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保发,石忆邵,王贺封,等.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规律——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学报,2013,68(11):1461−1471. doi: 10.11821/dlxb201311002
[2] 付雪婷, 薛静, 王青, 等. 城市热岛效应与健康[J]. 国外医学地理分册, 2004, 25(1).
[3] 徐洪,杨世莉. 城市热岛效应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及减缓措施[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6):790−798.
[4]

Yan H, Wu F, Dong L. Influence of a large urban park on the local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8, 622: 822−891.
[5] 张明娟,卫笑,苏晓蕾,等. 南京市不同结构植物群落在冬夏两季的微气候调节作用[J]. 生态学杂志,2019,38(1):27−34.
[6] 高吉喜,宋婷,张彪,等. 北京城市绿地群落结构对降温增湿功能的影响[J]. 资源科学,2016,38(6):1028−1038.
[7] 刘娇妹,李树华,杨志峰. 北京公园绿地夏季温湿效应[J]. 生态学杂志,2008(11):1972−1978.
[8] 邵永昌,张金池,孙永涛,等. 上海主要绿化树种夏季蒸腾特性与降温增湿功能比较[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13(6):83−90. doi: 10.3969/j.issn.1672-3007.2015.06.012
[9] 殷亦佳,陈启航,赵芮,等. 北京市常见绿化树种蒸腾特性与温湿效益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1):31−36.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21.01.05
[10] 吴菲,李树华,刘剑. 不同绿量的园林绿地对温湿度变化影响的研究[J]. 中国园林,2006(7):56−60.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06.07.013
[11] 周坚华,孙天纵. 三维绿色生物量的遥感模式研究与绿化环境效益估算[J]. 环境遥感,1995(3):162−174.
[12] 李伟,贾宝全,王成,等. 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世界林业研究,2008(4):31−34.
[13] 朱岳梅,姚杨,马最良,等. 室外环境热舒适性模型的建立[J]. 建筑科学,2007(6):1−3. doi: 10.3969/j.issn.1002-8528.2007.06.001
[14] 王远飞,沈愈. 上海市夏季温湿效应与人体舒适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60−66.
[15] 蔡强新. 既有居住区室外环境热舒适性研究[D]. 浙江大学, 2010.
[16] 周坚华. 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5)──绿化三维量及其应用研究[J]. 中国园林,1998(5):61−63.
[17] 梁晓琳. 呼和浩特市10种落叶阔叶乔木树种的绿量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18] 舒也. 杭州市林荫道热舒适性的研究与应用[D]. 浙江农林大学, 2019.
[19] 杨士弘. 城市绿化树木的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 地理研究,1994,13(4):74−80.
[20] 魏永胜,芦新建,周心澄,等. 爬山虎与五叶地锦对墙体降温效果差异及生理机制[J]. 西北农业学报,2009,18(5):325−329. doi: 10.3969/j.issn.1004-1389.2009.05.071
[21] 李辉,赵卫智. 北京5种草坪地被植物生态效益的研究[J]. 中国园林,1998(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