后剩余生物质残渣中的葡聚糖含量高达到83.38%。
综述与专论
架空输电线路森林火险评估及监测的研究应用现状
杨森霖, 杨长青, 梅吉明, 唐小智
2021, 42(6): 126-130. doi: 10.12172/202103220002
摘要:
经济快速发展,大量高压输电线采取跨越林区的方式走线,由此带来森林火灾隐患。当前不少研究聚焦于森林火灾对输电线路造成的潜在影响,但忽略了输电线路自身所带来的火灾隐患。文章通过介绍当前的输电线路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分析输电线路中的卫星遥感、激光雷达、无线传感监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应用现状,为输电线路的设计者和施工人员提供降低输电线路引发森林火灾隐患的新思路。文章还认为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输电线路森林火灾的在线监测及预警,今后应聚焦架空输电线路森林防火设计及施工措施研究,提升输电线路的灾前防范能力。
综述与专论
四川瓦屋山副凿姬蜂属一中国新记录种
汤开成, 李斌, 康贵儒, 李涛
2021, 42(6): 131-135. doi: 10.12172/202106240001
摘要:
本文首次报道副凿姬蜂属Deuteroxorides Viereck, 1914在四川的分布,并记录该属1中国新记录种:短尾副凿姬蜂Deuteroxorides breviterebratus Watanabe, 2017,给出该种的形态描述和特征图,提供了中国已知种检索表。标本采自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保存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虫害防治总站昆虫博物馆。
综述与专论
四川翼手目管鼻蝠属一新记录——梵净山管鼻蝠
刘洋, 王平
2021, 42(6): 136-139. doi: 10.12172/202108090001
摘要:
2020年5月11日,在四川省旺苍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翼手目物种调查时,在鼓城山山洞中采集到1号雄性蝙蝠标本,经形态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梵净山管鼻蝠,为四川省兽类一新记录。标本保存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标本馆。
综述与专论
四川省悬钩子属植物新记录
黄琴, 孟长来, 何松, 王鑫
2021, 42(6): 140-142. doi: 10.12172/202106150001
摘要:
报道了四川省悬钩子属(Rubus)2个新记录,即大乌泡(Rubus pluribracteatus)和曲萼悬钩子(Rubus refractus),标本采自四川省叙永县,凭证标本存放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植物标本室(CDBI)。该次发现悬钩子属植物新记录丰富了四川省植物物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