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珙桐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以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张淑伟 戢林 潘欣 蒋成益 杨林 李蓓 马晓龙 毛夜明

张淑伟, 戢林, 潘欣, 蒋成益, 杨林, 李蓓, 马晓龙, 毛夜明. 珙桐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以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6): 13-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3
引用本文: 张淑伟, 戢林, 潘欣, 蒋成益, 杨林, 李蓓, 马晓龙, 毛夜明. 珙桐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以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6): 13-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3
ZHANG Shu-wei, JI Lin, PAN Xin, JIANG Cheng-yi, YANG Lin, LI Bei, MA Xiao-long, MAO Ye-ming.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Davidia involucrata——A Case Study of Heizhugo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40(6): 13-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3
Citation: ZHANG Shu-wei, JI Lin, PAN Xin, JIANG Cheng-yi, YANG Lin, LI Bei, MA Xiao-long, MAO Ye-ming.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Davidia involucrata——A Case Study of Heizhugo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 40(6): 13-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3

珙桐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以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张淑伟(1995-),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研究,e-mail:1099568897@qq.com。

  • 中图分类号: S718.54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Davidia involucrata——A Case Study of Heizhugo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More Information
  • 摘要: 为了解四川省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其致危主要因子,为珙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四川省黑竹沟珙桐种群进行研究,运用绘制珙桐分布图、种群结构图、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以及时间序列模型等方法来揭示珙桐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该种群径级结构与高度结构变化趋势相似,近似纺锤型,幼苗、幼树和老龄个体数量较少,该种群发展主要靠中龄个体维持。种群标准存活曲线为Deevey I型,即凸型,属于下降型种群;种群个体死亡率与个体损失度走向基本一致,表现为前后期脆弱,中期稳定的特征。时间序列预测表明:在未来5年后,现存个体存活总数将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该地区幼苗主要以萌生为主,实生苗罕见;研究表明,该种群属于下降型种群,并处于快速衰退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种子自然更新力差成为该种群发展最严峻的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保护策略。
  • [1] 董鸣. 生态学透视-种群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 刘普幸. 疏勒河中下游绿洲胡杨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03):429~439.
    [3] Fuchs M A, Krannitz P G, Harestad A S. Factors affecting emergence and first-year survival of seedlings of Garry oaks(Qwrcw garryana)in British Columbia[J].Canad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0, 137:209~219.
    [4]
    [5] 张志祥, 刘鹏, 蔡妙珍, 等. 九龙山珍稀濒危植物南方铁杉种群数量动态[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05):1146~1156.
    [6] 李文英, 李欣, 甘小洪. 濒危植物水青树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 47(03):222~228.
    [7] 马宇飞, 李俊清. 湖北七姊妹山珙桐种群结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03):12~16.
    [8] 梁宏伟, 黄光强, 王玉兵, 等. 湖北长阳光叶珙桐群落结构研究[J]. 生态科学, 2011, 30(03):250~256.
    [9] 罗世家, 包满珠, 赵善雄, 等. 大相岭龙苍沟珙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生物数学学报, 2009, 24(03):531~536.
    [10] 雷妮娅, 陈勇, 李俊清, 等. 四川小凉山珙桐更新及种群稳定性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01):26~30.
    [11]
    [12] 张望, 操国兴, 刘光华, 等. 四川省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04):451~457.
    [13] 杨心兵, 刘胜祥, 杨福生. 湖北省后河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种群结构的研究[J].生物学杂志, 2000(01):16~18.
    [14] 沈泽昊, 林洁, 陈伟烈, 等. 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的结构与更新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1999(06):562~567.
    [15] 焦健, 田波生, 孙学刚. 甘肃文县珙桐群落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趋势[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8(03):58~63.
    [16] 李江陵, 舒光明, 何明友. 峨边黑竹沟药用植物资源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0(01):16~18.
    [17] 何亚平, 费世民, 蒋俊明, 等. 不同龄级划分方法对种群存活分析的影响——以水灾迹地油松和华山松种群生存分析为例[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02):448~455.
    [18] 闫桂琴, 赵桂仿, 胡正海,等. 秦岭太白红杉种群结构与动态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 2001(06):824~828.
    [19] 赵阳, 齐瑞, 焦健, 等. 尕海-则岔地区紫果云杉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J]. 生态学报, 2018, 38(20):7447~7457.
    [20] 肖宜安, 肖南, 胡文海,等.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年龄结构及其生态对策[J].广西植物,2007(06):850~854.
    [21] 卢杰, 郭其强, 郑维列,等. 藏东南高山松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J]. 林业科学, 2013,49(08):154~160.
    [22] Deevey ES Jr. Life tables for natural populations of animals[J].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1947, 22(4):283~314
    [23] 李娟, 林建勇, 何应会, 等. 广西崇左叉叶苏铁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 43(12):25~29.
    [24] 张文辉, 许晓波, 周建云, 等. 濒危植物秦岭冷杉种群数量动态[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10):1799~1804.
    [25] 苏瑞军, 苏智先. 珙桐种子散布、萌发及其种群龄级分配的关系研究[J]. 林业科学, 2005(03):192~195.
    [26] 金雅琴,李冬林,孙晓龙,等.南京方山朴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J].植物研究, 2011,31(05):603~609.
    [27] 李辛雷, 孙振元, 李纪元,等. 濒危植物杜鹃红山茶种群结构和动态变化[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 27(02):17~23.
    [28] 谢宗强, 陈伟烈, 路鹏, 等. 濒危植物银杉的种群统计与年龄结构[J]. 生态学报, 1999(04):523~528.
  • [1] 张硕, 李伟, 焦春雨, 王露露, 洪弦, 董瑞朋.  基于灰色理论的河南省林业产业结构分析预测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6): 77-82. doi: 10.12172/202302140001
    [2] 田莹, 卢杰, 王新靓, 杨琳.  色季拉山川滇高山栎种群结构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4): 74-81. doi: 10.12172/202210010001
    [3] 梅继林, 史有庄, 朱学灵, 苏晓迪, 张硕, 鲁雪丽.  崤山南麓胡桃楸混交林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4): 1-9. doi: 10.12172/202209270001
    [4] 余耀, 潘欣, 邹立扣.  不同种源珙桐种实形态特征与性状变异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 1-8. doi: 10.12172/202201250001
    [5] 陈绪玲, 余道平, 方志强, 李小杰, 李策宏, 谢孔平.  峨眉山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群落特征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2): 21-26. doi: 10.12172/202009140001
    [6] 胡翠华, 刘守江, 杨丹, 王旭熙.  嘉陵江清风峡断面水体pH值时间序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1): 47-51. doi: 10.12172/202007150001
    [7] 管晓, 瞿桂英, 唐卓, 刘明冲, 王鹏彦.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种群结构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2): 33-39. doi: 10.12172/202009160001
    [8] 刘信朝.  濒危植物油杉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1): 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1
    [9] 李长燕, 彭希.  雅安不同海拔地区的珙桐群落土壤养分特征 .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3): 31-3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3.006
    [10] 毛维莉, 马永红, 甘小洪.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连香树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 .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2): 69-7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2.015
    [11] 刘燕, 王延茹, 侯广维, 刘贤安, 陈翠, 肖喜元, 王海群.  八月林自然保护区珙桐天然种群动态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39(1): 87-9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8.01.018
    [12] 许林红, 谭伸明, 赵永红, 刘际梅, 陈显兵, 杨德军.  云南肉豆蔻植物种群结构及动态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1): 11-1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1.003
    [13] 王戈, 赖绪林, 唐源盛, 徐昭萍.  四川什邡林区珙桐天然分布特征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4): 74-7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4.015
    [14] 魏佳佳, 牛蓓, 张静, 余林蔓, 陈斯琪, 徐莺.  珙桐的观赏要素分析及园林应用形式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4): 46-5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4.010
    [15] 沈威.  金银花标准化栽培技术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2): 126-12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2.029
    [16] 陈太燕, 杨诗金, 张可, 刘柿良, 任波, 陶建军.  成都平原珙桐驯化繁育及栽培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3): 18-2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3.005
    [17] 韩素菊.  遮荫对珙桐幼苗光合特性及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4, 35(5): 45-4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4.05.010
    [18] 张绍先, 苏智先, 高菊, 张悦, 杨敬天, 吴庆贵.  不同海拔对珙桐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2): 10-1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2.002
    [19] 杨敬天, 胡进耀, 张涛, 彭波, 邓东周.  北川片口珙桐种群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3): 40-44,6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3.008
    [20] 吴庆贵, 贺静, 曾艳, 邹利娟, 胡进耀.  北川不同海拔珙桐种群年龄结构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5): 25-2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5.006
  • 加载中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4
    • HTML全文浏览量:  59
    • PDF下载量:  2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07-09

    珙桐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以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3
      作者简介:

      张淑伟(1995-),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与景观修复研究,e-mail:1099568897@qq.com。

    •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摘要: 为了解四川省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其致危主要因子,为珙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四川省黑竹沟珙桐种群进行研究,运用绘制珙桐分布图、种群结构图、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以及时间序列模型等方法来揭示珙桐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该种群径级结构与高度结构变化趋势相似,近似纺锤型,幼苗、幼树和老龄个体数量较少,该种群发展主要靠中龄个体维持。种群标准存活曲线为Deevey I型,即凸型,属于下降型种群;种群个体死亡率与个体损失度走向基本一致,表现为前后期脆弱,中期稳定的特征。时间序列预测表明:在未来5年后,现存个体存活总数将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该地区幼苗主要以萌生为主,实生苗罕见;研究表明,该种群属于下降型种群,并处于快速衰退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种子自然更新力差成为该种群发展最严峻的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保护策略。

    English Abstract

    参考文献 (2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