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37卷 第3期

2016, 第37卷, 第3期

导出 引用
研究报告
基于内部优先的麻疯树构型可塑性的结构限制研究
何亚平, 费世民, 王乐辉, 陈秀明, 孟长来
2016, 37(3): 1-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01
摘要:
适应假说能解释木本植物构型对生境资源斑块的适应性,但树体发育早期结构对后期发育结构存在限制,这种看法还未受到普遍关注。本文研究了干热河谷灌木粮油能源麻疯树的树体构型对6种生境资源斑块的适应性响应,并分析了这种响应的结构限制性。麻疯树一级枝与二级枝数量对生境响应异常明显,个体分支率2:1、分支率3:2、总体分支率、枝径比2:1、枝径比3:2、总体枝径比、枝长比2:1、枝长比3:2、总体枝长比都有极为显著的差异表现。相关分析表明,分支率2:1、枝径比2:1、枝长比2:1都与各类分支格局参数在不同生境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负相关与无关关系,分支率2:1副作用明显,而枝径比、枝长比的正作用相对明显。早期树体这种结构限制可能归因于分支数量与质量的权衡与正偶联。麻疯树构型对不同生境资源斑块适应是通过分支数量调控个体内资源配置格局与正负偶联建立的,具有复杂性。
研究报告
密度调控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冯秋红, 黄劲松, 徐峥静茹, 谢大军, 刘兴良, 潘红丽, 刘世荣
2016, 37(3): 10-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02
摘要:
以不同密度调控(4 950株·hm-2、1 800株·hm-2、1 160株·hm-2)下的云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抽样法和模型模拟法获取和分析了不同密度云杉人工林林分的生物量,乔木各器官生物量,乔、灌、草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研究了密度调控对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调控不但提高了川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还提高了其以乔木生物量为主的林分生物量。1 160株·hm-2的密度水平较另外2种密度更能提高云杉人工林的林分生物量。同时,密度调控提高了干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此外,密度调控还显著地提高了林下灌草的生物多样性。
研究报告
剑阁县藏柏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贾晨, 兰发正, 熊大国, 罗建勋
2016, 37(3): 15-1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03
摘要: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剑阁县藏柏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7 a藏柏树高、胸径与材积生长量分别达到了18.13 m、25.8 cm、0.407 55 m3;此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67 m、0.96 cm、0.015 09 m3。树高的快速生长期为12 a~21 a,期间连年生长量为0.71 m·a-1~0.93m·a-1,胸径的快速生长期为9a~15a和21a~24a,期间连年生长量分别为1.17cm~1.22cm、1.09cm~1.21cm,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都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到27 a时分别为0.03428m3·a-1、0.01509m3·a-1,而且并没有相交,说明材积生长还没达到数量上的成熟。采用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得树高、胸径和材积相关系高达0.997、0.992和0.999,说明可用该模型对藏柏人工林的生产实践进行指导。
专题研究
月江杉木2代种子园优树选择研究
杨平, 陈炙, 黄振, 李玉华, 黄正芬
2016, 37(3): 20-2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04
摘要:
杉木是四川重要的用材林树种。发掘和利用种子园中杉木优良单株和遗传型,是杉木遗传改良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月江杉木2代种子园为选优目标,采用标准地法,选择出84个遗传型的杉木优树,优树群体由197株母株组成,优树胸径处于25 cm~40.7 cm的区间,平均胸径29.7 cm,优树来源广泛,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基础,可为新一代种子园的建设和优株无性系化提供材料。
专题研究
岷江上游干旱半干旱河谷区生境质量评价——以杂谷脑河为例
郭建, 徐敏, 陈俊华, 谢天资, 黎燕琼, 龚固堂, 卿刚, 慕长龙
2016, 37(3): 25-3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05
摘要:
以岷江上游杂谷脑干旱河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资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9个因子对该区域的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合适的造林措施和对策,为该区域的造林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类似困难立地条件地区的人工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专题研究
攀西核桃中Cd累积特性及其残留量检测与风险评估
付卓锐, 罗雅川, 黄伊嘉, 莫开林
2016, 37(3): 31-3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06
摘要: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攀西地区核桃产地土壤、树皮、叶、青皮、壳和仁中镉(Cd)的含量,研究攀西地区核桃对镉(Cd)的积累特性及食用风险。结果表明:产地土壤中检测出的Cd含量显著高于核桃树各器官中该元素的浓度,且存在超出国标限量的土壤样本;核桃叶样品Cd含量均显著高于各点核桃仁;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核桃树皮、叶、青皮、壳和仁并未有明显的富集规律,与其他核桃主要器官相比,核桃可食用部分富集Cd的能力比较弱;内梅罗指数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核桃仁Cd的污染指数P值均<1,表示攀西核桃基地试验点的核桃仁样品关于Cd指标未受污染;参照中国现行标准,结合我国居民树坚果的消费量,将其扩大化至推荐值,推算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关于核桃仁中Cd的目标风险系数THQ都远低于1.0,说明核桃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Cd含量对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影响目前是风险极低的。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核桃产地土壤和产品的可食用部分仍需要严格抽样监测,以降低污染产品和损害人体健康的概率。
专题研究
鹅掌楸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胡和, 凌娟, 贾晨, 周永丽, 刘强, 罗建勋
2016, 37(3): 39-4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07
摘要:
利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物种多样性指标,对邛崃天台山的鹅掌楸人工林和通江县海鹰寺林场的鹅掌楸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鹅掌楸两种不同起源林分群落中合计有31种植物,隶属于26科30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20科24属25种,天然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人工林;2)群落区系属级成分中,北温带分布类型的属占20.0%,其次是世界分布类型和旧世界热带分布类型各占13.33%,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洲际间断分布类型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的属各占10.0%;3)在不同起源的鹅掌楸林分中,天然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人工林群落;4)在同一林分群落中,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层次间变化幅度,均为草本层 > 灌木层 > 乔木层。
专题研究
浅析昆虫四类嗅觉相关蛋白
梁长生, 李锋, 杨桦
2016, 37(3): 44-4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08
摘要:
昆虫嗅觉相关蛋白是昆虫嗅觉相关基因的表达形式,主导控制昆虫的取食、交配和产卵等一系列行为,是昆虫分子生物学于昆虫行为学相互衔接的纽带。昆虫嗅觉相关蛋白主要包括气味结合蛋白、化学感受蛋白、气味受体及气味降解酶四大类。本文从昆虫的嗅觉机理、神经机制以及四大类气味相关蛋白等方面浅析昆虫四类嗅觉相关蛋白,并对今后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专题研究
川西林盘研究进展
陈泓, 黄劲松, 黎燕琼, 郑绍伟, 刘文斌, 陈俊华, 龚固堂, 慕长龙
2016, 37(3): 49-5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09
摘要:
川西林盘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与传承和重要栖息地,也是成都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川西林盘被越来越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从川西林盘的定义、林盘类型、结构组成、林盘的价值、川西林盘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重点分析了川西林盘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川西林盘保护对策和今后的发展开展了论述。
专题研究
都江堰市银杏物候时序特征的数码相机监测与分析
廖韵, 董奎, 付静静, 曹钦, 王韵, 廖邦洪
2016, 37(3): 54-6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0
摘要:
红叶树种秋天呈现的色彩是由树种的遗传基因决定的,而在一年中不同季节的颜色表现和变换是由叶片内含的叶绿素、花青素和叶黄素数量及其比例消长制约的;环境气候条件和季节的变化则起着空间和时间上的驱动和引导作用。采用可见光-红外数码相机延时摄影方法得到四川都江堰市银杏2014年的物候时序图像数据,用ENVI/IDL编程进行图像分析提取其NDVI、Gcc、ExG 3种植被指数的时序数据;利用TIMESAT拟合建立双逻辑斯蒂曲线模型,用1/2最大值法计算得到都江堰市银杏2014年的关键物候期(年序日):生长季开始期(SOS)、生长最大值时期(MOE)、生长季结束期(EOS)和生长期(LOS)。然后,对银杏秋季的NDVI、Gcc、ExG 3种指数曲线模型的下降速率(百分率)进行分析,表明:下降百分率在50%~90%区间所对应的物候年序日,与同年四川省四期红叶指数的发布时间(反映全省红叶景区的观赏适宜时期)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其中由NDVI植被指数得到的时间最为接近。基于数码相机植被颜色指数的树木物候遥感监测方法,在森林生态旅游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专题研究
林业产业发展的金融扶持研究
高天雷
2016, 37(3): 62-6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1
摘要:
金融扶持对于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推动林业金融扶持,本文对林业金融扶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以期为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调查研究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多样性研究
赵联军, 李小蓉, 孙志宇, 蒋仕伟, 陈幼平, 刘少英
2016, 37(3): 66-68,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2
摘要: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北段的重要保护区,以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原始,生物多样性丰富。小型兽类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群。研究发现,王朗自然保护区有小型兽类4目12科48种。区系上,东洋界种类31种,占64.56%,古北界种类15种,占31.25%,广布种2种,占4.17%。东洋界种类的喜马拉雅-横断山系分布型最多,有20种,占41.67%;古北界种类的古北型和高地型其次,分别有8种和6种。其特点是种类丰富,区系复杂,生态类型多样。
调查研究
四川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吴瑶, 胡永椿, 孙治宇, 彭培好, 陈文德
2016, 37(3): 69-7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3
摘要:
四川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独特,湿地文化浓厚,湿地资源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本文在分析湿地公园的湿地水文、湿地类型、面积及湿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公园的湿地资源做出了评价。同时以湿地资源保护为目的,运用生态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水源保障、水系和水质保护措施、栖息地保护措施和湿地文化保护措施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和措施,优化该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以期为该公园的湿地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研究
四川下拥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王疆评, 王新, 伏明波, 廖锐, 张勇, 符建荣
2016, 37(3): 75-8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4
摘要:
2014年4月和9月,对得荣下拥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访问及文献资料,最终确认保护区内鸟类总种数为210种,隶属于15目46科。非雀形目鸟类70种(33.33%),雀形目140种(66.67%);冬候鸟25种(11.90%),留鸟127种(60.48%),夏候鸟42种(20%),旅鸟16种(7.62%);古北界鸟类88种(41.90%),东洋界99种(47.15%),广布型23种(10.95%)。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1.90%),国家Ⅱ级保护16种(7.62%)。
调查研究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及保护对策
刘雪梅
2016, 37(3): 84-8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5
摘要: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的腹心区,区内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5 856 hm2[1],是凉山山系各大熊猫保护区的联系纽带。同时保护区所处的美姑县为凉山彝族聚居腹心区,长期以来,彝族村民形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全面了解凉山彝族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干扰状况,对保护凉山山系大熊猫乃至四川和全国大熊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按照全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技术规程,在保护区内均匀设置固定监测样线30条(总长度105.49 km,比例为0.29 km/100 hm2,海拔2 040 m~3 360 m),通过春季(4月~5月)和秋季(10月~11月)分别对大熊猫种群状况、伴生动物情况和人为干扰情况进行监测。本文随机选择2011年监测数据分析,找出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干扰种类、特点、规律及对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程度,提出减少干扰的措施,从而为大熊猫保护管理提供对策参考。
试验研究
不同修剪方法对核桃幼树生长量的影响
陈善波, 黄洋, 宋乾丽, 金银春, 罗慧, 宋小军, 彭晓曦, 吴宗兴
2016, 37(3): 88-9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6
摘要:
为增强树势,提高抗性,以早实核桃"薄壳早"、"客龙早"、"珍珠核桃"、"川香"、"辽宁1号"和晚实核桃"清香"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修剪方法对不同品种核桃幼树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核桃幼树通过修剪以后,萌芽数量随修剪强度的增强而减少,但萌芽成枝力随修剪强度的增强而增强。(2)新梢伸长生长与粗生长均表现为重剪﹥中剪﹥轻剪﹥对照,且呈正相关,在6个核桃品种中,"薄壳早"的生长量最大。(3)叶片长度均表现为重剪﹥中剪﹥轻剪﹥对照,"薄壳早"和"客龙早" 叶片长度增长明显。(4)核桃秋季栽植后,于次年春季及时修剪定干,修剪以重剪为主、中剪为辅,定干高度为30 cm~50 cm。
试验研究
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天全县方竹生长的影响
孙承东, 余凌帆, 谢欢欢, 胡进耀, 刘勇嘉
2016, 37(3): 92-9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7
摘要:
为加快天全县方竹林的恢复,为大熊猫提供充足的食物,本文对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下方竹林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龄级的方竹,在生境恢复措施下的含水率小于生境保育措施下的含水率。不同恢复措施下方竹生物量表现为:除当年的新生竹外,生境恢复措施下方竹林B、C龄级的生物量都大于生境保育措施下方竹林生物量。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下方竹的株高、基径与竹龄均呈现相关性,其中生境恢复措施下方竹的株高与基径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
试验研究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白及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影响
曹剑, 黄志伟
2016, 37(3): 96-99,5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8
摘要:
本文以1/2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4因素3水平(L9(34))3次重复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激素NAA、GA3、6-BA及香蕉泥等因素对白及组培苗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中设计的4个试验因素对白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程度依次为NAA > 香蕉泥 > 6-BA > GA3,NAA、GA3及香蕉泥有促进白及根系生长的作用,6-BA则对白及生根有抑制作用,得出白及生根培养的最适配方为:1/2MS+NAA0.2 mg·L-1+GA3 1.0 mg·L-1+香蕉泥30 g·L-1
试验研究
不同营林措施对杉木人工林地力维持的影响
盛玉珍, 周庆, 李诗娟, 安勇明, 王丽
2016, 37(3): 100-10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19
摘要:
本实验从不同的采伐及抚育活动、不同的施肥处理等几方面来展开,对造成杉木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3种不同的整地方式下,杉木生长量呈现全垦 > 带垦 > 穴垦的趋势,林地化学、物理各成分指标呈现出穴垦 > 带垦 > 全垦的趋势;(2)3种不同的施肥处理后,对杉木的生长有着极大的影响,不同肥料作用下杉木生长量大小顺序为配方肥 > 普通复合肥 > 对照处理;(3)不同轮伐期对杉木林分生物量影响显著,随轮伐期延长,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呈不断积累趋势,其中以干的积累量最大,枝、叶积累量较少。利用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和立地维护的理论与相关技术,获得四川省杉木林地力衰退机理,提出针对性的杉木人工林地维持技术。
试验研究
锡金报春和心愿报春种子萌发生物学特性研究
蔡蕾, 姚敏莲, 姬慧娟, 易培军, 李大明
2016, 37(3): 103-10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0
摘要: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温度、GA3、储藏时间和储藏方式等因子对x锡金报春和心愿报春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报春花种子萌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5℃/15℃时发芽率最高;GA3处理两种报春花种子时5 mg·L-1处理的效果最好;不同储藏方式对锡金报春和心愿报春的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但随着储藏时间的增长,种子的发芽率也逐渐降低,且心愿报春降低的幅度大于锡金报春。生产上建议锡金报春在采后30d内播种,心愿报春采用随采随播的方式进行播种。
试验研究
核桃炭疽病的化学防治研究
符小丽, 赵蓉, 闵盛彪, 朱志芳
2016, 37(3): 107-10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1
摘要:
通过对宣汉县下八乡核桃园区病害特征的观察及室内分析鉴定,测定核桃叶片和果实感病率及感病指数的动态变化,选取5种常用的杀菌剂对病害进行化了学防治。结果显示:该核桃园区病害发生的主要病原菌为炭疽菌,其在果实上感染速度比叶片更快;通过不同防治方法比较,在喷施95%咪鲜胺药剂的小区内,核桃果实和叶片的感病率及感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药剂,说明此方法对核桃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试验研究
不同基质对香樟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杨德轩
2016, 37(3): 110-111,2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2
摘要:
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基质对扦插苗叶片、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对扦插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珍珠岩对扦插苗的单叶叶片和根系生长有较好地促进作用,且成活率更高,达到38.4%,显著高于砻糠灰和复合土,但砻糠灰对扦插苗的全株叶面积、全株叶鲜重以及苗高、地径有更好地促进作用。因此,认为不同基质对扦插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
试验研究
野化培训大熊猫领域行为的初步研究
宋仕贤, 张明春, 张亚辉, 黄炎, 李德生, 周小平, 张和民
2016, 37(3): 112-11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3
摘要:
野化培训可以提高圈养动物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促使野化培训大熊猫形成固定的家域是大熊猫野化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亚成体大熊猫"祥祥"的培训结果表明:该大熊猫在培训过程中形成了野生大熊猫所具有的一些标记行为,3种标记行为时间长度之间无太大差异,但各次标记的时间差异较大。人工食物对野化培训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影响极大,停止人工食物后大熊猫会大大扩展自己的活动区域;培训圈内的食物质量差异也会影响大熊猫的活动范围,野化培训大熊猫在新笋季节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竹林中采食,活动范围也更大。减少或停止人工食物有助于大熊猫的野化培训,而母兽带仔的野化培训方法,或许可以使受培训幼仔更快地学会野外生活技巧。
试验研究
沐川县鼠笼捕捉赤腹松鼠技术研究
何国明, 陈元贵, 陈其勇
2016, 37(3): 116-1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4
摘要:
随着沐川县人工纯林面积的增加及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赤腹松鼠的天敌越来越少。监测数据表明,2014年底赤腹松鼠大量啃食柳杉树皮对沐川县人工柳杉林的危害面积达1.07万hm2。用无公害、低成本、操作简单、方便易学的鼠笼捕捉技术大量捕足赤腹松鼠是减少鼠害,保护森林、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方法。对此,在2014年~2015年通过设置不同饵料,在不同季节诱捕赤腹松鼠,通过双因素方差结果表明:在食物较少的秋冬季节以苹果作为饵料诱捕,效果较为明显。
试验研究
农业废弃物秸秆成型试验研究
徐明, 凌娟, 杨学兵, 杨凌, 莫开林
2016, 37(3): 119-121,3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5
摘要:
以四川盛产的玉米秸秆、稻草秸秆、油菜为原料,采用环模生物质秸秆成型机,对秸秆含水率、秸秆种类等对成型密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原料含水率在18%~22%时成型效果最佳,成型密度接近或大于1.05 g·cm-3。稻草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比例为2:2:1时,成型效果好,且不易堵塞成型机。在室温条件下放置两周后,成型秸秆变形小。
专题讨论
西藏自治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讨
何见, 但新球, 刘世好
2016, 37(3): 122-12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6
摘要:
西藏湿地资源丰富多样,在国家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西藏湿地资源保护概况及对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对西藏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补偿原则、补偿利益关系、补偿标准与方式、补偿期限及资金来源进行了系统的制度设计,并对西藏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专题讨论
马边县构建“互联网+”林业的思考
杨华, 银丽
2016, 37(3): 128-130,4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7
摘要:
本文介绍了马边县林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马边县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互联网+林业案例成功经验,提出了马边县建设"互联网+"林业的具体路径。
专题讨论
富顺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数量化评价
罗丽, 戴小会
2016, 37(3): 131-13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8
摘要:
采用生物学调查研究方法,对富顺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富顺县共有野生观赏植物资源128科586种,其中木本植物占34.4%,藤本7.2%,草本58.2%。通过心理物理学法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数量化评价,根据得分分别选取分值较高的乔木类、草本类、灌木类、藤本类作介绍,以期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新的资源。
专题讨论
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范琼雯
2016, 37(3): 134-13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9
摘要:
德阳市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历经了初期发展、优势发展、地震下滑、近期高发的过程,已经逐渐成为部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方式,德阳市乡村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到2015年底止,德阳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20.64亿元,同比增长30.26%,国内外游客1 843.93万人次,同比增长6.24%。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 253.87万人,占游客总量的68%;乡村旅游收入50.67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42%。但是,德阳市乡村旅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出推进德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德阳市人民政府制定德阳市乡村旅游规划有所启迪。
实用技术
不同处理措施对九叶青花椒发芽的影响
潘文
2016, 37(3): 138-13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30
摘要:
为促进九叶青花椒的丰产栽培,本文研究了种子的采收时间(种子成熟度)和脱脂措施对其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脱脂措施是:脱粒后的种子用2.5% NaOH浸泡12h,然后用清水浸泡24 h,采用此种方法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分别达到76.13%和71.77%;最佳采摘时间是白露后10 d,成苗率达到了66.23%。
实用技术
影响DCPV使用效果的因素及使用建议
徐涛, 陈全武, 柯沛强
2016, 37(3): 140-141,6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31
摘要:
本文对影响DCPV(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使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概述,对DCPV科学高效利用提出了建议,以便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实用技术
美国红枫引种栽培初报
谢瑛, 曾虹
2016, 37(3): 142-14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32
摘要:
四川绿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开始引种栽培美国红枫,表现良好,已大量繁殖苗木应用于园林绿化中。本文介绍了美国红枫引种概况,播种繁殖,栽培技术等,以期为美国红枫引种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实用技术
阿坝州红阳猕猴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代英, 唐小强, 任君芳, 罗于贵, 杨华
2016, 37(3): 145-14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33
摘要:
红阳猕猴桃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元素和氨基酸,营养丰富、商品价值高,被阿坝州汶川县、松潘县等地广泛种植。针对该品种在生产上的病虫害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对其主要病虫害膏药病、根腐病、溃疡病、褐斑病、蚧壳虫、金龟子、象甲及叶蝉发生危害情况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