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43卷 第5期

2022, 第43卷, 第5期 目录

导出 引用
研究报告
高山松林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杜燕, 包维楷
2022, 43(5): 1-10. doi: 10.12172/202208220004
摘要:
高山松(Pinus densata)林是我国西南山区特有的森林类型,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碳库,具有较高的生态保育价值。目前关于高山松林群落类型与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等的研究比较零散,无法为高山松林的科学保护与管理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基于系统查阅的相关文献和著作,对高山松林群落类型与结构特征、生物量与生产力和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1)高山松林已知的群落类型包括6个群系9个群丛组6个群丛;(2)成熟林群落生物量为81.24~318.79 t·hm−2,其中乔木层为79.39~311.53 t·hm−2,乔木层碳密度为49.543~103.24 t·hm−2,年生产力为5.48~18.07 t·hm−2·a−1,其中乔木层为4.29~14.23 t·hm−2·a−1;(3)林冠截留率为24.32%~28.87%,苔藓层、凋落物层和土壤(0~30 cm)最大持水量分别为8.69 t·hm−2、117.27 t·hm−2和380.98 t·hm−2。同时,阐明了需要深入关注的研究内容:(1)完善群落分类系统,补全群落特征的相关认识;(2)补充空白区域以及林下植被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和生产力的数据,并探讨生物量和生产力在各地理梯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3)补充调查成熟林水源涵养能力,重点关注土壤层和苔藓层的持水能力特性。
研究报告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张峻, 班英, 卓玛姐, 言迫, 索郎夺尔基, 杨志松
2022, 43(5): 11-17. doi: 10.12172/202204240001
摘要:
通过2019—2021间开展的鸟类野外调查并查阅历史鸟类分布记录资料,共记录汇总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17目45科232种,其中文献记录7目15科31种。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鸟类157、40、35种,分12种分布型,古北界鸟类占67.67%。留鸟98种、旅鸟50种、夏候鸟52种、冬候鸟29种、迷鸟3种,非留鸟占57.76%,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明显。高寒草甸(165种)、高山灌丛(127种)生境中的分布的鸟类种数较多,之前对该地区的鸟类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类型生境中并以水鸟为主,建议今后加强对保护区非湿地生境中鸟类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雀形目鸟类和猛禽。在不同类型的生境中,鸟类分布数量、种类、优势种差异明显,不同生境间鸟类共有种数量不一,侧面反映了出该地区近年来水平空间梯度上的生境分化显著。近年来,保护区内新纪录鸟类不断增加,鸟类多样性情况日趋复杂,根据此次研究结果,建议保护区今后分季节和生境类型制定针对性的鸟类保护措施。
研究报告
基于MSPA-MCR的攀枝花市生态空间网络构建及优化研究
赵昊天, 陈继春, 覃亮, 刘康林, 白锦程, 谭小林, 唐鑫, 罗茂婷
2022, 43(5): 18-26. doi: 10.12172/202203300004
摘要:
生态空间网络能够加强破碎的生境斑块、景观之间的连接性,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尤为重要。以攀枝花市为研究区,考虑自然及人为因素,综合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方法(MCR)进行生态网络的构建,结合重力模型定量评估重要生态廊道,并提出优化对策。结果表明:攀枝花市生态网络由10个生态源地、28条有效潜在生态廊道组成;结合重力模型提取出7条一级生态廊道、10条二级生态廊道和11条一般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核密度值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北部,生态流动性整体偏弱;通过增设生态源地、识别生态节点及生态断裂点来优化生态网络,并提出生态空间网络框架布局对策。该研究可为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研究报告
三个美国紫薇品种在川中丘陵区的花期观测与花粉萌发特性比较
陈晓梅, 李小林, 丁婷, 赵桃娟, 陈炙, 黄振
2022, 43(5): 27-33. doi: 10.12172/202111190001
摘要:
通过对川中丘陵区引种的三个美国紫薇品种(Red Rocket、E. Ember、Delta Blush)进行花期观测与及其花粉萌发能力比较。结果表明:3种紫薇均在7月底或8月上旬进入开花期,花期可遇,花期少于原引种地——湖南;3个品种的长/短花丝花药中的花粉粒均能正常萌发,长花丝花药中的花粉粒萌发率更高,因此,两类花药均可为杂交供花粉;3个品种均可自交和异交,自交时,花粉管和精细胞12 h可进入子房,异交时,花粉管则需要14~18 h,相关研究为下一步的杂交试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生态建设
岷江干旱河谷不同植被恢复技术模式植物多样性特征
张利, 徐舟, 单凤娇, 肖玖金, 刘建霞, 李旭华, 刘千里
2022, 43(5): 34-40. doi: 10.12172/202112140003
摘要:
为探索适宜干旱河谷区的植被恢复,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为研究对象,设置了鱼鳞坑整地和水平阶整地两种整地类型,并对每种整地类型进行了不同的覆盖处理及施肥类型,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植被多样性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平阶整地总体上较鱼鳞坑整地更有利于植物物种数的增加;不同恢复措施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对照相比,不同恢复措施总体上降低了灌木物种多样性,提高了草本物种多样性,这可能与恢复时间较短及生活型不同有关;由于恢复时间较短,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植物群落均处于不稳定性状态。总体而言,水平阶整地优于鱼鳞坑整地,石块优于地膜和遮阳网,配方肥优于有机肥,水平阶+石块+配方肥植被恢复措施更有利于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的提升,是该区域较优的恢复方式。
生态建设
岷江干旱河谷两种主要人工林林下豆科物种组成及植被多样性
贺维, 杨育林, 高鹏, 张炜, 尤继勇, 张好
2022, 43(5): 41-47. doi: 10.12172/202111220002
摘要:
该实验采用典型样地法,在岷江干旱河谷汶川、理县段,对造林20年后的岷江柏和辐射松人工林林下豆科物种组成、生物量积累和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柏林下灌草植被41种,有豆科灌木5种、草本2种,其中岷谷木蓝是较稳定的伴生灌木;随着海拔升高,豆科灌木减少、盖度下降,豆科草本逐渐出现,豆科总生物量在减少。(2)辐射松林下灌草植被21种,其中豆科灌木2种,胡枝子在灌木层优势明显,无豆科草本;随着海拔升高,豆科灌木减少,豆科盖度、总生物量变化不大。(3)岷江柏林下豆科植物地下生物量占比为45%,且岷谷木蓝和锦鸡儿有根瘤;辐射松林下豆科植物地下生物量占比为38%,未发现根瘤。(4)岷江柏林下灌草植被盖度、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均远高于辐射松,灌木生物量能达到辐射松的20倍。总体而言,岷江柏人工林林下植被盖度大、物种多样性高,且豆科植物种类丰富、生物量积累多,还分布有发挥固氮作用的岷谷木蓝,对干旱胁迫、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相对更强。
生态建设
公众视角下公园城市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吴红玉, 彭方, 卞雨馨, 谢仕菊, 万将军
2022, 43(5): 48-57. doi: 10.12172/202112100002
摘要:
建设公园城市是中国政府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全新实践,目前基于公众为主体的视角进行公园城市建设的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选取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建设示范点成都为案例区,采用结构式参与评估问卷获取调研数据(N=957),结合经典的logistics回归模型为计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一是年龄、职业、空气质量感知等因素会影响公众参与公园城市建设的意愿;二是对于公众参与行为的影响分析如下:年龄、获取渠道等因素与被动了解相关信息行为有关;年龄、学历等因素与主动了解相关信息行为有关;交通便利程度、空气质量感知与给相关部门提建议行为有关;连通度、环保意识与去现场调查行为有关。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公园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生态建设
成都市墙体自生植物资源调查及应用研究
孟郝蕾, 毛颖, 何婧怡, 胡昂
2022, 43(5): 58-65. doi: 10.12172/202111270002
摘要:
为探寻墙体自生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实现墙体自生植物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调查分析墙体自生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其空间分布与湿度、坡度、海拔等墙体环境因子的关系,并筛选出适宜垂直绿化使用的墙体自生植物,在此基础上建立垂直绿化中的6种典型植物配置模式。结果表明:(1)成都市中心城区墙体共有自生植物40科71属84种,其中菊科、荨麻科和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2)所选取的12个墙体环境因子中,湿度和坡度等6个环境因子对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影响;(3)墙体自生植物中荩草(Arthraxon hispidus)、三花莸 (Caryopteris terniflora)、紫堇(Corydalis edulis)、打破碗花花(Anemone hupehensis)等植物观赏性较强,可根据不同的墙体环境特点选择该类墙体植物进行模式化植物配置。
林业产业
大花序桉半同胞家系苗期测定及家系选择
曹昆彬, 杨勇智, 郭洪英, 吴玉丹, 李佳蔓, 黄振, 陈炙
2022, 43(5): 66-72. doi: 10.12172/202111240002
摘要:
以澳大利亚引种的47个大花序桉半同胞家系的苗期生长表现为研究对象,通过苗期测定筛选苗期生长性状表现好的家系。结果表明,大花序桉家系苗高和地径性状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筛选了4个优良半同胞家系;苗高和地径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97和0.95;苗高和地径呈极显著正相关;苗高和地径的遗传系数分别为28.61%和28.18%;引种家系间变异丰富,具有较大改良潜力。
林业产业
土壤有机碳全氮与杉木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
孟庆银
2022, 43(5): 73-78. doi: 10.12172/202112020002
摘要:
为分析不同层次土壤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杉木第3代种子园实生轻型基质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来自3个杉木林分不同层次土壤的盆栽试验,分别为A层(0~20 cm)、B层(20~40 cm)和C层(40~60 cm),1年后测定杉木生长量,分析土壤有机碳、全氮和C/N比与杉木幼苗生长相关性。结果表明:A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比分别为19.4 g·kg−1、1.2 g·kg−1和15.5,幼苗生长表现最优,苗高和地径分别为85.9 cm和16.8 mm;其次是B层土壤(20~40 cm)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比分别为16.7 g·kg−1、1.1 g·kg−1和15.3,苗高和地径分别为75.6 cm和14.5 mm;C层土壤(40~60 cm)有机碳、全氮含量和C/N比分别为3.8 g·kg−1、0.5 g·kg−1和7.8,幼苗生长表现较差,苗高和地径分别为75.0 cm和13.4 mm,通过相关性分析,杉木生长与有机碳C、全氮N和C/N比均呈正相关。
林业产业
不同处理对漆树扦插生根的影响
何芝然, 刘闵豪, 肖兴翠, 彭建, 叶伟平
2022, 43(5): 79-84. doi: 10.12172/202112130001
摘要:
以漆树枝条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采用三种不同生根剂时,树龄、基质配比、生根剂浓度、处理时间对漆树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综合筛选出最适的漆树扦插体系。结果表明:采用三种不同生根剂时,枝条年龄对生根率的影响均是极显著(P<0.01),且均是树龄越小生根率越高;基质、浓度和浸泡时间在使用GGR和IBT处理漆树插条的试验中对生根率的影响均为不显著,但是在用ABT处理漆树插条是时对生根率的影响均为显著(P<0.05)。27个处理进行综合分析显示ABT是漆树扦插的最适生根剂,采用ABT时,1年生漆树苗木做穗条、基质采用黄沙、浓度500 mg·L−1,浸泡30min扦插生根率最高。
林业产业
不同处理对漆树根繁成活率的影响
何芝然, 阮若玉, 唐乐华, 刘闵豪, 肖兴翠, 廖清贵, 彭建, 辜云杰
2022, 43(5): 85-91. doi: 10.12172/202203140002
摘要:
本试验以四川本土漆树根段为材料,探讨采用不同生根剂时,树龄、根粗度、生根剂浓度、处理时间对漆树根繁生根率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筛选出漆树根繁育苗最适组合。结果表明:生根剂、树龄、生根剂浓度对漆树根繁的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浸泡时间和根粗度对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在生根剂与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中,生根剂×浸泡时间、生根剂×树龄对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生根剂×根粗度对成活率有显著影响,生根剂×生根剂浓度对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筛选的最适合四川南部地区漆树根繁育苗的因素组合是:生根剂GGR、树龄1年、根粗度0.3~0.5 cm、生根剂浓度100 mg·L−1、浸泡时间10 min。
林业产业
复合肥施用量对芳樟矮林生长及得油率的影响
姜睿, 彭艺, 李凤, 陈山, 肖祖飞
2022, 43(5): 92-97. doi: 10.12172/202112260002
摘要:
矮林栽培芳樟的香精香料原料林模式,一年砍伐一次或两年砍伐三次枝叶提取精油,会导致土壤肥力衰退,特别是氮、磷、钾等流失严重。为给芳樟矮林施肥提供技术支持,以4年生芳樟矮林为材料,研究复合肥施用量(0 g·株−1、12.5 g·株−1、25 g·株−1、50 g·株−1、100 g·株−1、200 g·株−1)对芳樟矮林生长和得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对芳樟矮林萌条长度和粗度有显著促进作用,施用100 g·株−1复合肥显著促进芳樟矮林萌条增长、增粗生长,而对芳樟矮林萌条数影响不明显。施用25~100 g·株−1复合肥均能显著促进芳樟矮林单株鲜重、单株叶鲜重、单株小枝鲜重和单株主枝鲜重,其中施用100 g·株−1复合肥对单株鲜重、单株叶鲜重、单株小枝鲜重和单株主枝鲜重效果最好。施用复合肥对芳樟矮林单株叶片、小枝得油率无显著影响,但主枝得油率随施用复合肥量的增加而升高。因此,施用复合肥是通过促进芳樟矮林生物量,从而促进单位面积精油产量,且复合肥最适施用量为100 g·株−1
林业产业
不同水肥浓度配比对三年生藤椒品质的影响
吴玉丹, 张翔宇, 吴宗兴, 宋小军, 叶敏, 李奎阳, 梁颇
2022, 43(5): 98-101. doi: 10.12172/202206210001
摘要:
为提高藤椒品质,以三年生藤椒为对象,对不同水肥浓度配比进行三年的探索。结果显示:(1)在水肥浓度为肥72 kg+水300 L处理下,藤椒叶片中氮(N)元素含量比对照提高77.4%,磷(P)元素含量比对照提高117.1%,钾(K)元素含量比对照提高50.3%。(2)在水肥浓度为肥72 kg+水300 L处理下藤椒叶片中微量元素硼(B)含量比对照提高89.5%、镁(Mg)含量比对照提高67.9%、叶绿素A含量比对照提高85.6%、叶绿素B元素含量比对照提高19.6%,叶绿素总量元素含量比对照提高60.8%。(3)在水肥浓度为肥72 kg+水300 L处理下藤椒果实中粗蛋白含量比对照提高90.1%、粗脂肪含量比对照提高93.3%、精油含量比对照提高218.2%。
林业产业
雷波西宁古茶树试制红茶感官审评及生化成分分析
刘琴玲, 罗晓波, 周斌, 王晓玲, 谭礼强
2022, 43(5): 102-106. doi: 10.12172/202112010003
摘要:
为挖掘雷波西宁野生古茶树的应用潜力、推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其春季鲜叶所制红茶样品(简称雷波西宁古树红茶样)进行了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测定,并和其他红茶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雷波西宁古树红茶样外形重实紧结,汤色橙红明亮,香气为甜香带焦糖香、持久高长,滋味甜醇鲜,叶底红亮柔软,感官审评得分为90.4,略高于使用无性系良种‘福鼎大白茶’春梢所制红茶样(90.3,简称福鼎红茶样)和市场上采购的某野生茶树所制红茶样(85.5,简称市售野生红茶样);(2)雷波西宁古树红茶样的儿茶素总量为11.5 mg·g−1,比市售野生红茶样和福鼎红茶样分别高出40.2%和30.7%;其咖啡因含量为48.7 mg·g−1,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9.89 mg·g−1,均略高于另两种红茶;红茶主要茶色素(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为131.90 mg·g−1,高于福鼎红茶样,低于市售野生红茶样。综上,雷波西宁古茶树群体采制红茶样品质较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其品质形成可能与野生古茶树群体生物学特性和雷波气候相关,建议加强该资源保护和利用。
林业产业
林木子代试验中小区平均值法与转化分析法比较
叶金俊, 叶金水, 包小梅, 黄琳, 毛海淋
2022, 43(5): 107-114. doi: 10.12172/202109240003
摘要:
为了评价林木非平衡试验资料小区平均值法的分析效果,运用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数据,以转化分析法为参照对象,比较评价了小区平均值法的优缺点,为筛选的统计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工作量和普遍性考虑,采用了5个试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先以单株观察值参与统计分析,获得转化分析法的结果;然后以小区平均值参与计算,获得小区平均值法的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评价非平衡试验资料小区平均值法的统计效果。比较分析发现:(1)对于非平衡试验数据,转化分析法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小区平均值法仅适合于无性系试验;(2)小区平均值法无法获得单株遗传变异性信息,故统计效率较低;(3)5个试验的蒙特卡罗模拟数据,小区平均值法,其区组重复因子出现负的方差分量概率,随着区组重复数的减少而增加,试验Ⅳ中区组因子有3%的试验出现负方差分量,试验Ⅴ中区组因子有6%的试验出现负方差分量,而转化分析法则消灭了负的方差分量;(4)小区平均值法偏性和误差均大于转化分析法;(5)小区平均值法的家系遗传力比转化分析法的小,且试验分析的精确性比转化分析法低,这不利于逆向选择和前向选择;(6)在固定模型条件下,小区平均值法关于家系效应的平均值有一定的误差,许多家系的秩与转化分析法的结果不一致,选择的失误概率为1/8~2/8。综合以上结果得出:尽管小区平均值法具有计算量小的优势,但因其缺点太多,建议在林木遗传育种领域中,优先采用转化分析法。
综述与专论
森林漫步对不同人群应激水平的影响研究
林静, 李谨宵, 简毅, 何家敏, 骆宗诗, 蒋艳秋
2022, 43(5): 115-119. doi: 10.12172/202108200001
摘要:
为研究森林漫步康养活动对不同人群应激水平的影响,选择常年在市区生活的40位年龄在30~70岁的志愿者,在宽坝林场康养中心开展一次森林漫步康养活动,通过对比志愿者康养活动前后唾液皮质醇(salivary cortisol)浓度变化,分析探讨了森林漫步对不同人群应激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漫步后受试者唾液皮质醇的平均浓度均呈现出下降的情况,说明森林漫步活动能改善人体应激水平,且对男性的作用高于女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受试者唾液皮质醇平均浓度的变化率与年龄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森林漫步对其应激水平的影响越小。
综述与专论
竹缠绕复合材料制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张杰, 邓砚泽
2022, 43(5): 120-125. doi: 10.12172/202111220001
摘要:
竹缠绕复合材料是一种生物基复合材料,可充分发挥竹材拉伸强度高、韧性好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钢材、水泥、塑料等传统材料,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材料及乡村振兴的战略性产业。文中从竹材力学性能、缠绕单元制备、竹缠绕制品结构及成型方法等方面说明了竹缠绕技术的优越性,列举了竹缠绕复合管、竹缠绕复合管廊等相关竹缠绕制品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效果。最后,对现阶段竹缠绕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发展提出建议。
综述与专论
黄柏主要成分及其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乔路苹, 刘偲, 康良, 孟长来
2022, 43(5): 126-131. doi: 10.12172/202112220001
摘要:
成分鉴定工作一直是开展黄柏产地和质量研究的重点,中药指纹图谱等相关技术为该类研究提供了关键工具和新兴手段。本文就黄柏资源分布、成分规定和成分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对当前主要技术方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纳,并就其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黄柏道地药材的鉴定与分析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综述与专论
广东省合耳菊属(菊科:千里光族)一新记录分布种
赵廖成, 唐明
2022, 43(5): 132-135. doi: 10.12172/202112250001
摘要:
通过标本检查和文献研究,报道了中国广东省合耳菊属[Synotis (Clarke) Jeffrey & Chen]一新记录分布种—褐柄合耳菊[Synotis fulvipes (Ling) C. Jeffrey & Y. L. Chen],该种分布于广东省西北部的怀集县。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广东省植物多样性及观赏植物资源。本文提供了褐柄合耳菊的形态描述、新记录凭证标本,并进一步摸清了该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
综述与专论
中国脊阎甲属一新记录种(鞘翅目:阎甲科)
李泽川, 姜日新, 魏成康
2022, 43(5): 136-140. doi: 10.12172/202112160002
摘要:
通过整理鉴定在河南采集的阎甲科昆虫标本,发现脊阎甲属中国1新记录种:日本脊阎甲Onthophilus niponensis Lewis, 1907。对其进行描述并提供了特征图,标本存放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