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初步监测

李静 王腊梅 王浩森 余海清 周华明 姜欣华 杨平 苟天雄

李静, 王腊梅, 王浩森, 等.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初步监测[J].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6): 41−47 doi: 10.12172/202201020001
引用本文: 李静, 王腊梅, 王浩森, 等.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初步监测[J].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6): 41−47 doi: 10.12172/202201020001
LI J, WANG L M, WANG H S, et al. Preliminary monitoring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mmal diversity in Sichuan Hehua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by infrared camera survey technology[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43(6): 41−47 doi: 10.12172/202201020001
Citation: LI J, WANG L M, WANG H S, et al. Preliminary monitoring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mmal diversity in Sichuan Hehua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by infrared camera survey technology[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2, 43(6): 41−47 doi: 10.12172/202201020001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初步监测


doi: 10.12172/202201020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静(1991—),男,工程师,硕士,lygzzlj@sina.cn

    通讯作者: zhhm2@126.com
  • 基金项目:  甘孜州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中央财政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补助资金

Preliminary Monitoring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Mammal Diversity in Sichuan Hehua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by Infrared Camera Survey Technology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zhhm2@126.com
  • 摘要: 2021年3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初步监测调查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内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共布设40个监测位点,累计监测5124d,捕获到有效记录28829条,识别到种的兽类有效记录5723条,鉴定出兽类4目9科17种。其中偶蹄目CETARTIODACTYLA种类最多(7种),其次是食肉目CARNIVORA(6种),灵长目PRIMATES种类最少(1种)。鲸偶蹄目和食肉目监测物种总数占总的兽类监测物种种数的76.47%。监测到的兽类种类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种(Ⅰ级3种、Ⅱ级8种),其中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是本次监测数量最多、相对指数最高和监测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本次调查研究为森林公园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红外相机监测调查,获得了森林公园内部分兽类活动影像资料,对掌握森林公园兽类多样性及其开展后续研究积累重要基础资料,并对森林公园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 图  1  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布设图

    Fig.  1  Distribution layout of infrared camera traps in Sichuan Hehua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表  1  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监测获得兽类名录

    Tab.  1  List of mammals obtained by infrared camera monitoring in Sichuan Hehua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物种 Species保护级别 Protection categoryIUCN级别 IUCN red listCITES公约 CITES convention
    灵长目PRIMATES
    猴科Cercopithecidae
    猕猴Macaca mulattaC(Ⅱ)
    食肉目CARNIVORA
    熊科Ursidae
    黑熊Ursus thibetanusVUC(I)
    鼬科Mustelidae
    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VUC(Ⅲ)
    黄鼬Mustela sibirica-NTC(Ⅲ)
    猪獾Arctonyx collaris-VU-
    猫科Felidae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C(Ⅱ)
    Panthera pardusVUC(I)
    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
    猪科Suidae
    野猪Sus scrofa---
    麝科Moschidae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ENC(Ⅱ)
    马麝Moschns chrysogasterENC(Ⅱ)
    鹿科Cervidae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NT-
    水鹿Cervus equinusVU-
    牛科Bovidae
    岩羊Pseudois nayaur--
    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VUC(I)
    啮齿目RODENTIA
    松鼠科Sciuridae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
    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C(Ⅲ)
    (备注:IUCN红色名录等级:EN.濒危,VU.易危,NT.近危)
    Note: IUCN red list level: EN: endangered; VU: Vulnerable; NT: Near-endangered.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监测兽类统计

    Tab.  2  Statistics of mammals monitored by infrared camera in Sichuan Hehua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物种
    Species
    有效记录数
    Number of valid recordings
    位点数
    Number of sites
    相对多度指数/%
    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占域率/%
    Grid occupancy/%
    海拔带/m
    Elevation range/m
    猕猴22164.3115.003450~4550
    黑熊4950.9612.503720~4150
    黄喉貂2470.4717.503740~4170
    黄鼬410.082.504120
    猪獾4150.8012.503720~4160
    豹猫2330.457.503740~4080
    210.042.504100
    野猪19763.8415.003450~4100
    林麝610.122.503740~4350
    马麝5671.0917.504100
    毛冠鹿21452741.8667.503450~4380
    水鹿7961.5415.003450~4120
    岩羊862416.8210.004150~4550
    中华鬣羚199143.8835.003720~4500
    赤腹松鼠920.185.003830~3950
    隐纹花松鼠510.102.504100
    喜马拉雅旱獭4330.847.504070~4420
    下载: 导出CSV
  • [1] 崔国发. 自然保护区学当前应该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6):102−105. doi: 10.3321/j.issn:1000-1522.2004.06.021
    [2] 魏永久,郭子良,崔国发. 国内外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2014,27(5):37−43.
    [3] Muldoomn KM, Goodman SM. 2015. Primates as predictors of mamm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the forest ecosystems of Madagascar[J]. PLOS ONE 10(9):e, 0136: 787.
    [4] 赵成龙.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 南方农业,2017,11(33):112−113.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3.065
    [5] 郭子良,邢韶华,崔国发.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J]. 生物多样性,2017,25(3):312−324. doi: 10.17520/biods.2016350
    [6] 马建章,戎可,程鲲. 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研究与实践[J]. 生物多样性,2012,20(5):551−558.
    [7] 李晟,王大军,肖治术,等. 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的应用与前景[J]. 生物多样性,2014,22(6):685−695.
    [8] 肖治术,李欣海,姜广顺. 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多样性,2014,22(6):683−684.
    [9] 蒋健,巨龙飞,范雅倩,等. 基于红外相机调查的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分布和日活动节律分析[J]. 四川动物,2021,40(4):374−382. doi: 10.11984/j.issn.1000-7089.20200438
    [10] 马克平. 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J]. 生物多样性,2011,19(2):125−126.
    [11] 武鹏峰,刘雪华,蔡琼,等. 红外相机技术在陕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兽类监测研究中的应用[J]. 兽类学报,2012,32(1):67−71. doi: 10.16829/j.slxb.2012.01.009
    [12] 张倩雯,龚粤宁,宋相金,等. 红外相机技术与其他几种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方法的比较[J]. 生物多样性,2018,26(3):229−237. doi: 10.17520/biods.2017275
    [13] 邵瑞清,李言阔,钟毅峰,等.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监测初报[J]. 兽类学报,2021,41(6):706−713.
    [14] 田佳,朱淑怡,张晓峰,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地栖大中型鸟兽多样性现状: 基于红外相机数据的分析[J]. 生物多样性,2021,29(11):1490−1504. doi: 10.17520/biods.2021165
    [15] 魏辅文,杨奇森,吴毅,等. 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J]. 兽类学报,2021,41(5):487−501.
    [16] 刘少英, 吴毅, 李晟 . 中国兽类图鉴(第2版)[M]. 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2020.
    [17] DB51/T 2287-2016 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技术规程[s]. 四川省地方标准, 2016
    [18] 姬云瑞,陶义,李昌林,等.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2021,29(6):805−810. doi: 10.17520/biods.2020349
  • [1] 孙海林, 房以好, 李军杰, 王荣兴, 黄志旁, 牛鑫, 谭坤.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洱海流域地栖鸟兽物种和功能多样性格局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4, 45(): 1-13. doi: 10.12172/202308220001
    [2] 白冉君, 康齐梅, 雷开明, 孙鸿鸥, 旷培刚, 赵联军, 余鳞, 李晟.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调查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4): 58-67. doi: 10.12172/202210140001
    [3] 徐凉燕, 田关胜, 艾永斌, 陈云梅, 罗剑, 杨旭, 陈鑫, 李生强, 杨志松.  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资源的初步监测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3): 78-87. doi: 10.12172/202209020001
    [4] 贾国清, 杨旭, 李永东, 王宇, 郑笑傲, 蒋勇, 杨彪, 李生强.  同域分布水鹿和毛冠鹿活动节律的比较研究——基于红外相机数据 .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2): 38-46. doi: 10.12172/202108030001
    [5] 彭波, 李生强, 伏勇, 雷小军, 赵军, 孟庆玉, 贺飞, 廖光炯, 杨旭, 陈鑫, 杨志松.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兽类种类与分布 .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3): 25-35. doi: 10.12172/202112260001
    [6] 杨旭, 陈鑫, 王大勇, 胡康, 卢文龙, 李生强, 杨志松.  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冶勒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资源的初步监测 .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6): 24-33. doi: 10.12172/202202280001
    [7] 彭科, 陈旭, 温平, 韦怡, 杨志松, 戴强.  基于红外相机的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偶蹄类活动节律调查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1): 76-82. doi: 10.12172/202007010001
    [8] 李平, 张泽钧, 杨洪, 韦伟, 周宏, 洪明生, 付明霞, 宋心强, 余吉.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大相岭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的初步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3): 18-23. doi: 10.12172/202012170001
    [9] 李健威, 李玉霞, 张勘, 骆伟, 兰琦, 何流洋, 唐博, 杨志松.  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兽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 . 四川林业科技, 2020, 41(3): 7-13. doi: 10.12172/202004090001
    [10] 吴沛桦, 侯金, 黄耀华, 张栋耀, 白文科, 付励强, 周材权, 张晋东.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马边大风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 四川林业科技, 2020, 41(1): 27-35. doi: 10.12172/201909060002
    [11] 罗传松, 陈熙易, 黎燕琼, 罗德友, 陈俊华, 周小朋, 吴遥, 唐明坤.  云雾坪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对策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4): 130-13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4.028
    [12] 何彬生, 贺维, 张炜, 鄢武先.  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探讨——以四川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1): 81-8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1.019
    [13] 姜涛, 黄郑涛, 李西, 吕兵洋, 陈其兵.  从国内博士和硕士论文统计分析透视森林公园研究的发展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1): 92-9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1.021
    [14] 雷开明, 孙鸿鸥, 麦浪, 旷培刚, 刘源, 赵上娟, 肖长林, 刘洋.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1): 88-91,5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1.020
    [15] 周小平, 黄雨建, 王敬.  高石梯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与开发对策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6): 121-123,3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6.024
    [16] 吴晓青, 王惠坤.  关于四川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思考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5): 118-12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5.027
    [17] 刘应雄, 张惠, 刘洋.  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 . 四川林业科技, 2014, 35(3): 65-6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4.03.015
    [18] 刘洋, 张惠, 刘应雄, 王铁.  四川卡莎湖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6): 39-4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6.009
    [19] 杨晓华, 张珩, 夏爱萍, 马朝洪.  四川省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4): 62-6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4.017
    [20] 骆宗诗, 张浩, 刘川, 向成华, 何成员.  四川省犀牛山森林公园的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3): 87-9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3.020
  • 加载中
  • 图(1)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7
    • HTML全文浏览量:  112
    • PDF下载量:  6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1-0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9-21
    • 刊出日期:  2022-12-30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初步监测

    doi: 10.12172/202201020001
      作者简介:

      李静(1991—),男,工程师,硕士,lygzzlj@sina.cn

      通讯作者: zhhm2@126.com
    基金项目:  甘孜州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中央财政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补助资金

    摘要: 2021年3月—2021年9月,利用红外相机初步监测调查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内大中型兽类多样性,共布设40个监测位点,累计监测5124d,捕获到有效记录28829条,识别到种的兽类有效记录5723条,鉴定出兽类4目9科17种。其中偶蹄目CETARTIODACTYLA种类最多(7种),其次是食肉目CARNIVORA(6种),灵长目PRIMATES种类最少(1种)。鲸偶蹄目和食肉目监测物种总数占总的兽类监测物种种数的76.47%。监测到的兽类种类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种(Ⅰ级3种、Ⅱ级8种),其中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是本次监测数量最多、相对指数最高和监测分布范围最广的物种。本次调查研究为森林公园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红外相机监测调查,获得了森林公园内部分兽类活动影像资料,对掌握森林公园兽类多样性及其开展后续研究积累重要基础资料,并对森林公园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English Abstract

    • 作为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动物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的基础[1-4]。开展野生动物资源动态监测,对了解保护地资源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制定保护措施等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更是为评估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实现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提供有效途径,对研究和保护保护地内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5-6]

      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于2006年,是全国首家森工企业独立申报成功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大雪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该区域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工作,但针对区域内兽类多样性研究报告并不多,更是缺乏红外相机监测兽类多样性记录。根据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内部资料)显示,区域内有兽类动物8目21科50种,在此之后,尚未见其他相关报道,制约了区域的保护管理。

      近年来,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已经成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工作连续性、隐蔽性、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因素影响等优势,因而广泛应用到物种多样性调查、野生动物行为生态研究、保护地的管理评价等领域[7-8]。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表面,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野生动物调查监测,可多为其他调查调查方法的补充和完善[9-1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红外相机技术于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森林公园内开展了大型兽类资源初步监测调查,初步分析区域内兽类资源多样性及其栖息现状,进一步完善区域本地资源数据,为研究该区域珍稀濒危物种生态学研究及其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西南部,位于普沙绒乡莲花湖村境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1°19′15′′—101°33′10′′,北纬29°32′30″—29°53′32′′。区域属高山峡谷地貌,海拔在 3400~5 100m之间,其地貌类型以中山和高山为主,面积16 481hm2。由于受青藏高原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流的影响,具有日照多,气温低,冬长干冷,夏凉多低温,无霜期短,四季不分明等典型气候特征。同时因公园内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森林公园年平均气温7℃左右,积温4000~4520℃,年日照时数>2000 h,年均降水量300~1000 mm,年蒸发量1200~2300 mm,无霜期50~160 d。区域植物物种丰富、群落构成复杂、区系成分复杂、植被垂直带谱完整。

      • 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利用ArcMap10.6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 km×1 km的标准公里网格,并根据区域地形地貌、海拔、林分、沟系走向及野外可通过性等因素,在河谷地带连续选取了40个公里网格作为红外相机的放置网格(见图1),每个网格布设1台,共布设红外相机(易安卫士L720)40台。相机工作模式统一设置如下:拍摄时长为24 h连续工作;拍摄模式为拍照+视频模式,间隔3 s,连拍3张,录像时长15 s;灵敏度设置为高。并将相机布设于距离地面0.5~1 m的隐蔽树干或岩石缝中,并详细记录像机位点GPS信息及其生境类型。相邻相机布设位点间距不少于100 m[13],且每台红外相机安放兼顾区域海拔梯度和生境类型。相机工作前,确保相机镜前无遮挡、视野开阔,并避免阳光直射干扰拍摄[14]

        图  1  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布设图

        Figure 1.  Distribution layout of infrared camera traps in Sichuan Hehua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 将采集到的红外相机影像数据及其相机位点和生境信息分类储存备份,并统一上传至生物数据平台管理系统 (datawild.cn),并通过Cam-era Data Management System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导出Excel数据表汇总分析。其中,兽类物种名及其分类参考《中国兽类名录(2021版)》[15]、中国兽类图鉴(第2版)[16],保护级别参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版),濒危等级参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2019年)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19年)。

      • 利用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AI)指标衡量区域兽类种群相对数量[17],计算如下:

        RAI=(有效探测数/总有效工作日)×100

        其中有效探测数表示物种独立有效记录条数,总有效工作日指总的相机监测日。从拍摄到此物种的第一张照片开始,之后30 min内同一位点上连续拍摄到的相同物种的照片记为1次有效探测,且监测日为单台红外连续工作24 h定义为1个有效监测日。

      • 利用物种空间占域率(SS)评估物种区域分布范围[18],计算如下:

        SS=物种监测点位数/监测位点数×100

        其中,物种监测点位数指某种物种出现的相机位点数,监测位点数指正常工作的相机位点总数。

      • 本研究期间,共布设40个相机监测位点,有效相机监测位点共计38个(遗失1台、损坏1台),累计有效监测日5124 d,捕获到有效记录28829条,其中,识别到种的兽类有效记录5723条,鉴定出兽类4目9科17种(见表1)。

        表 1  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监测获得兽类名录

        Table 1.  List of mammals obtained by infrared camera monitoring in Sichuan Hehua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物种 Species保护级别 Protection categoryIUCN级别 IUCN red listCITES公约 CITES convention
        灵长目PRIMATES
        猴科Cercopithecidae
        猕猴Macaca mulattaC(Ⅱ)
        食肉目CARNIVORA
        熊科Ursidae
        黑熊Ursus thibetanusVUC(I)
        鼬科Mustelidae
        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VUC(Ⅲ)
        黄鼬Mustela sibirica-NTC(Ⅲ)
        猪獾Arctonyx collaris-VU-
        猫科Felidae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C(Ⅱ)
        Panthera pardusVUC(I)
        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
        猪科Suidae
        野猪Sus scrofa---
        麝科Moschidae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ENC(Ⅱ)
        马麝Moschns chrysogasterENC(Ⅱ)
        鹿科Cervidae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NT-
        水鹿Cervus equinusVU-
        牛科Bovidae
        岩羊Pseudois nayaur--
        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VUC(I)
        啮齿目RODENTIA
        松鼠科Sciuridae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
        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C(Ⅲ)
        (备注:IUCN红色名录等级:EN.濒危,VU.易危,NT.近危)
        Note: IUCN red list level: EN: endangered; VU: Vulnerable; NT: Near-endangered.
      • 本次研究共监测到兽类17种,隶属4目9科,其中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种类最多,有4科7种,其次是食肉目CARNIVORA,有3科6种,灵长目PRIMATES种类最少,仅1科1种。偶蹄目和食肉目的监测物种总数占总的兽类监测物种种数的76.47%。监测到的兽类种类中,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1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豹Panthera pardu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马麝Moschns chrysogaster;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猕猴Macaca mulatta、黑熊Ursus thibetanus、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黄鼬Mustela sibiric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水鹿Cervus equinus、岩羊(Pseudois nayaur)、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在IUCN物种红色名录(Red List)中,并评估为“濒危(EN)”级别的兽类有两种,分别是马麝和林麝;被评估为“易危(VU)”级别的兽类有6种,分别是黑熊、黄喉貂、猪獾、豹、水鹿、中华鬣羚;被评估为“近危(NT)”级别的兽类有2种,分别是毛冠鹿、黄鼬。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家贸易公约(简称CITES公约)中,列入“附录I”的有3种:黑熊、豹、中华鬣羚。列入“附录Ⅱ”的有4种:马麝、林麝、豹猫、猕猴;列入“附录Ⅲ”的有3种:黄喉貂、黄鼬、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

      • 本次监测到的17中兽类中,毛冠鹿的相对多度指数(RAI)最高,其独立有效记录数达2145个,是本次监测到数量最多的物种。相对多度指数排名前三位的兽类是毛冠鹿(41.86)、岩羊(16.82)、猕猴(4.31),其余均在4以下(详见表2),最低的是豹,有效记录数2,其相对多度指数仅为0.04,是本次监测到数量最少的兽类物种。

        表 2  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红外相机监测兽类统计

        Table 2.  Statistics of mammals monitored by infrared camera in Sichuan Hehuahai National Forest Park

        物种
        Species
        有效记录数
        Number of valid recordings
        位点数
        Number of sites
        相对多度指数/%
        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占域率/%
        Grid occupancy/%
        海拔带/m
        Elevation range/m
        猕猴22164.3115.003450~4550
        黑熊4950.9612.503720~4150
        黄喉貂2470.4717.503740~4170
        黄鼬410.082.504120
        猪獾4150.8012.503720~4160
        豹猫2330.457.503740~4080
        210.042.504100
        野猪19763.8415.003450~4100
        林麝610.122.503740~4350
        马麝5671.0917.504100
        毛冠鹿21452741.8667.503450~4380
        水鹿7961.5415.003450~4120
        岩羊862416.8210.004150~4550
        中华鬣羚199143.8835.003720~4500
        赤腹松鼠920.185.003830~3950
        隐纹花松鼠510.102.504100
        喜马拉雅旱獭4330.847.504070~4420
      • 监测结果显示,记录到的兽类物种中以毛冠鹿网格占域率最高,为67.5%,其监测海拔范围在3450 m至4120 m,是本次监测分布最广的物种。网格占域率排名前三的兽类是毛冠鹿(67.50)、中华鬣羚(35.00)、黄喉貂(17.50)。网格占域率最低的是黄鼬、豹、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均仅在1个网格中监测到(详见表2)。

      • 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是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的基本步骤,也是森林公园开展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7]。通过对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红外相机初步监测,获得了森林公园部分兽类的分布信息。此次监测也是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首次利用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的监测记录,证实了部分兽类在森林公园的存在,更是为物种真实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通过监测原来分布的一些重要珍稀物种在本次监测中未被记录到,包括狼、小熊猫、雪豹等,这可能与本次相机布设以及环境影响的变化有关,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物种的原始记录大多来自传统的痕迹法、访问调查法等,缺乏实体标本,加上区域人为活动干扰以及环境的变化,使得区域物种数据的准确性有待考证。同时,本次红外相机监测布设仅限于森林公园的部分区域,仅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24.39%,未能覆盖到整个森林公园,使得对整个森林公园的监测不够充分。同时相机在收取的过程,发现因客观因素导致红外相机的遗失,影响森林公园的监测成效。为了更加准确监测区域物种情况,尤其对雪豹、狼等数量稀少且活动海拔较高、活动范围较大的物种还需要扩大监测范围,增强监测力度,同时采用多样调查方法相结合以获得更加全面、科学有效的调查结果,全面掌握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多样性现状。

      • 红外相机技术在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8]。本次监测获得数据和信息,进一步完善了森林公园内野生动物名录,丰富了动物多样性基础信息,为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本次监测中对地栖性的大中型兽类有较好的监测效果,特别是对部分物种的行为生态等收集了许多基础的视频影像资料,为深入开展物种研究提供了基础。然而基于红外相机本身的局限性,对非地栖性的兽类以及小型兽类的监测仍然不足,仅凭红外相机照片和视频难以进行准确的鉴定,因此使得收取的照片中部分小型兽类及鸟类未能准确鉴定。同时,在红外相机的安放过程中,也会因为人为选点以及安装的差异等影响相机的监测效果。因此有必要建立覆盖森林公园区域及其周边的系统监测体系,并采用最新的监测设备,并加强监测设备的管理维护,系统监测评估森林公园境内的动物种群动态,从而助力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的保护管理。

      • 本次对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开展大型兽类监测,完成40台红外相机安放,收回38台(其中1台损坏, 1台遗失)。经红外相机收取的数据分析确认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分布的大型兽类种类有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3种,分别是豹、林麝、马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8种,分别是猕猴、黑熊、黄喉貂、豹猫、毛冠鹿、水鹿、岩羊、中华鬣羚)。

      • 一是持续加强调查研究,围绕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动物资源分布现状,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深化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保护,探讨以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为载体的野生特种动植物观赏游的开发应用。

        二是强化日常巡护管理,依托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和区域农牧民群众,结合公园境内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现状,加强巡护管理,同时,围绕保护巡护及防火、野生动物反盗猎、种群数量栖息地的日常管护及修复、环境卫生清理及生物多样性数据等开展技术理论培训,强化日常管理。

        三是深化保护网格监测,充分利用红外相机技术持续开展网格化监测,扩大监测面积和时长,强化红外相机的维护管理和安全,全覆盖的监测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现状。

        四是全面开展保护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开展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及防火宣传,提高区域农牧民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制作纪录片,讲好保护故事和保护巡护人员的故事。

        致谢 感谢四川荷花海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向旭、高勇、王雪梅、冷军、伍元海、刘林等人参与野外红外相机安装与数据回收,感谢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李生强提供技术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