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7卷 第4期

2016, 第37卷, 第4期

导出 引用
研究报告
岷江上游干旱半干旱河谷区生境分类研究——以杂谷脑河为例
廖清贵, 陈俊华, 谢天资, 黎燕琼, 龚固堂, 卿刚, 慕长龙
2016, 37(4): 1-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1
摘要:
以岷江上游杂谷脑干旱河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资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因子对该区域河谷地带、阴坡和阳坡的生境分别进行了分类,为该区域的生境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也为人工造林中树种选择及造林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类似困难立地条件地区的人工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报告
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中山地段几种林分的乔木特征及碳储存
李德文, 盛晓琼
2016, 37(4): 8-1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2
摘要:
为了解川西北中山地段不同森林的林分结构和碳储存与分配特征,本研究以位于平武县老河沟自然保护区中山地段的日本落叶松林、黄柏林、华山松林、野核桃林和混交林为对象,对其林分结构、乔木碳储存及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森林的物种组成和林分结构存在极大差异。林分的碳储量介于96.88±2.20 MgC hm-2和282.61±7.94 MgC hm-2之间,林木中的碳主要储存在地上部分;林分及各部分的碳储量具有极大的差异。仅就碳储量现状而言,野核桃林最优,混交林次之。
专题研究
四川洪雅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谢云, 王洪荣, 黄从德
2016, 37(4): 14-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3
摘要:
四川洪雅林场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洪雅县境内,植被丰富多样,气候特征垂直分布明显,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是研究地带性森林植被碳储量的理想区域。因此,本研究利用洪雅林场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在实测植物含碳率和建立生物量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洪雅林场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近10 a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专题研究
达州市通川区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探讨
李超, 杨长明, 孟长来
2016, 37(4): 19-2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4
摘要:
本文对达州市通川区的林业产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通川区的现代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通川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并结合国家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治理对镇乡现代林业产业发展作出了建议评述。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加强科技项目的试验示范,促进镇乡林业保护修复和利用和谐发展,建立国家治理新战略,实践新部署,重新整理思路,重新务实创新是很重要的。
专题研究
四川香椿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
王延茹, 侯广维, 彭培好, 林林, 杨世之, 周琼
2016, 37(4): 24-2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5
摘要:
探讨了不同发育阶段香椿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变化规律。对四川省香椿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3 a~24 a生香椿乔木层生物量的变异范围为1.38 t·hm-2~130.89 t·hm-2,碳储量的变异范围为0.68 t·hm-2~64.62 t·hm-2,1 a~20 a生香椿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变化波动较大,20 a之后呈快速增长趋势,香椿生物量和碳储量均在香椿成熟期达到最大;模拟构建了香椿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生物量模型(X表示年龄):H=-0.26X2+1.4338X+0.80936,D=0.01057X2+1.5977X-0.06318,W=0.00315X2-0.03525X+0.09871,其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8313、0.9788、0.9971。香椿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变化过程划分了3个阶段,1 a~10 a为香椿幼龄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缓慢上升期,11 a~20 a为香椿中龄林生物量和碳储量中速上升期,21 a~30 a为为香椿成熟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快速上升期;本文还为香椿人工林碳汇功能提出了合理的林分密度,香椿幼龄期按照初植密度1 666株·hm-2种植,香椿速生期抚育间伐密度保存在405株·hm-2,香椿成熟期抚育间伐密度保存在240株·hm-2为宜。该研究为香椿人工林群落碳汇功能与林分经营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专题研究
城市森林与森林城市的概念与建设实践
范琼雯
2016, 37(4): 28-3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6
摘要: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森林保障和推动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建设森林城市,是新世纪世界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本文简述了城市森林和森林城市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简要概述国内外典型城市的城市森林与森林城市建设的相关实践,总结了城市森林的主要功能。
专题研究
四川光雾山彩叶景观格局研究
曾豪, 何方永, 彭培好
2016, 37(4): 34-38,9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7
摘要:
基于实际调查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将川东北秦巴山地光雾山彩叶景观划分为13类,利用ArcGIS技术和Fragstats3.3(栅格版)分析软件,对其彩叶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彩叶景观整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丰富度和聚集度。面积最大的桦木彩叶景观,破碎化程度最低,而面积较少的厚朴等显示出较高的破碎度;其余类型各指数差异均不明显,破碎化程度处于中间水平。该结果为光雾山彩叶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专题研究
川西南山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
苏子友
2016, 37(4): 39-4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8
摘要:
生态足迹法是用于评价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川西南山地区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除外)、雅安市(石棉县和汉源县)为例,计算了2000年~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该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由2000年的0.907 hm2·人-1增长到2012年的1.9247 hm2·人-1;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由2000年的2.1236 hm2·人-1下降到2012年的1.6593 hm2/人-1;生态赤字(生态盈余)呈显著上升,生态足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转变优化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适当控制人口数量和调整产业结构。
专题研究
浅析四川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优势
吴晓青, 朱雪娟
2016, 37(4): 43-4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09
摘要:
人均GDP的上升,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生态环境恶化、雾霾污染日益严重、亚健康状况持续,则是大众走进森林,进行康养的直接动因。本文从四川资源优势、社会需求、宏观政策、先发优势等方面,就四川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有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专题研究
光雾山彩叶林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何方永
2016, 37(4): 47-5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0
摘要:
以光雾山彩叶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彩叶林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12×108元,彩叶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0.97×108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大小关系为:固碳释氧 > 森林游憩 > 涵养水源 > 土壤保持 > 生物多样性 > 林副产品 > 净化大气。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游憩价值低于同类型或同区域森林生态系统。
调查研究
四川神仙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
张惠, 张宇, 刘洋, 孙治宇, 符建荣
2016, 37(4): 52-5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1
摘要:
2008年6月、10月,2009年4月、5月和2014年5月、6月,对四川神仙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6目20科56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25种,古北界种类有28种,广布种3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林麝、高山麝、白唇鹿、雪豹、豹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9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25种,有5个兽类物种值得关注,它们是林麝、高山麝、大绒鼠、青海松田鼠和山东小麝鼩。
调查研究
四川火龙沟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欧阳翔, 李秀琴, 李德文
2016, 37(4): 57-6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2
摘要:
通过对火龙沟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沟区系成分复杂,类型丰富,共有种子植物82科,302属,649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16种,被子植物79科,296属,633种;地理成分复杂;优势科属明显;起源古老,特有现象丰富。
调查研究
雅安市雨城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陈星宇, 鲁洋, 魏鹏, 袁晖, 欧阳翔
2016, 37(4): 61-6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3
摘要:
本文利用四川省雨城区1995年和2015年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分析了雨城区近20年森林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面积从1995年的5.46万hm2增加到2015年的7.69万hm2,增加了2.23万hm2;森林覆盖率从43.50%增加到62.46%,增加了19.46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从1995年的218.7万m3增加到2015年的525.06万m3,增加了306.3万m3;林地生产力从36.97 m3·hm-2增加到67.99 m3·hm-2,增加了31.02 m3·hm-2。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增加。
调查研究
川西北壤塘县沙化土地植被调查报告
俞利群
2016, 37(4): 65-6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4
摘要:
2015年8月调查了川西北壤塘县典型草地沙化土地上的植物种类及生物量。调查结果发现,对照草地物种有10科24种,沙化耕地有12科23种,露沙地有草本12科15种、灌木4科5种,固定沙地有14科19种;随沙化程度的加重,物种数量减少、科数量增多,总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先变大,再减少;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对照地 > 沙化耕地 > 固定沙地 > 露沙地(草本) > 露沙地(灌木),Pielou均匀度指数为露沙地(草本) > 对照地 > 固定沙地 > 露沙地(灌木) > 沙化耕地。
调查研究
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及案例分析
吴瑶, 孙治宇
2016, 37(4): 69-7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5
摘要:
本文在介绍了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拟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并以四川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生态环境状态监测和影响湿地状态因子监测,保护该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以期为该公园的湿地生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湿地公园的生态监测提供参考。
试验研究
柳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刘均利, 刘海鹰, 龙汉利, 吴宗兴, 武华卫, 杨晓蓉
2016, 37(4): 74-7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6
摘要:
以柳桉(Eucalyptus saligna)成年优株萌条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截干的方式,可获得最佳的促萌效果,萌芽率100%,平均萌芽数38。3月下旬为柳桉组培的最佳外植体获取时间。半木质化枝条为最佳外植体选择。MS+6-BA0.5 mg·L-1+NAA0.05 mg·L-1为柳桉初代诱导的最佳培养基,萌芽率66.67%。改良MS+6-BA1.0 mg·L-1+IBA0.02 mg·L-1+NAA0.05 mg·L-1为柳桉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增殖系数5.44。改良MS+6-BA0.01 mg·L-1 +IBA0.5 mg·L-1 +NAA0.2 mg·L-1为柳桉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95%以上,平均根数9条以上。
试验研究
两种处理方式对测量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的影响
史洪洲, 刘永安, 汪扬媚, 周倩, 蔡光泽
2016, 37(4): 79-8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7
摘要:
为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量结果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湿法消解和高压密封消解两种处理方法消解四川盆地标准土壤(GSS-14),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标准土壤消解液中镉(Cd)、铅(Pb)、铜(Cu)和铬(Cr)含量。结果表明:(1)采用两种消解方法均能将土壤样品中的Cd、Pb、Cu和Cr重金属元素消解出来,样品检出线均低于0.05 μg·l-1;(2)高压密封消解法消解效果优于湿法消解,从试验结果看出,高压密封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相对湿法消解较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3)高压密封消解法可有效控制样品的损失及污染,且前处理操作过程较湿法消解简单、省时、省力,称样量和酸用量较少,环境污染小,能够满足土壤检测分析的要求,因此该法可以作为一种可行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
试验研究
秃杉育苗微量元素优化试验研究
苏俊武, 孙志刚, 刘云彩, 陈强, 刘永刚, 段成波, 周筑, 孙宏
2016, 37(4): 84-87,10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8
摘要: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本文探讨了圃地育苗中喷施锌(Zn)、锰(Mn)和硼(B)等3种微量元素对秃杉苗木生长产生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追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3种微量元素对2 a生秃杉苗高、地径、分枝和侧根生长影响的最佳处理是A1B2C2,即不施硫酸锌,喷施0.03%的硫酸锰和0.03%的硼酸的苗木生长最好,2 a生苗高达32.5 cm,地径达3.91 mm,分枝数为12.9枝,侧根数为7.3根。
试验研究
4种嫁接方法对核桃育苗成效的影响
金银春, 朱学慧, 陈善波, 宋小军, 张玻, 罗慧, 王丽华, 冯涌
2016, 37(4): 88-9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9
摘要:
为了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和出圃率,采用4种嫁接方法对核桃嫁接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及育苗成本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川中丘陵区最适宜的核桃嫁接育苗时期为3月初萌动前至萌芽展叶期,具体嫁接时间根据当年的物候期适当提前或推迟。(2)试验地适宜在春季开展子苗嫁接和韧式皮接,同一嫁接时期嫁接时间宜早不宜晚,不同砧穗组合的苗木生长量有显著差异。(3)韧式皮接是最适合试验地及相似气候区的嫁接方法,该方法愈合好、成活率高、生长量大,出圃率高;子苗嫁接次之,该方法速度快、周期短、成本低,但生长量较小、出圃率较低;贴芽接和夏季芽接不适合在该区域推广应用。
试验研究
农业成型秸秆制备空气净化用活性炭试验研究
徐明, 莫开林, 张正香, 杨凌, 张思碧
2016, 37(4): 93-9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0
摘要:
研究了以农业秸秆经压块成型后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工艺。讨论了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的得率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炭化温度450℃、炭化时间6h、活化温度850℃、活化时间3h。经后处理去灰分后,制得的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达180 mg·g-1。基本能达到木质净水用活性炭标准要求,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试验研究
光叶蕨孢子繁殖技术研究
陈洪连, 余凌帆, 文智猷, 王达兵, 吴世磊
2016, 37(4): 97-9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1
摘要:
为保护仅有的野生光叶蕨资源,探索光叶蕨孢子繁殖技术,采用混合基质、无菌水、消毒原生境土、未消毒原生境土4种基质, 10℃、15℃、20℃、25℃4种温度,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水分等生态因子,试验观测光叶蕨原叶体出现时间、原叶体出现总数、幼孢子体出现时间、幼孢子体总数量。结果表明:光叶蕨孢子萌发对基质的要求非常严格,最适宜在未消毒的原生境土壤中萌发。其余3种培养基质中生长的原叶体数量极少,且萌发时间较长。这可能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酶类系统有关。光叶蕨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20℃,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抑制孢子的萌发,其中在20℃条件下孢子萌发最快,可能是由于不同种类孢子的结构特征和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所致。
试验研究
岩桂枝叶最佳采收季节研究
杨学兵, 莫开林, 杨凌, 徐明, 付卓锐, 张正香
2016, 37(4): 100-10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2
摘要:
对不同季节岩桂枝叶中精油含量和精油中黄樟油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不同季节黄樟油素单位产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月至11月份为岩桂枝叶的最佳采收季节,其他季节采收将会降低其经济价值,也不利于岩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试验研究
广安地区青花椒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杨小兰, 张菱
2016, 37(4): 103-10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3
摘要:
青花椒作为我国重要的调味品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文对广安地区不同修枝整形方式、结果枝数量调控和栽培模式的青花椒树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采代剪方式比传统方式培育的6 a生青花椒鲜果产量高出33%;采摘效率提高50%;单株结果枝数量调控于50~70枝,结果枝长度80 cm~100 cm,有利于提高产量;不同林农复合模式中,青花椒+红薯栽培模式的花椒树保存率最高,青花椒+自然草次之,青花椒纯林保存率最低。
专题讨论
白龙江干旱河谷区域现状分析与展望
王飞, 齐昊, 陈国鹏, 陈蓉, 杨永红, 赵阳, 车宗菊
2016, 37(4): 106-10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4
摘要:
(1)白龙江干旱河谷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植被恢复难度大。(2)通过对白龙江干旱河谷现状的分析,总结了该地区生态组成、结构、空间格局等现状,发现目前该区域在保护植被、区域特征等方面研究仍存在不足,认为未来应加强对退化机制、人为干扰、脆弱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研究。(3)分析影响退化原因,找出适应的乡土树种和发展模式,为白龙江干旱河谷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专题讨论
中国现代城市绿地树种规划研究进展
康忠武, 杨建华, 刘柿良, 任波, 陶建军
2016, 37(4): 110-11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5
摘要:
树种规划是城市绿化规划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整个城市绿化事业成败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城市绿化建设上一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根本问题,对指导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绿化水平,美化环境,具有深远的影响。从树种规划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出发,有针对性地总结国内外城市绿地树种规划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指导我国树种规划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专题讨论
松潘县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李绍森, 朱云东, 谢大军
2016, 37(4): 114-1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6
摘要:
通过对松潘县现有湿地资源调查得出,松潘县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达到9 947.90 hm2,分为4种类型,即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淡水湖、灌丛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松潘县湿地以沼泽化草甸为主,面积最大,其次是永久性河流,而永久性淡水湖和灌丛沼泽相对较小。目前因为法律法规不健全,宣传不到位,以及湿地保护资金的缺乏,给湿地的保护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松潘县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以下保护对策:首先,行政管理与法制相结合,并通过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其次,通过狠抓两大工程,大力推进森林抚育更新造林、逐渐减小小水电的开发强度、重点湿地区域禁牧等方式,达到对湿地资源的保护与永续利用;再次,通过建立湿地信息系统,湿地保护和监测体系,并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扩大国际合作,达到对湿地资源的高效管理。
专题讨论
眉山市百合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探讨
胡淑霞
2016, 37(4): 119-120,1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7
摘要:
对眉山市及其周边地区百合科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眉山市野生和栽培的百合科观赏植物有26属60种,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并有部分应用的种类有41种,并对挑选出的种类进行归纳总结。根据眉山地区的地域特点,对野生百合科资源的园林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专题讨论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讨
薛沛沛, 周强, 陈道静, 万盼
2016, 37(4): 121-12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8
摘要:
生态环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本文就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主体确定、损害评估、赔偿标准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专题讨论
会理县集体林权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陶万金, 任登均, 吴雪仙
2016, 37(4): 124-126,13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29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方式对会理县49个乡镇中的5个乡镇农户的林权流转进行了专项调查,获得125份有效调查数据。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得出:(1)会理县林地流转面积较大、期限较长、价格较低;(2)农户对林权流转政策、供求和价格信息知之甚少;(3)林权流转存在的问题突出。本文根据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目的是为会理县集体林权流转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
专题讨论
荣县油茶产业发展与低产林改造现状及对策
汪崇宁, 彭传海, 黄雨建, 王敬
2016, 37(4): 127-12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30
摘要:
在对四川省荣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县油茶低产林成因、改造措施、改造效果,最后提出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该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实用技术
利用麻竹废弃物在麻竹林下套种竹荪技术
王玲, 郑荣周, 王晓斌, 童龙, 谢锦忠, 杨文英, 吕玉奎
2016, 37(4): 130-132,13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31
摘要:
为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和麻竹清林废弃物,笔者通过4a的实践从竹荪基质配料、林地选择、栽培季节、管护等方面总结了麻竹林下套种竹荪技术。
实用技术
青花椒繁殖与栽培技术要点
卿泉, 冯桂英
2016, 37(4): 133-13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32
摘要:
本文根据四川气候特点和青花椒特性,结合生产实际,从苗木繁殖、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等方面总结了青花椒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青花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