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森林景观色彩研究进展

李雨薇 彭培好 汪平

李雨薇, 彭培好, 汪平. 森林景观色彩研究进展[J]. 四川林业科技, 2020, 41(3): 153−160 doi: 10.12172/201912050002
引用本文: 李雨薇, 彭培好, 汪平. 森林景观色彩研究进展[J]. 四川林业科技, 2020, 41(3): 153−160 doi: 10.12172/201912050002
Li Y W, Peng P H, Wang P. Research progress on forest landscape color in China[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41(3): 153−160 doi: 10.12172/201912050002
Citation: Li Y W, Peng P H, Wang P. Research progress on forest landscape color in China[J]. Journal of Sichu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41(3): 153−160 doi: 10.12172/201912050002

森林景观色彩研究进展


doi: 10.12172/20191205000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雨薇(1994—),女,硕士,550414469@qq.com

Research Progress on Forest Landscape Color in China

More Information
  • 摘要: 森林的景观色彩能够扩大审美视野,提高审美情趣,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审美和游憩需求。色彩要素是影响人体感官的第一要素,能够充分展示森林景观的视觉美,因而在现代森林景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森林景观色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未来森林景观色彩研究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森林景观色彩规划、经营管理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 表  1  我国各地区森林季节色彩分布

    Tab.  1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s landscape color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季节名称(树种)分布色彩
    结香
    紫叶李
    山茶
    贴梗海棠
    北至河南、陕西,南至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华北及其以南
    浙江、江西、四川、重庆、山东
    我国中部中南部
    五颜六色、色彩纷呈郁郁葱葱、青衫如浪苍翠欲滴
    八仙花
    合欢
    火棘
    月季
    四川
    威海
    中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
    北京、天津、安庆、阜阳
    五光十色、色彩绚丽、夏有繁花
    银杏树
    漆树
    黄连木
    枫香
    卫矛
    东北、沈阳、广州、四川等
    云南、四川、贵州
    两广、河南、河北、陕西
    河南、山东、台湾、四川、广州等
    江西、湖北、湖南、四川
    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
    松树
    乌桕
    栾树
    无患子
    腊梅
    东北、黑龙江一代
    四川、甘肃、陕西
    甘肃、四川、福建
    中国长江流域以南
    湖北、陕西
    纯洁的白色,银装素裹,冰砌玉雕,苍松屹立
    下载: 导出CSV
  • [1] 李慧. 改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是治本之策——专访中国林科院森林经理及统计研究室主任、首席专家陆元昌[J]. 中国林业产业,2017(6):70−71.
    [2] 李启军. 桂林城市森林的和谐美——广西森林审美漫谈之二十三[J]. 广西林业,2016(3):19−22. doi: 10.3969/j.issn.1004-0390.2016.03.012
    [3] 张喆,郄光发,王成,等. 多尺度植物色彩表征及其对人体响应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17,37(15):5070−5079.
    [4] 周璐,肖平,汤澍,陈玲玲. 基于感知价值的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生态经济,2014,30(5):146−152. doi: 10.3969/j.issn.1671-4407.2014.05.034
    [5] 王子,荣媛,李明阳,钱春花. 森林景观色彩评价研究[J]. 世界林业研究,2017,30(3):41−45.
    [6] 陈波,林瑜. 景观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教育,2016(12):196−197.
    [7] 李霞,安雪,金紫霖,潘会堂,张启翔. 植物色彩对人生理和心理影响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1730−1733.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10.07.060
    [8] 吴姝婷,洪昕晨,戴忠炜,郑艺琦,姜禹,闫晨,兰思仁. 城市公园色彩特征与游客感知心理关系研究——以福州市闽江公园南园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2019,17(4):37−41+72.
    [9] 崔君君. 黄龙山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健康评价[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10] 伍谦. 景观林相改造中的色彩配置[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1):108−112. doi: 10.3969/j.issn.1673-923X.2010.11.021
    [11] Haigh C A, Witham G, Thompson J, Wood H. Green environments and their effect upon hospital us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Nursing, 2014, 5(2): 37−43. doi: 10.3844/ijrnsp.2014.37.43
    [12] Thorpert P, Nielsen A B. Experience of vegetation-borne colours[J]. 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4, 9(1): 60−69. doi: 10.1080/18626033.2014.898834
    [13] 王贤广,王峥嵘,何小勇,练发良,洪震,王军锋,杜有新,唐丽. 浙西南秋季林相美景度及其最优颜色构成模式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1):118−126.
    [14] 马冰倩,徐程扬,崔义. 八达岭秋季景观整体色彩组成对美景度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6):258−264.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18.06.41
    [15] 毛斌,彭立群,李乐,徐程扬. 侧柏风景林美景度的林内色彩斑块非线性模型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37(7):68−75.
    [16] 韩慧英,邓春鹤,王崑. 城市湿地公园色彩景观研究—以天津桥园为例[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37−39. doi: 10.3969/j.issn.1004-874X.2013.03.014
    [17] 赵秋月,刘健,余坤勇,艾婧文,上官莎逸,项佳,林月彬. 基于SBE法和植物组合色彩量化分析的公园植物配置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5):245−251.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18.05.39
    [18] 赵凯,李金航,徐程扬. 侧柏人工林林分结构与色彩斑块间的耦合关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41(1):82−91.
    [19] 杨洋,黄少伟,唐洪辉. 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8,34(1):116−122. doi: 10.3969/j.issn.1006-4427.2018.01.020
    [20] 刘畅. 游憩型城镇景观林质量评价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1] 钱奇霞,陈楚文.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与景观规划研究——以瑞安福泉山森林公园为例[J]. 福建林业科技,2011,38(4):139−142+167.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11.04.32
    [22] 王彦苏,周建华. 基于SBE法的重庆市中央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 林业调查规划,2018,43(5):197−200+204. doi: 10.3969/j.issn.1671-3168.2018.05.040
    [23] 史尚睿. 森林景观色彩量化软件与最优配比规律初探[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
    [24] 郑宇,张炜琪,吴倩楠,陈梓茹,王宇晨,丁国昌,陈世品,傅伟聪,朱志鹏,黄淑萍,吴晶晶,董建文. 陕西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秋季景观林色彩量化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75−280.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16.03.48
    [25] 沈雯,李凯,王秀荣. 层次分析法与美景度评价法在植物景观评价中的综合运用[J]. 北方园艺,2018(11):110−117.
    [26] 杨书豪,谷晓萍,陈珂,董凤丽,张利岗,贾翔. 国内景观评价中SBE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 西部林业科学,2019,48(3):148−156.
    [27] 张喆. 基于公众响应评价的森林色彩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28] Roth M. Validating the use of internet survey techniques in visual landscape assessment: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Germany[J]. Land 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78(3): 179−192. doi: 10.1016/j.landurbplan.2005.07.005
    [29] 汪平. 北京西山侧柏、油松游憩林抚育效果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0] 秦一心,方亮,张龙,史久西,王斌. 森林色彩三要素独立变化对观赏效应的影响[J]. 中国城市林业,2016,14(3):26−32. doi: 10.3969/j.issn.1672-4925.2016.03.006
    [31] 倪黎.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32] 秦一心. 长三角地区生态景观林色彩量化与配置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33] 王美丽. 福州市春季植物花色色彩分析与景观应用[D]. 福建农林大学, 2015.
    [34] 黄献. 园林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应用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5] 谭明,王一婧,成玉宁. 五颜六色: 数字化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研究——以南京赏樱风光带色彩规划设计为例[J]. 中国园林,2017,33(10):29−34.
    [36] 齐英贺. 常州市公园植物配置结构及景观评价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37] 王娟,张辉,王明臣. 国有林场中森林抚育采伐技术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2019,51(3):62−64.
    [38] 王晓春. 关于古田白溪森林景观提升工程的解析[J]. 江西建材,2017(11):194−195. doi: 10.3969/j.issn.1006-2890.2017.11.164
    [39] 陈东. 城市森林建设和经营管理的途径[J]. 现代园艺,2016(20):135. doi: 10.3969/j.issn.1006-4958.2016.20.106
    [40] 刘超. 苏仙区森林抚育间伐问题与措施分析[J]. 绿色科技,2019(17):171−173.
    [41] 周璞. 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林内景观评价与改造方案[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42] 鲍梓婷,周剑云. 香港景观特征评估(LCA)的实践与经验[J]. 中国园林,2015,31(9):100−104.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5.09.022
    [43] 蔡小虎,吴雪仙,谢大军,陈翰林,彭明超,张杰,张富华. 岷江上游森林风景资源景观美学评价[J]. 四川林业科技,2015,36(6):11−16.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15.06.002
    [44] 陈凯,洪昕晨,林洲瑜,等. 基于GST法与AHP法的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7,39(1):118−126.
    [45] 汪光胜,储雪梅,梁勤,等. 基于数码影像的林木景观美学价值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2):157−159+162.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7.12.052
    [46] 杨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
    [47] 翁殊斐,朱锦心,苏志尧,等. 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评价[J]. 林业科学,2017,53(1):20−27. doi: 10.11707/j.1001-7488.20170103
    [48] 张小晶, 陈娟, 李巧玉, 刘锦春, 陶建平. 基于视觉特性的川西亚高山秋季景观林色彩量化及景观美学质量评价[J/OL].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1), 1-13.
    [49] 王子梦秋,李侃侃,窦龙. 西北高校校园秋季植物色彩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为例[J]. 林业科技通讯,2019(6):9−13.
    [50] 钟磊.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配置与运用探究[J]. 现代园艺,2019(18):120−121.
    [51] 李玉宝,张璐,郭鑫金,赵希勇. 黑龙江省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 中国林业经济,2017(3):81−84.
    [52] 雷帅闯.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D]. 浙江农林大学, 2017.
  • [1] 乔一娜, 高荣, 曹双成, 付广军, 杨伟, 郝新忠, 石长春.  榆林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23, 44(3): 121-127. doi: 10.12172/202208300003
    [2] 彭林林.  美国城市森林建设和管理策略、行动与启示 . 四川林业科技, 2022, 43(2): 145-150. doi: 10.12172/202107210001
    [3] 刘怡, 钟毅, 何飞阳, 郑绍伟, 黎燕琼.  基于AHP法的城郊游憩林景观及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四川林业科技, 2021, 42(2): 66-70. doi: 10.12172/202009210001
    [4] 王勇军, 肖前刚, 廖兴勇, 杨科, 谢文娟, 张文, 李永忠, 靳敏, 王洪荣, 罗文.  基于GIS的成都市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平台设计 .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39(1): 96-10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8.01.020
    [5] 文军, 王治军.  岷江和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中森林景观设计探讨 . 四川林业科技, 2018, 39(3): 137-13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8.03.030
    [6] 唐霄, 罗力嘉, 杨良, 伍晓川.  基于GIS技术森林资源数据更新与管理探讨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1): 92-94,9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1.024
    [7] 李宇奇, 何杰, 罗奕爽, 彭培好, 黎燕琼.  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四川林业科技, 2017, 38(4): 53-5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7.04.011
    [8] 杭金建.  关于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的认识和探讨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6): 107-110,12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6.025
    [9] 邱陵, 李智彪, 蒋启林, 曾永虹.  龙泉驿区森林管护智能巡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6): 66-7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6.014
    [10] 罗丽, 戴小会.  富顺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数量化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3): 131-13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3.028
    [11] 费世民, 王莉, 欧亚非.  城市森林建设规划方法概述 . 四川林业科技, 2016, 37(5): 12-2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6.05.003
    [12] 吴晓青, 王惠坤.  关于四川省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思考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5): 118-12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5.027
    [13] 李宏伟.  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旅游资源调查与单体定量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4): 139-141,8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4.031
    [14] 蔡小虎, 马吉才, 陈翰林, 彭明超, 张杰, 张富华, 吴雪仙, 谢大军.  两种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川西森林景观评价中的比较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3): 4-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3.002
    [15] 蔡小虎, 吴雪仙, 谢大军, 陈翰林, 彭明超, 张杰, 张富华.  岷江上游森林风景资源景观美学评价 . 四川林业科技, 2015, 36(6): 11-1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5.06.002
    [16] 涂佳, 范琼雯.  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规划初探——以四川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兴部分)为例 . 四川林业科技, 2014, 35(4): 97-100,3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4.04.025
    [17] 陈安全, 唐国银, 张小平, 鄢武先, 闵安民.  古宇湖景区生态景观林规划 . 四川林业科技, 2014, 35(1): 78-8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4.01.020
    [18] 刘忠诚, 张学勇, 蒋宇, 刘洋.  基于GIS的林地“一张图”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4): 104-10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4.029
    [19] 杨晓华, 张珩, 夏爱萍, 马朝洪.  四川省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4): 62-6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4.017
    [20] 周全.  GIS在森林防火管理中的应用 .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34(1): 107-109,1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3.01.026
  • 加载中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703
    • HTML全文浏览量:  250
    • PDF下载量:  2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9-12-0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0-05-23
    • 刊出日期:  2020-06-23

    森林景观色彩研究进展

    doi: 10.12172/201912050002
      作者简介:

      李雨薇(1994—),女,硕士,550414469@qq.com

    摘要: 森林的景观色彩能够扩大审美视野,提高审美情趣,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审美和游憩需求。色彩要素是影响人体感官的第一要素,能够充分展示森林景观的视觉美,因而在现代森林景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森林景观色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未来森林景观色彩研究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森林景观色彩规划、经营管理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English Abstract

    • 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生活质量,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求[1]。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逐步提升,对森林景观美学功能的需求越来越突出[2]。对森林景观审美过程中,相较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其他感觉,视觉为第一要义,其中的色彩冲击对人们来说最为直观和强烈,所以森林景观的色彩往往更吸引人们的关注度[3]。加强森林景观色彩建设能够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使得人们更容易被吸引而至,从而更大地发挥森林美学价值和游憩功能[4]。因此,森林景观色彩的建设对于我国森林景观建设至关重要。

      在我国森林景观研究中,对森林景观的整体研究虽百家争鸣,但专注于森林景观色彩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于涉及色彩分析与评价、色彩配置及季相色彩改造等方面[5],目前研究较为零散,并且均缺乏相应的成套理论方法及技术的支撑,不利于森林景观建设的快速发展。本文旨在对我国森林景观色彩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森林景观色彩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 植被色彩研究是在色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森林的景观现状是通过色彩对人们视觉的冲击所直观表现出来的,人们通过视觉直观的去判断所看到景色,并给与反馈。优良的城市森林景观建设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视觉体验,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工作压力和情绪调节,同时还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增加城市幸福感等[6]

        森林景观色彩受人们感官的影响,大体分为暖色调和冷色调两大种类。但是森林景观的色彩往往受到季相和林分的制约性,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7-8]。同时也因为森林色彩的复杂性,往往不会总是单一的出现某一种色系,除了部分地区为了为迎合人民的喜好,而把特定季相色彩的植物大面积种植在一起,呈现出独特的大片统一颜色(见表1)。

        表 1  我国各地区森林季节色彩分布

        Table 1.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s landscape color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季节名称(树种)分布色彩
        结香
        紫叶李
        山茶
        贴梗海棠
        北至河南、陕西,南至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华北及其以南
        浙江、江西、四川、重庆、山东
        我国中部中南部
        五颜六色、色彩纷呈郁郁葱葱、青衫如浪苍翠欲滴
        八仙花
        合欢
        火棘
        月季
        四川
        威海
        中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
        北京、天津、安庆、阜阳
        五光十色、色彩绚丽、夏有繁花
        银杏树
        漆树
        黄连木
        枫香
        卫矛
        东北、沈阳、广州、四川等
        云南、四川、贵州
        两广、河南、河北、陕西
        河南、山东、台湾、四川、广州等
        江西、湖北、湖南、四川
        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
        松树
        乌桕
        栾树
        无患子
        腊梅
        东北、黑龙江一代
        四川、甘肃、陕西
        甘肃、四川、福建
        中国长江流域以南
        湖北、陕西
        纯洁的白色,银装素裹,冰砌玉雕,苍松屹立

        基于树种生理特性存在差异,在林分垂直结构中不同的层次,叶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与温度、光照联系紧密。例如,常绿树种在各种生理压力下叶色会变红,尤其在低温条件下会更明显[9]。季相变化方面,虽然森林的基本色彩为绿色,但除了绿色以外,森林还因季相的影响而呈现不同色彩,给人带来视觉冲击,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伍谦[10]就以常德市河洑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色彩的情感心理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颜色心理感觉的一般特点是色彩的共通性,色彩的敏感饱和度如何,是人们的一种视觉错觉[11-12]

      • 森林的色彩配置是森林美景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森林景观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所以森林景观色彩的提取在色彩分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国内外现有的提取辅助软件有Python、Frag stat、Color Impact等。马冰倩等[14]使用辅助软件Python3.6从景观照片中提取景观色彩像各像素点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毛斌[15]等采用软件Frag stat对色彩斑块进行提取,以照片的色彩斑块结构为基础,开展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评价研究;韩慧英等[16]从色彩分析方法入手,利用Color Impact软件对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进行分析,总结出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的色彩应用范围。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色彩的量化分析对于后期森林色彩研究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不同的色调、色量、色块的配比影响着森林色彩的整体的美观[17]

        要对某个森林景观色彩进行研究,首先要对这片森林的主体色彩进行提取分析,这个过程就要依托于技术手段。现阶段对色彩量化分析方法有很多,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各有千秋。目前的色彩量化分析多用于服务森林色彩分析研究,致力于更好的了解森林质量。马冰倩[14]等利用python等软件,以色彩组成为自变量,SBE(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美景度评判法)值为因变量,构建模型研究了八达岭秋季景观色彩对美景度的影响。发现暖色调比冷色调对人的视觉冲所带来的冲击更大,对比秋冬季萧瑟单一的冷色调给人们带来的凋零、萧瑟的凄凉感,人们更加喜爱春夏的暖色调所散发的温暖气息。王贤广等[13]以浙西南山地秋季林相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SBE法,提出了浙西南秋季林最优颜色构成模式,还有研究表示冬天的时候大家对于湿地公园景色的观赏度和敏感度都相对减弱,极有可能是冬天自然物的颜色比较单调,相比之下较为暗沉。

      • 森林景观的美景度主要源于景观色彩,故景观色彩的评价也往往包含于森林景观评价中,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8]。森林景观质量评价是森林色彩研究的基础。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整个森林色彩配置及经营管理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最优化实现它的价值。由此开展森林景观色彩质量评价,可为森林景观的色彩发展提供依据。森林景观色彩质量主要涉及评价方法、评价途径以及评价者三方面的问题。

      • 近年来,森林景观评价在方法和技术上日趋成熟,形成了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和经验学派等4个不同的学派,它们在不同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不同评价方法和模式,各具特色[19]。森林景观色彩质量的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3大类,即: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和审美态度测定法。

        描述因子法先选择和定义一系列景观要素,对其进行评价获取相应的因子得分值;然后,通过直接求和或加权求和等方式获得林分整体的得分值;最后,根据评判结果对森林景观质量进行分级[20]。陈楚文等[21]利用描述因子法因地制宜,根据福泉山森林公园的特征,对森林内部区域进行了优化。

        调查问卷法是社科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被广泛用于了解公众对森林景观经营活动的满意程度。这种方法默认人们对景观的喜好程度与景观的美景度呈正相关。调查问卷中,设计问题的类型通常有自由式和限定式,问卷调查既可在现场开展,也可以采取邮寄问卷表的形式。

        最后一种方法是审美态度测定法,审美态度测定法又称为心理物理学法(SBE法),其主要思想是把景观与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王彦苏等[22]运用SBE法对重庆市中央公园植物进行分类分析,最终得出最佳和较佳的植物景观。史尚睿[23]、郑宇等[24]、沈雯等[25]也运用过此类手段来评价森林景观质量。由于具备心理物理学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该方法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认可[26]

      •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森林景观色彩质量评价的途径可分为现地评价、室内评价和网络评价。其中现地评价是一种最原始的途径,评价者可以自由在受评环境中移动改变视角,所以得出的结论相对比较客观[27]。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室内评价,原来的现地评价被样地的照片、投影、VCR所代替,而且一直呈高速发展趋势。最后就是互联网时代到来而产生的网络评价,Roth等[28]对网络评价途径在森林景观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通过比较网络评价与现地及室内评价的异同点,验证了其在景观评价领域的有效性。

        上述三种评价手段的发展是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大数据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评价手段越来越先进化的同时,提升了评价手段的便利性、可操作性、客观性等。

      • 专家作为评判者进行景观质量评价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式。一些权威专家的意见及评价结果可直接指导森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这种现象在政府主导的国有林管理中比较普遍。例如,美国早期的视觉资源管理系统(VMS)即是以专家为依据进行景观评价,从而指导全国的自然风景资源管理工作。少数专家的观点能否代表公众的意见,尤其在科学研究领域一直以来都遭受质疑。尽管如此,训练有素的专家在森林景观评价中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取代的[29]

        随着公众社会参与性的增加,其在森林景观评价中的作用开始凸显。秦一心等[30]在分析色彩三要素独立变化选取参评人员时,分为学生组和非学生组,数据分析显示,不同身份、职业评价者的评价结果并无显著差异。公众参与是一种共同决策的过程,使群众真正参与到城市森林景观色彩的建设,同时在森林景观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预见,公众作为评判者参与到森林景观建设中来将是一种趋势。

      • 色彩配置是指对色彩进行搭配,可以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运用到森林景色彩中则是指对森林色彩的合理配置,将林内的元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达到一种最佳的视觉感受。影响森林景观色彩配置的因素一般分为人类心理、色彩数目、色彩面积比例、季相或是自身色彩四方面[31]

        但如果往往只是在森林中单一的配置一种颜色系的植物,时间久了就会引起人们的视觉疲劳,影响森林的长久使用视觉审美感受,所以暖色系与冷色系的交相呼应显得各位重要。秦一心等[32]在对长江地区景观林研究时发现,森林色彩的配置应该遵从“宁亮勿暗,宁绿勿紫”的选色原则,暖亮色系更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标准,同时在对不同主题的城市森林进行打造时,可以选择不同的主色系,但是颜色配置数目不宜过多,应该遵从“量少为多”原则,以一种到三种为主色,其他色彩作为点缀搭配。韩慧英等[16]对天津桥园经行色彩分析,发现景区内有部分色彩分布过于单一、层次不突出、丰富度不够,认为应该增加彩色植物,增多辅色、色彩的丰富度和层次。

        色彩配置的面积比例也同等重要,王美丽[33]在对福州市春季植物色彩分析中认为,在植物色彩配置的过程中,各种植物色彩的面积也不宜都是同等大小,要有主次,这样才能相得益彰。黄献[34]在研究园林中植物色彩时发现,同一色相面积不同的情况下,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一般面积大的色块宜用淡色;小面积的色块宜用亮丽的颜色,起到互相衬托的作用。研究表示用下列公式计算出来的面积比是最为合理、美观的比例[35]

        $$ \frac{{{\rm{A}}{\text{色彩的明度}} \times {\text{色度}}}}{{{\rm{B}}{\text{色彩的明度}} \times {\text{色度}}}} = \frac{{{\rm{B}}{\text{色彩的面积}}}}{{{\rm{A}}{\text{色彩的面积}}}} $$ (1)

        森林色彩配置的主题是植物,植物是有生命和本我色彩的,同时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季相表现。森林景观设计中一般将植物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两大类,一种为一年四季常绿,虽然主色调为绿色,但也会随着季节的不同出现由浅变深的过程;另一种则季相色彩比较明显,由绿变黄或者变橘再到后来枯落,主色调变为褐色系[36]

        在森林景观的色彩配置方面,不仅仅是以上3种影响因素,有时也受林分层次、果实花朵及健康等状态的影响,同时与森林周边的自然环境,周围文化背景、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也息息相关。所以在进行景观色彩配置时应该注意全面分析对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范围森林景观色彩配置的特点,做出不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最合理的色彩配置。

      • 经过了以上的色彩分析、色彩评价、色彩配置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森林色彩规划蓝图,但是森林的建设初衷是为了更好的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所以在森林建成后,对于景观色彩后期管理的森林景观抚育和改造两方面不容小觑。

      • 在我国现有森林景观色彩经营的过程中,森林景观抚育作为景观色彩基础,其作用不容小觑,它不但可以促进林木茁壮成长、提升森林对于自然灾害的自我防御能力、能够加强整体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而且能够使得森林景观色彩呈现一个稳定发展的趋势,避免因为后期管理不到位导致功亏一篑[37]

        森林景观抚育对森林景观色彩的发展影响深远,森林景观抚育会影响到森林整理的外貌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森林的景观色彩质量,进一步影响到森林景观色彩的经营问题。景观抚育主要是对森林林木的抚育,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主要是林木的引进、树种的选择、树苗的筛查等,一方面是为了配合早期设计好的林木色彩搭配,另一方面是为了处理好本土植物与引进植物之间的关系,是否适应本土自然条件和是否影响本土植被的存货等,以便于更好提升林木资源多样性,优化生态系统。

        后期的森林抚育是最基础的森林景观抚育,要求定期合理的对林木进行浇水、施肥、除病枝、除草,同时还要不定时地进行修剪和培土。针对一些替代枯死植被或者新引进的物种,还要严格的做好种源检疫工作,防止病虫害引入的同时要做要幼苗的管理保护,落实森林抚育的规章制度[38]。我国的森林抚育技术虽然发展的比较晚,但是大量借鉴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积极推动我国森林抚育技术的发展。针对色柏林景观色彩的在实际应用方面,多数专家学者主要利用森林抚育采伐技术,认为抚育采伐技术能够更好的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化、促进森林景观的良好发展趋势、有利于林木健康成长等。森林抚育采伐技术主要常用的有3种,分别为透光伐技术、疏伐技术、生长伐技术。

      • 近些年来,为了解决我国森林景观提升,许多学者提出采用抚育间伐的方法,在不影响林木本身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人工修剪,伐除多余色彩层次的林木,调整林内植被的观赏视觉状况,使游人能观赏到更多的林内美景。抚育间伐的方法同样可以促使森林内植被和谐共处,同时调整了林分的郁闭度,更进一步提高了森林景观色彩的层次感。一方面改善植物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加强游人的视觉色彩层次感受,同时加强对植物健康度的关注度,尽量使用本土植物,遵循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等条件,使得植物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当地环境[39]。刘超[40]在分析苏仙区森林抚育间伐问题与措施时认为森林抚育间伐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森林景观还同时提高了林木资源的生产力、林业方式的转变进程、实现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更多的森林景观色彩改造都依托于森林景观色彩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对所建模对象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得到改造方向。如周璞[41]在研究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林内景观改造时,就采用了SBE法对林内景观进行评价,最终得出景观质量由优至劣排列为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阔混交林>竹林,提出不同林类的改造方案,针叶林采取林间抚育、林下修枝、地被植物培育等措施。

        因此,在森林景观色彩的经营中,不但要考虑它的林木抚育,还要考虑后期改造升级等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结合实际从而确定最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探讨管理整个森林植被色彩优化升级、科学化管理、以及森林基建、森林的服务质量等,促使城市森林经营达到最优化,展现城市森林的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现在研究森林景观色彩的专家学者有很多,但多数还是局限于以某一区域的固定范围,或是对林外具有代表性的单木取样,以大量具有共同属性的样本来分析其结果,很少有研究能够从研究区的不同尺度进行全方面的的剖析研究,这样很容易导致研究出的最终结果出现偏差,结果不尽人意。

        如今的森林景观色彩打造要考虑到全面性,不能单单的考虑单木的色彩,也不能单独考虑森林的林外景色或者林内景色、全景美景度,而是要着手打造一个不论从任何角度都能展现不用色彩层次的森林景观,比如所选取的样本只有林外植物,往往会忽略了林内植物;所选取的不同样方中的单木,往往会忽略了整片研究地的整体性。视觉美景感受是包含从全景到林外、林内、单木的,只有针对全面的森林景观色彩进行评价,才能够适应现今的社会发展需求。如果依旧这样缺乏全尺度的森林景观色彩,设计理念单一,很有可能造成结果的不完整,影响森林景观色彩的发展。

      • 近几年随着森林审美需求的上升,森林的色彩配置才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也有不少关于森林色彩的研究,但是大多都只是片面的研究林中植被的单一色彩、或者是林分、季相上的变化影响。因为森林色彩建设研究意识不强,导致森林色彩建设规划关注度的薄弱、不成规模、缺乏指导,所以只有极少数森林在建林时会考虑到植被整体色彩与周围基建和审美和谐搭配的要求。大部分的森林建设研究都着眼于整体美景度与经济价值,

        如今的森林公园多是体现森林的植被覆盖、生态改善、整体面积等,主色调大多还是以绿色为主,在色彩配置上比较单一,林中不管哪个角度来看景色基本都没有过大的差别,时间久了就觉产生视觉疲劳。配置太过艳丽会使人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长时间还会造成审美疲劳;色彩太多单调统一又会使人产生乏味的负面情绪,不能发挥良好的游憩功能。很多情况下,色彩搭配的比例、面积、设计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森林的美景度。很多研究在对森林进行景观升级设计时,只是涉略它的布局、建筑、植被种类等,其实真正忽略了森林的色彩建设意义,对于视角下森林色彩规划研究关注度和重视度不高,很少有基于色彩视角的森林色彩建设为主要出发点进行研究造林的,森林色彩搭配的比例和谐度往往是美景度的基础,同时也是森林能否能够发挥其部分经济价值的基础,吸引消费者驻足的前提是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所以加强针对色彩视角的森林景观色彩规划迫在眉睫。

      • 对于森林景观色彩,很多的森林景观色彩的后期经营管理的研究处于论证阶段,始终没有一套具体的经营管理体制更是缺乏相对应的实践应。纵观现有的经理管理体制,也只是片面的局限于森林管理经营、林木抚育办法、森林建筑色彩管理等方面,很少有着重于森林色彩的后期抚育、季相更替、色彩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经营管理措施,前期建成后,没有一套成规模的经营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很容易导致早期建设完成的森林景观色彩建设功亏一篑。

        现如今因为对植物绿色空间的重视,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植物色彩的研究,对色彩经营管理的关注力度也大大增加,提出了各种经营管理方法和理论,但也只是限于理论和方法,缺乏实践,随着森林的色彩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制定一份具体、可行性高、受众面广的色彩经营管理体制十分重要。

      • 科学技术的发展,将LCJ与遥感、无人机等现代工具相结合在森林色彩研究大数据中成为可能。其中视觉追踪技术已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尤其是近10年来,该技术已逐步出现在欧美学者的森林研究中,为科学探讨人体注视森林景观的视觉行为规律提供了支持。

        同时随着国内外评价理论研究的深入及拓展,技术手段的更新,涌现越来越多新的尝试与探索。鲍梓婷等[42]开展了香港景观特征评估(LCA)的实践,建立了香港景观特征地图及基准数据库,为区域或市域层面的景观规划体系的建立及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了依据。蔡小虎等[43]采用SBE法,对岷江上游森林进行了景观评价,建立了美景度与各类因子的模型,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森林的现状,为今后森林景观的评价也提出了更好的新思路。陈凯等[44]、汪光胜等[45]、杨洋等[46]、翁殊斐等[47]都开始了景观综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探索。综合运用多种评价理论和方法,如美景度评价法(SBE)与层次分析法(AHP)结合、灰色统计法(GST)与AHP结合、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指标环与AHP结合、AHP-Fuzzy(模糊德尔菲法)等,可以综合不同方法的优点,避免或减少单一方法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准确和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而数码影像、遥感技术、航空模型及航拍技术在景观评价上的应用,使得评价对象信息的获得更加全面、准确,评价结果的效度也越高。

        在景观色彩量化和色彩配置方面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张小晶等[48]尝试用无人机拍照获取低空近景的照片,通过MATLAB软件自拟程序提取景观图像中的色彩,采用适合人眼人眼视觉特点的HSV颜色模式划分色彩阈值区间提升色彩量化的准确性。王子梦秋等[49]也从区域功能的不同进行色彩量化分区域进行。这一新方向的尝试也为色彩配置规划打下基础。

      • 传统的森林景观构建时大多基于形式美,认为森林是属于各城市的,绿化是它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但往往忽略了除了在景色上相得益彰以外,森林景观色彩的配置也很关键。森林的色彩建设也要与周边的建筑、文化、周边植被等相得益彰,发挥它的最大美感。

        结合现在的社会发展对于森林的要求,森林景观色彩的建设日益兴起,在考虑森林形式美的同时,还要注意到森林景观色彩设计的整体与周边城市文化、建筑是否相得益彰,相互协调。植物色彩配置的美学原则主要包括色彩的统一和变化之间的关系,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的处理,以及节奏和韵律,主题和内容,平衡与稳定等之间的关系,争取使得景观植物的色彩配置更加完美。

        森林的建设应该不仅仅拘泥于形式,而是在形式美的基础上的同时要努力和谐森林的色彩配置问题,推动周边色彩一体化发展。不仅仅考虑地形、地貌、水文等地理条件,还要考虑到城市森林的色彩是否与周边的建筑、旅游区、风景区等相融合[50]。现代的森林主要为了游憩功能的升级,为人们提供服务。色彩的协调统一使得森林与周边呈现一种协调的视觉感。针对不同的森林景观色彩需求,需要推出不同的配置模式,努力推动这些要素的相互协调,才能达到森林色彩建设的最终目的。

      • 建立森林景观色彩的管理系统体制尤为重要,它是森林景观色彩后期维护的基本保障,也是森林景观色彩建设升级改造的前提。现有的森林景观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从森林植被、基础建设情况、经济收入、从业人员专业程度等方面进行管理分析。虽然现在研究森林的专家学者很多,但是却唯独很少见到从色彩管理模块进行升级建议的研究,这样反而弱化了森林中制备色彩的地位。如李玉宝等[51]在对黑龙江省森林经营管理现状调查中只是通过基建、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了森林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而对于植被色彩的管理甚少提及。

        许多的专家学者都在研究建议中,零星提过的关于色彩管理的问题,比如可以通过的定期修理植被、检查健康程度、更换死植、征集群众意见等。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到森林色彩的定时升级,替换不符合大众审美的区域色彩;或是季相、林分等的偏差引起的色彩配置问题;或是后期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森林的色彩需要契合所属城市文化、建筑、周边环境等。这些管理意见的提出,说明森林景观色彩的管理问题已经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建设一套含有森林景观色彩管理模块的森林景观管理系统,已得到部分学者的认同[52]。同时因为森林色彩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为了更好地维护森林色彩建设的现状,更好、更快、更细致的完善形成一套包含有色彩管理模块的森林景观管理系统,对于后期快速的森林色彩发展需求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5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