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GIS的若尔盖县2009—2014年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定量分析

刘朔 杨建勇 蔡凡隆

刘朔, 杨建勇, 蔡凡隆. 基于GIS的若尔盖县2009—2014年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定量分析[J].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6): 38−45 doi: 10.12172/202103220001
引用本文: 刘朔, 杨建勇, 蔡凡隆. 基于GIS的若尔盖县2009—2014年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定量分析[J].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6): 38−45 doi: 10.12172/202103220001
Liu S, Yang J Y, Cai F 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s of desertification land in Zoige county from 2009 to 2014 based on GIS[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42(6): 38−45 doi: 10.12172/202103220001
Citation: Liu S, Yang J Y, Cai F 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s of desertification land in Zoige county from 2009 to 2014 based on GIS[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42(6): 38−45 doi: 10.12172/202103220001

基于GIS的若尔盖县2009—2014年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定量分析


doi: 10.12172/202103220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朔(1981-),男,高级工程师,硕士,568032160@qq.com

  • 基金项目:  川西北防沙治沙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2008SZ0149)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ynamic Changes of Desertification Land in Zoige County from 2009 to 2014 Based on GIS

More Information
  • 摘要: 利用2009年和2014年若尔盖县沙化监测数据、土壤数据等,以沙化监测区为研究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若尔盖县沙化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为沙化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沙化防治区划,为沙化治理提供更直观、更精准的判断和决策手段。主要研究结果有:(1)沙化图斑分布呈聚集分布,空间异质性明显;(2)监测图斑的沙化程度高值聚类明显,表明沙化程度高的图斑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3)沙化趋势在向西北方向扩展,向黄河和黑河区域扩展趋势明显。在河道6km范围内包括了约70%的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以及60%的沙化土地;(4)两期沙化土地均以轻度沙地为主,说明若尔盖县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正是沙化治理的有利时期;(5)将研究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普通防护区、潜在防护区,并提出了治理策略。
  • 图  1  研究区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图

    Fig.  1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map of desertified land in the study area

    图  2  若尔盖县沙化防治区划图

    Fig.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zone map in Zoige county

    表  1  研究区沙化防治分区权重

    Tab.  1  Partition weight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the study area

    沙化程度类型非沙地有明显沙化趋势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权重11.2 1.4 1.6 1.8 2
    与河流距离距离0~2 km2~4 km4~6 km6~8 km8~10 km>10 km
    权重 l1.331.131.171.151.121.1
    土壤类型类型草甸沼泽土低位泥炭土沼泽土泥炭沼泽土草甸土黑毡土
    权重11.031.11.211.31 1.35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研究区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

    Tab.  2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ified land in the study area

    分析指标监测年度Moran指数Pz 得分临界值平均中心_X平均中心_Y分布趋势
    莫兰指数分析
    (Moran I)
    2009年0.01970.00572.7635两期沙化图斑
    均呈聚类分布
    2014年0.04310.00023.7181
    高低聚类分析
    (Getis-Ord General G)
    2009年12.46652.58两期沙化程度高的
    图斑呈现聚集分布
    2014年4.23762.58
    分布方向分析
    (DirectionalDistribution)
    2009年34548806 m3730754 m沿黄河、黑河、白河流域集中分布,见图1
    2014年34548363 m3735229 m
    位移情况向西位移:
    443 m
    向北位移:
    4475 m
    下载: 导出CSV

    表  3  距离主要河流不同距离范围内沙化土地分类统计表

    Tab.  3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of desertified land in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major rivers

    年度指标与主要河流(黄河、黑河、白河)的距离范围合计
    <2 km2~4 km4~6 km6~8 km8~10 km>10 km
    2009年度有明显
    沙化趋势
    面积/hm25653.172039.422065.021604.751199.81264.7113826.87
    比例/% 40.89 14.75 14.93 11.61 8.68 9.15 100.00
    沙化土地轻度面积/hm219883.5 6719.769157.667819.085186.046354.7355120.77
    比例/% 36.07 12.19 16.61 14.19 9.41 11.53 100.00
    中度面积/hm21306.5 556.38 776.97 744.341350.612038.426773.22
    比例/% 19.29 8.21 11.47 10.99 19.94 30.10 100.00
    重度面积/hm21545.1 519.48 902.05 653.78 287.01 576.944484.36
    比例/% 34.46 11.58 20.12 14.58 6.40 12.87 100.00
    极重度面积/hm2 709.99 696.621477.321577.49720.32584.815766.55
    比例/% 12.31 12.08 25.62 27.36 12.49 10.14 00.00
    沙化土地小计面积/hm223445.09 8492.2412314.00 10794.69 7543.989554.9072144.90
    比例/% 32.50 11.77 17.07 14.96 10.46 13.24 100.00
    2014年度有明显
    沙化趋势
    面积/hm23317.12 612.44 792.10 704.06 687.572162.908276.19
    比例/% 40.08 7.40 9.57 8.51 8.31 26.13 100.00
    沙化土地轻度面积/hm221450.23 7886.9110712.54 9485.006633.726613.6262782.02
    比例/% 34.17 12.56 17.06 15.11 10.57 10.53 100.00
    中度面积/hm21235.27 120.67 173.65 59.62 64.981654.19
    比例/% 74.68 7.29 10.50 3.60 0.00 3.93 100.00
    重度面积/hm22501.471481.681720.14 998.76 999.131234.058935.23
    比例/% 28.00 16.58 19.25 11.18 11.18 13.81 100.00
    极重度面积/hm2 594.17 429.96 980.591152.00 423.36 744.064324.14
    比例/% 13.74 9.94 22.68 26.64 9.79 17.21 100.00
    沙化土地小计面积/hm225781.14 9919.2213586.92 11695.38 8056.218656.7177695.58
    比例/% 33.18 12.77 17.49 15.05 10.37 11.14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沙化土地所属土壤类型统计表

    Tab.  4  Statistical table of soil types of desertified land

    年度指标土壤类型合计
    草甸
    沼泽土
    低位
    泥炭土
    沼泽土泥炭
    沼泽土
    草甸土黑毡土
    2009年度有明显
    沙化趋势
    面积/hm2199.78715.951803.202334.434828.903944.6113826.87
    比例/% 1.44 5.18 13.04 16.88 34.92 28.53 100.00
    沙化土地轻度面积/hm2196.40785.963818.0811832.32 18592.23 19895.78 55120.77
    比例/% 0.36 1.43 6.93 21.47 33.73 36.09 100.00
    中度面积/hm21310.08 948.251093.711199.082222.106773.22
    比例/% 0.00 19.34 14.00 16.15 17.70 32.81 100.00
    重度面积/hm2 23.11380.881274.391666.181139.804484.36
    比例/% 0.00 0.52 8.49 28.42 37.16 25.42 100.00
    极重度面积/hm2 40.39379.52 469.341749.85 482.202645.255766.55
    比例/% 0.70 6.58 8.14 30.34 8.36 45.87 100.00
    沙化土地小计面积/hm2236.792498.67 5616.55 15950.27 21939.69 25902.93 72144.90
    比例/% 0.33 3.46 7.79 22.11 30.41 35.90 100.00
    2014年度有明显
    沙化趋势
    面积/hm2182.86407.45370.951352.053003.682959.208276.19
    比例/% 2.21% 4.92 4.48 16.34 36.29 35.76 100.00
    沙化土地轻度面积/hm2243.032216.29 5965.30 12753.67 19213.04 22390.69 62782.02
    比例/% 0.39 3.53 9.50 20.31 30.60 35.66 100.00
    中度面积/hm2 69.41 118.041026.60 440.141654.19
    比例/% 0.00 0.00 4.20 7.14 62.06 26.61 100.00
    重度面积/hm2 3.88409.03589.972542.072908.342481.948935.23
    比例/% 0.04 4.58 6.60 28.45 32.55 27.78 100.00
    极重度面积/hm2 6.80181.85424.121518.87 616.931575.574324.14
    比例/% 0.16 4.21 9.81 35.13 14.27 36.44 100.00
    沙化土地小计面积/hm2253.712807.17 7048.80 16932.65 23764.91 26888.34 77695.58
    比例/% 0.33 3.61 9.07 21.79 30.59 34.61 100.00
    下载: 导出CSV

    表  5  研究区沙化土地类型转移矩阵

    Tab.  5  Transfer matrix of desertification land types in the study area

    沙化土地类型2014年(研究区面积 hm2)2009年沙化土地
    面积合计
    2009年比例
    有明显沙化趋势沙化土地
    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2009年
    (研究区面积 hm2)
    有明显沙化趋势 477.1710285.84824.8 1858.18 380.88
    沙化土地轻度5380.7145141.37477.542799.131322.0255120.77 76.40%
    中度1112.24 3048.4793.62012.89 506.026773.229.39%
    重度 811.791808.5 62.181263.19538.74484.366.22%
    极重度 494.28 2497.84196.071001.841576.525766.557.99%
    2014年沙化土地面积合计62782.021654.19 8935.234324.14
    2014年占总沙化面积比例 80.81% 2.13% 11.50% 5.57%
    下载: 导出CSV
  • [1] 蔡凡隆,黎治福,岳鹏.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现状、变化趋势及成因分析[J]. 科技信息,2007(22):294−295. doi: 10.3969/j.issn.1001-9960.2007.22.273
    [2] 李斌,董锁成,江晓波等. 若尔盖湿地草原沙化驱动因素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8(3):112−115.
    [3] 刘金星,梁玉祥. 浅析若尔盖沙化区地形特征[J]. 草业与牧业,2009(4):8−10.
    [4] 郭亨孝,孟宏伟,陈昌久等. 关于川西北沙化问题的调研报告[J]. 四川林业科技,2010(2):1−3.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10.02.001
    [5] 廖雅萍,王军厚,付 蓉. 川西北阿坝地区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11(3):51−54.
    [6] 张芮嘉,龙建,蒋伟等. 若尔盖地区草地沙化特征研究[J]. 草原与草坪,2012(4):39−42. doi: 10.3969/j.issn.1009-5500.2012.04.008
    [7] 朱子政,刘凯,蔡凡隆,等. 四川省西北地区沙化土地驱动机制研究[J]. 林业建设,2014(5):64−70.
    [8] 李晓英,姚正毅,王宏伟等. 若尔盖盆地沙漠化驱动机制[J]. 中国沙漠,2015(1):51−58.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14.00148
    [9] 何介南,徐杰,康文星等. 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程度演变动态特征[J]. 林业科学,2016(1):159−164.
    [10] 刘敏,赵翠薇,施明辉. 贵州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0):239−246.
    [11] 谷建立,张海涛,陈家赢,等. 基于DEM的县域土地利用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3):216−224.
    [12] 赵晓冏,王建,苏军德,等. 基于 InVEST 模型和莫兰指数的甘肃省生境质量与退化度评估[J]. 农业工程学报,2020,36(18):301−306.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8.035
    [13] 任平,吴涛,周介铭. 基于GIS 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的耕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化特征分析—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3):325−334.
    [14] 李松,张凌云,刘洋,等. 新疆主要民族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基于1982-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J]. 人口研究,2015,39(4):78−86.
    [15] 贾光普,左合君,韩雪莹,等. 毛乌素沙地沙化土地时空动态研究[J]. 北方园艺,2019(21):79−88.
    [16] 刘峰,杨光,韩雪莹,等.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空间自相关分析—以奈曼旗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4):148−157.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20.04.24
    [17] 费怡,王继燕,王泽根. 若尔盖高原土地沙化及其成因定量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8):146−152.
    [18] 刘朔,尤蓉凯,朱子政. 川西北高原沙化治理示范工程成效调查研究—以若尔盖县、理塘县为例[J]. 四川林业科技,2016(6):63−66.
    [19] 邓东周,鄢武先,武碧先. 川西北防沙治沙试点示范工程成果巩固必要性分析[J]. 四川林业科技,2015(1):69−72.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15.01.017
    [20] 兰立达, 刘朔, 蔡凡隆等. 四川西北高原沙化土地特征与治理技术研究[R].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8.
    [21] 鄢武先,邓东周,余凌帆等. 川西北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有关技术问题探讨——以川西北防沙治沙试点示范工程为例[J]. 四川林业科技,2015(3):62−68.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15.03.013
    [22] 鄢武先, 邓东周. 川西北地区高寒沙地林草植被恢复[R].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20.
    [23] 盛海洋,王玉珏. 若尔盖高原沙漠化成因及其治理对策[J]. 水土保持通报,2007,27(1):126−131. doi: 10.3969/j.issn.1000-288X.2007.01.031
  • [1] 何柳燕, 李春容, 谭小昱, 罗言云.  大熊猫国家公园邛崃山-大相岭片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2): 21-30. doi: 10.12172/202206150001
    [2] 张荞荞, 陈德炜, 周俗, 索郎夺尔基, 陈琦, 王新, 孙飞达, 王旭明, 杨廷勇, 唐明坤.  4种生物药剂对川西北高原鼠兔短期防治效果试验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4): 68-73. doi: 10.12172/202209130001
    [3] 刘朔, 杨建勇, 蔡凡隆.  基于Landsat 8的若尔盖县沙化监测区NDVI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1): 50-56. doi: 10.12172/202104200001
    [4] 王洪荣, 张文, 刘波, 王纪杰.  四川省天然乔木林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4): 20-25. doi: 10.12172/202012270001
    [5] 刘朔, 陈天文, 杨建勇, 蔡凡隆.  基于RS与GIS的理塘县沙化治理重点工程区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5): 22-28. doi: 10.12172/202102220001
    [6] 翟辉, 张町, 王腊梅.  四川省近20年天然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4): 97-9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4.019
    [7] 赵昊天, 王林青, 郑勇, 谢天资, 蒋雨轩, 龚固堂, 骆宗诗, 陈俊华.  基于Landsat的青神县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19, 40(5): 23-28,8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5.005
    [8] 刘朔, 张军, 蔡凡隆, 朱子政.  川西北高原沙区沙化治理区划与治理对策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4(6): 64-68,7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6.016
    [9] 刘朔, 费东, 蔡凡隆.  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进程中植被特征研究——以理塘县为例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2): 31-3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2.005
    [10] 刘朔, 尤蓉凯, 朱子政, 蔡凡隆, 周云珂.  川西北高原沙化治理示范工程成效调查研究——以若尔盖县、理塘县为例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6): 101-104,12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6.023
    [11] 陈星宇, 鲁洋, 魏鹏, 袁晖, 欧阳翔.  雅安市雨城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4): 61-6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4.013
    [12] 邓东周, 鄢武先, 武碧先, 张炜, 黄茜, 余凌帆.  川西北防沙治沙试点示范工程成果巩固必要性分析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1): 69-7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1.017
    [13] 陈燕芬.  莲都区公益林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4, 35(2): 66-6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4.02.016
    [14] 石亮亮, 杨存建.  震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及其受损研究——以芦山县为例 . 四川林业科技, 2014, 35(3): 21-2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4.03.003
    [15] 唐小强, 朱欣伟, 杨华, 罗于贵, 左林, 任君芳.  川西北若尔盖县沙化草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5): 47-5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5.010
    [16] 蒙嘉文, 左林, 蔡应君, 邓东周, 鄢武先.  若尔盖县土地沙化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4): 42-4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4.012
    [17] 李华, 赵晓燕, 赵杰, 德科, 索郎夺尔基, 邱叶夺吉, 唐明坤.  若尔盖县轻度和中度沙化地治理实验初报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4): 21-2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4.006
    [18] 黎燕琼, 张海鸥, 龚固堂, 陈俊华, 慕长龙, 李谨宵, 童伟平, 牛牧.  成都市生态安全格局对林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3): 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3.001
    [19] 刘朔, 陈天文, 蔡凡隆, 杨建勇, 邹峡, 朱子政.  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进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以理塘县为例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2): 43-4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2.009
    [20] 欧平贵, 任君芳, 罗鹏, 何伟.  若尔盖县沙化治理试验研究初报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3): 11-2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3.003
  • 加载中
  • 图(2) / 表(5)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55
    • HTML全文浏览量:  100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03-22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0-22
    • 刊出日期:  2021-12-10

    基于GIS的若尔盖县2009—2014年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定量分析

    doi: 10.12172/202103220001
      作者简介:

      刘朔(1981-),男,高级工程师,硕士,568032160@qq.com

    基金项目:  川西北防沙治沙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2008SZ0149)

    摘要: 利用2009年和2014年若尔盖县沙化监测数据、土壤数据等,以沙化监测区为研究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若尔盖县沙化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为沙化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基于GIS对研究区进行了沙化防治区划,为沙化治理提供更直观、更精准的判断和决策手段。主要研究结果有:(1)沙化图斑分布呈聚集分布,空间异质性明显;(2)监测图斑的沙化程度高值聚类明显,表明沙化程度高的图斑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3)沙化趋势在向西北方向扩展,向黄河和黑河区域扩展趋势明显。在河道6km范围内包括了约70%的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以及60%的沙化土地;(4)两期沙化土地均以轻度沙地为主,说明若尔盖县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正是沙化治理的有利时期;(5)将研究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普通防护区、潜在防护区,并提出了治理策略。

    English Abstract

    • 若尔盖县是川西北沙化最严峻的地区,全面掌握若尔盖沙地时空动态变化趋势有利于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为该区域防沙治沙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国内学者对若尔盖县沙化的现状、成因、分布、驱动力(因子)、沙化治理模式等进行了较多研究[1-8],其中对于其沙化动态变化的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和描述为主,涉及沙地分布特征的定量分析较少[9]。基于GIS技术的应用为分析沙化土地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分布格局提供了技术手段,近年来由于空间数据的迅猛发展以及GIS算法的不断丰富,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的相关分布格局分析研究开始盛行,全局莫兰指数、高低聚类分析、空间分布方向性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由于能有效反映空间数据的分布特征,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空间自相关研究领域多集中在土地利用自相关格局分析、区域生态格局、社会经济聚集程度等方面[10-14],对于沙化土地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分析报道较少,贾光普等[15]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对毛乌素沙地沙化土地时空动态研究,刘峰等[16]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对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均较好揭示了研究区沙漠化土地时空变化的特征与规律。

      本研究以若尔盖县沙化沙监测区为研究对象,以若尔盖县2014年和2009年两期沙化监测数据为基础(是目前最近的两期监测数据,2020年的监测数据目前未发布),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定量分析沙化分布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防治区划,上述研究旨在为若尔盖县沙化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若尔盖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平均海拔3 500 m,是黄河、长江两大河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水塔”“高原之肾”。若尔盖县纯牧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69%,是沙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地质母岩多为三迭系砂岩、板岩、灰岩和第四纪的松散堆积物,其形成的土壤含沙量高。若尔盖县沙区属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区,气候寒冷干燥,长冬无夏,日照强烈,温差大,年均气温0.7 ℃ ,无绝对无霜期,年均日照2 389 h;年均降雨量656.8 mm,年均蒸发量1 232 mm,年均湿度69%;平均风速2.4 m·s−1,最大风速40 m·s−1,年大风日数50d,年沙尘日数6d。若尔盖县沙化监测区涉及辖曼镇(含辖曼牧场)、麦溪乡、唐克镇(含白河牧场)、嫩哇乡、班佑乡、阿西乡、达扎寺镇共7个乡(镇),32个村,45078人。

      • (1)沙化监测数据来源2009年和2014年若尔盖县全国沙化监测数据;(2)土壤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土壤科学数据库,目前该数据库共分出12个土纲,61个土类,227个亚类,本次研究区内的土壤类型名称均采用该分类系统下的土壤亚类名称。(3)主要河流、行政区图层来源于BIGMAP中最新矢量图层。

      • (1)数据预处理。全部在Arcgis10.2软件中进行,所有图层及栅格数据都需校正为大地2000坐标系,采用投影坐标系。由于2009年和2014年若尔盖县全国沙化监测数据,分别基于北京54和西安80坐标系,因此通过无偏移天地图卫星影像将两期沙化数据校正到大地2000坐标系,重新计算面积(因需要空间分析,必须在统一坐标系下重新计算面积,因此校正后面积与校正前面积略微出入是正常的);为便于动态分析和建立沙化土地转移矩阵,需统一监测范围,将两期沙化图层进行“合并”“融合”,形成两期沙化数据的监测范围图层,再将两期沙化图层分别与监测范围图层“标识”,并将未“标识”图斑沙化类型属性赋值为“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形成两期沙化监测校正数据图层。

        (2)研究方法。①在Arcgis10.2中,运用“度量地理分布”模块对两期沙化监测数据进行“平均中心”和“分布方向”分析,定量分析空间分布特征。②根据已有研究成果[3,6,8,9,17],若尔盖县沙化分布及成因与黄河、黑河、白河的河道分布以及土壤类型和条件密切相关,在Arcgis10.2中,分别对两期沙化监测数据采用“多环缓冲区”对河流进行缓冲分析,缓冲距离分别设为2 km,4 km,6 km,8 km,10 km,再通过“空间分析”模块中工具提取各类缓冲区中的沙化面积图斑。③在Arcgis10.2对中两期沙化土地程度图进行叠加分析对获得的交集图层属性表并计算其面积,分析提取沙化土地类型转移矩阵。④将预处理中得到的两期沙化监测校正数据图层与土壤数据“相交”,提取沙化土地所属土壤。⑤根据沙地面积占比结合专家经验,选择沙化程度、与河流的不同距离、土壤类型三个指标作为区划的因子指标,将沙化图斑中的沙化程度、与河流的不同距离的缓冲区、土壤类型3个图层栅格化,并对3个指标分别赋予不同权重(见表1),其中:沙化程度的权重是依据沙化程度由低到重依次增加;与河流不同距离的权重,主要依据两期沙化土地在不同距离内的沙化面积占总沙化面积的比重综合考虑;土壤类型权重,主要依据沙化土地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占比综合考虑。再将3个栅格化了图层的栅格值分别乘以各自指标的权重,再乘以100进行整数化,然后进行栅格加法运算后,进行重分类,经多次试验,重分类为4类效果最好(重分类像元值区别分别为:重点防治区300~338,一般防治区339~352,普通防护区353~370,潜在防护区371~468),分区特征明显,与沙化分布实际结合较好,再将栅格转化为矢量图层,获得若尔盖沙化防治分区图层。

        表 1  研究区沙化防治分区权重

        Table 1.  Partition weight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in the study area

        沙化程度类型非沙地有明显沙化趋势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权重11.2 1.4 1.6 1.8 2
        与河流距离距离0~2 km2~4 km4~6 km6~8 km8~10 km>10 km
        权重 l1.331.131.171.151.121.1
        土壤类型类型草甸沼泽土低位泥炭土沼泽土泥炭沼泽土草甸土黑毡土
        权重11.031.11.211.31 1.35
      • 全局莫兰指数能有效判断空间数据在分布中是否呈现随机、聚集、分散特征,根据两期监测图斑的全局莫兰指数分析(见表2),均呈聚集分布(z 得分均大于0,且P值均小于0.01),说明研究区内沙化图斑分布不是随机分布,空间异质性明显。通过对两期监测图斑的沙化程度进行高低聚类分类分析,高值聚类明显(z 得分均大于临界值2.58),表明沙化程度高的图斑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z 得分均大于临界值2.58)。

        高低聚类的方法(Getis-Ord General G),能有效判断高值或者低值其中一方是否发生聚类。空间分布方向性分析是指区域相关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轮廓和主导方向,具有因其直观性与有效性。标准差椭圆法是分析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的经典方法之一,可从全局的、空间的角度定量解释指定要素空间分布的中心性、展布性、方向性的空间形态整体特征。根据图1可知,两期沙化分布方向基本相同,与研究区主要河流(黄河、黑河、白河)流向基本一致。由表2可知,2014年的分布中心点较2009年向西位移了443 m,向北位移了4475 m。由于2014年沙化面积(不含明显沙化趋势面积)较2009年增加了5550.68 hm2,说明了沙化趋势在向西北方向扩展,在向黄河和黑河区域扩展趋势明显。

        表 2  研究区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

        Table 2.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ified land in the study area

        分析指标监测年度Moran指数Pz 得分临界值平均中心_X平均中心_Y分布趋势
        莫兰指数分析
        (Moran I)
        2009年0.01970.00572.7635两期沙化图斑
        均呈聚类分布
        2014年0.04310.00023.7181
        高低聚类分析
        (Getis-Ord General G)
        2009年12.46652.58两期沙化程度高的
        图斑呈现聚集分布
        2014年4.23762.58
        分布方向分析
        (DirectionalDistribution)
        2009年34548806 m3730754 m沿黄河、黑河、白河流域集中分布,见图1
        2014年34548363 m3735229 m
        位移情况向西位移:
        443 m
        向北位移:
        4475 m

        图  1  研究区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图

        Figure 1.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map of desertified land in the study area

        若尔盖县沙化土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主河道(黄河、黑河、白河)的沉沙积累[2,3,9,17],由表3可知,两期沙化土地沿河道周边分布趋势明显,在2009年时:河道2 km范围内包括了40.89%的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32.50%的沙化土;河道6 km范围内包括了70.57%的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61.34%的沙化土;河道10 km范围内包括了90.85%的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86.76%的沙化土;在2014年时:河道2 km范围内包括了40.08%的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33.18%的沙化土;河道6 km范围内包括了70.57%的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61.34%的沙化土;河道10 km范围内包括了73.87%的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88.86%的沙化土。

        表 3  距离主要河流不同距离范围内沙化土地分类统计表

        Table 3.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of desertified land in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major rivers

        年度指标与主要河流(黄河、黑河、白河)的距离范围合计
        <2 km2~4 km4~6 km6~8 km8~10 km>10 km
        2009年度有明显
        沙化趋势
        面积/hm25653.172039.422065.021604.751199.81264.7113826.87
        比例/% 40.89 14.75 14.93 11.61 8.68 9.15 100.00
        沙化土地轻度面积/hm219883.5 6719.769157.667819.085186.046354.7355120.77
        比例/% 36.07 12.19 16.61 14.19 9.41 11.53 100.00
        中度面积/hm21306.5 556.38 776.97 744.341350.612038.426773.22
        比例/% 19.29 8.21 11.47 10.99 19.94 30.10 100.00
        重度面积/hm21545.1 519.48 902.05 653.78 287.01 576.944484.36
        比例/% 34.46 11.58 20.12 14.58 6.40 12.87 100.00
        极重度面积/hm2 709.99 696.621477.321577.49720.32584.815766.55
        比例/% 12.31 12.08 25.62 27.36 12.49 10.14 00.00
        沙化土地小计面积/hm223445.09 8492.2412314.00 10794.69 7543.989554.9072144.90
        比例/% 32.50 11.77 17.07 14.96 10.46 13.24 100.00
        2014年度有明显
        沙化趋势
        面积/hm23317.12 612.44 792.10 704.06 687.572162.908276.19
        比例/% 40.08 7.40 9.57 8.51 8.31 26.13 100.00
        沙化土地轻度面积/hm221450.23 7886.9110712.54 9485.006633.726613.6262782.02
        比例/% 34.17 12.56 17.06 15.11 10.57 10.53 100.00
        中度面积/hm21235.27 120.67 173.65 59.62 64.981654.19
        比例/% 74.68 7.29 10.50 3.60 0.00 3.93 100.00
        重度面积/hm22501.471481.681720.14 998.76 999.131234.058935.23
        比例/% 28.00 16.58 19.25 11.18 11.18 13.81 100.00
        极重度面积/hm2 594.17 429.96 980.591152.00 423.36 744.064324.14
        比例/% 13.74 9.94 22.68 26.64 9.79 17.21 100.00
        沙化土地小计面积/hm225781.14 9919.2213586.92 11695.38 8056.218656.7177695.58
        比例/% 33.18 12.77 17.49 15.05 10.37 11.14 100.00

        若尔盖县土地沙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特殊的土壤条件,以及开挖排水沟对沼泽的破坏[2,3,9,17],由表4可知,沙化土地主要涉及黑毡土、草甸土、泥炭沼泽土、沼泽土、低位泥炭土、草甸沼泽土,其中以黑毡土、草甸土、泥炭沼泽土比重最大。在2009年时: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中有80.34%涉及黑毡土、草甸土、泥炭沼泽土,沙化土地中有88.42%涉及上述3类土壤。在2014年时: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中有88.39%涉及黑毡土、草甸土、泥炭沼泽土,沙化土地中有86.99%涉及上述3类土壤。

        表 4  沙化土地所属土壤类型统计表

        Table 4.  Statistical table of soil types of desertified land

        年度指标土壤类型合计
        草甸
        沼泽土
        低位
        泥炭土
        沼泽土泥炭
        沼泽土
        草甸土黑毡土
        2009年度有明显
        沙化趋势
        面积/hm2199.78715.951803.202334.434828.903944.6113826.87
        比例/% 1.44 5.18 13.04 16.88 34.92 28.53 100.00
        沙化土地轻度面积/hm2196.40785.963818.0811832.32 18592.23 19895.78 55120.77
        比例/% 0.36 1.43 6.93 21.47 33.73 36.09 100.00
        中度面积/hm21310.08 948.251093.711199.082222.106773.22
        比例/% 0.00 19.34 14.00 16.15 17.70 32.81 100.00
        重度面积/hm2 23.11380.881274.391666.181139.804484.36
        比例/% 0.00 0.52 8.49 28.42 37.16 25.42 100.00
        极重度面积/hm2 40.39379.52 469.341749.85 482.202645.255766.55
        比例/% 0.70 6.58 8.14 30.34 8.36 45.87 100.00
        沙化土地小计面积/hm2236.792498.67 5616.55 15950.27 21939.69 25902.93 72144.90
        比例/% 0.33 3.46 7.79 22.11 30.41 35.90 100.00
        2014年度有明显
        沙化趋势
        面积/hm2182.86407.45370.951352.053003.682959.208276.19
        比例/% 2.21% 4.92 4.48 16.34 36.29 35.76 100.00
        沙化土地轻度面积/hm2243.032216.29 5965.30 12753.67 19213.04 22390.69 62782.02
        比例/% 0.39 3.53 9.50 20.31 30.60 35.66 100.00
        中度面积/hm2 69.41 118.041026.60 440.141654.19
        比例/% 0.00 0.00 4.20 7.14 62.06 26.61 100.00
        重度面积/hm2 3.88409.03589.972542.072908.342481.948935.23
        比例/% 0.04 4.58 6.60 28.45 32.55 27.78 100.00
        极重度面积/hm2 6.80181.85424.121518.87 616.931575.574324.14
        比例/% 0.16 4.21 9.81 35.13 14.27 36.44 100.00
        沙化土地小计面积/hm2253.712807.17 7048.80 16932.65 23764.91 26888.34 77695.58
        比例/% 0.33 3.61 9.07 21.79 30.59 34.61 100.00
      • 表5可知,两期沙化土地均以轻度沙地为主,所占比重分别达76.40%和80.81%。2009—2014年研究区沙化土地总体呈扩展的趋势,沙化土地总面积(不含明显沙化趋势)较2009年增加了5550.68 hm2,主要原因是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转化为轻度沙地以及中度沙地通过治理演变成轻度沙地。

        表 5  研究区沙化土地类型转移矩阵

        Table 5.  Transfer matrix of desertification land types in the study area

        沙化土地类型2014年(研究区面积 hm2)2009年沙化土地
        面积合计
        2009年比例
        有明显沙化趋势沙化土地
        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2009年
        (研究区面积 hm2)
        有明显沙化趋势 477.1710285.84824.8 1858.18 380.88
        沙化土地轻度5380.7145141.37477.542799.131322.0255120.77 76.40%
        中度1112.24 3048.4793.62012.89 506.026773.229.39%
        重度 811.791808.5 62.181263.19538.74484.366.22%
        极重度 494.28 2497.84196.071001.841576.525766.557.99%
        2014年沙化土地面积合计62782.021654.19 8935.234324.14
        2014年占总沙化面积比例 80.81% 2.13% 11.50% 5.57%

        2014年较2009年轻度面积增加7661.25 hm2,主要是由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转化,以及中度、重度、积重度沙化好转而来,说明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在进一步向沙化演变;2009年极重度沙地和中度沙地减少明显,分别减少了1 442.41 hm2、5119.03 hm2,减少比重达25.01%、75.58%,主要得益于5年间对中度和极重度沙地的持续治理。2014年重度沙地面积8935.23 hm2,较2009年增加了近1倍,其动态构成来源:74.65%来源于沙化程度更轻的沙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恶化,11.21%为极重度沙地好转,14.14%为原重度沙地,说明局部地块沙化严重趋势仍然存在。各类沙化土地在两期内动态变化转化情况见表5

      •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定量分析沙化土地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区(见图2),其中:(1)重点防治区。面积73759.21 hm2,占区域总面积11.45%,该区域是沙化分布最为集中区域,该区域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县沙化总面积85.3%,防治策略以治为主以防为辅,优先开展各类生态治理。(2)一般防治区。面积86095.48 hm2,占区域总面积13.37%,主要沿黄河、黑河、白河沿线分布,该区域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县沙化总面积10.10%,该区域是沙化面积相对较小,由于特殊地质地貌,区内非沙地和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沙化风险最大,防治策略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适宜开展各类管护和生态治理。(3)普通防护区。面积249329.97 hm2,占区域总面积38.71%,研究区分布广泛,该区域沙化土地小(占全县沙化总面积4.20%)、程度轻,但由于其土壤类型主要是草甸土和黑毡土以及前期受到破坏的泥炭沼泽土,加之部分区域与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镶嵌分布,因此该区域防治策略为以防为主,加强管护,开展封沙育草。(4)潜在防护区。面积234928.49 hm2,占区域总面积36.47%,研究区分布广泛,该区域基本无沙化土地(占全县沙化总面积0.40%),是沙化风险最小的区域,因此该区域防治策略以防为主,可进行一般性管护,控制牛羊数量。

        图  2  若尔盖县沙化防治区划图

        Figure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zone map in Zoige county

      • (1)研究区内沙化分布呈聚集分布,空间异质性明显,并且沙化分布主要集中在黑毡土、草甸土、泥炭沼泽土3类土壤上,说明了土壤类型是沙化发生的重要诱导因子。泥炭沼泽土上的沙化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上世纪开沟排水、疏干沼泽、泥炭资源不合理开采,以及草地超载和全球气候变化 [2],此类区域应积极开展填沟堵渠,实施以草定畜,开展恢复湿地。

        (2)两期监测图斑的沙化程度高值聚类明显,表明沙化程度高的图斑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这些沙化程度高的聚集分布区域可能是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交汇点”,在以后对这些“聚集分布区”“交汇点”作用机制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揭示若尔盖县沙化驱动机制。

        (3)两期沙化分布方向基本相同,2014年的分布中心点较2009年向西位移了443 m,向北位移了4 475 m,说明了沙化趋势在向西北方向扩展,向黄河和黑河区域扩展趋势明显。两期沙化土地沿河道周边分布趋势也十分明显,定量分析发现在河道6 km范围内包括了约70%的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以及60%的沙化土地。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区域经历古河道多次改道,河道堆积区特有的地质地貌、气候特点使该区域具有沙化的潜质[3-23],该区域应通过沙化治理、轮牧休牧、以草定畜等方式,重点加强对草皮层的保护与恢复,防止沉积的粉沙翻露出地表,形成新的沙源。

        (4)两期沙化土地均以轻度沙地为主,所占比重分别达76.40%和80.81%,说明若尔盖县土地沙化还处于初始阶段,正是沙化治理的有利时期,目前已有很多成功的治理技术[18-22],为沙化治理提供了保障。得益于5年间对中度和极重度沙地的持续治理,中度和极重度面积减少明显,但由轻度和重度面积明显增加。一方面最严重的沙化土地在减少,另一方面轻度沙化土地在增加,主要原因之一是过牧普遍存在以及降水小且分布不均[8]综合作用的结果,后续治理需要加大治理力度,推行以草定畜。

        (5)根据沙地面积相关占比结合专家经验,选择沙化程度、与河流的不同距离、土壤类型三个指标作为区划的因子指标分别赋予权重后,进行相关GIS空间处理,将研究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一般防治区、普通防护区、潜在防护区。进行相关GIS空间处理相对于传统区划方法,可为沙化治理提供更宏观、更直观、更精准的判断和决策手段。

    参考文献 (2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