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家慧,谭伟,冯艳. 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20,40(7):23−29. doi: 10.11929/j.swfu.201908021
[2] 王水良,王平,王趁义,等. 马尾松酸性根际环境中铝的化学行为——以重庆酸与地区马尾松林地土壤为例[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16(4):523−528.
[3] 肖英,任希. 不同森林覆盖下长沙土壤氮的垂直变化及氮储量[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6):104−107. do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3.06.011
[4] 李若楠,楚海燕,李一清,等. 森林转换对不同土层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14(1):23−29.
[5] 刘爽,王传宽. 五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时空格局[J]. 生态学报,2010,30(12):3135−3143.
[6] 孙千惠,吴霞,王媚臻.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林下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3):732−738.
[7] 葛晓改,肖发文,曾立雄,等. 不同林龄马尾松凋落物基质质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12,32(3):852−862.
[8] 徐云岩,宫渊波,付万权,等. 川南马尾松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对土壤碳、氮特征及其碳稳定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6,30(1):225−231.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6.01.041
[9] 朱小龙,张丽楠,耿养会,等. 三峡库区汝溪河流域马尾松林地土壤氮素特性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11):88−94.
[10] 陈伏生,曾德慧. 林龄与管理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4,25(4):69−73.
[11] 赵海燕, 徐福利, 王渭玲, 等. 秦岭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变化生态[J], 生态学报, 2015, 35(4): 1086−1094.
[12] 杨志训,秦连岗.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薄层土壤养分特征分析[J]. 林业资源管理,2014,3:101−104/121.
[13] 冼伟光, 周丽, 唐洪辉, 等. 不同林龄针阔混交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广东林业科技, 2015, 31(1): 1−6.
[14] 郭春兰, 张露, 蕾蕾, 等.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特征[J], 草业科学, 2012, 29(11): 1647−1654.
[15] 闫东锋, 张振, 杨喜田. 豫南山区典型林分地表层根系结构与土壤特性的关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 42(12): 30−36.
[16] 汪小兰, 蒋先军, 曹良元. 季节变化对不同形态氮素在土壤团聚体中分布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5(3): 1−7.
[17] 牟晓杰, 孙志高, 刘兴土. 黄河口翅碱蓬湿地土壤氮的季节变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1): 114−119.
[18] 李世清, 任书杰, 李生秀. 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关系[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10(1):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