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35(2): 68.
[2] 国家林业局第4号令.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EB][2017-03-15]. http://www.forestry.gov.cn.
[3] 刘华. 四药门花扦插繁殖技术[J]. 现代园艺,2013(12):33−34. doi: 10.3969/j.issn.1006-4958.2013.12.023
[4] 章群,施苏华,黄椰林,等. 金缕梅亚科ITS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1(6):445−448.
[5] 左家哺, 贵州金缕梅科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初步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 1991, (1): 1-6.
[6] 顾垒,张奠湘. 濒危植物四药门花的自花授粉[J]. 植物分类学报,2008,46(5):651−657.
[7] GONG W, GU L, ZHANG D. Low genetic diversity and high genetic divergence caused by inbreeding and geographical isolation in the populations of endangered species Loropetalum subcordatum (<italic>Hamamelidaceae</italic>) endemic to China[J]. Conserv Gene, 2010, 11(6): 2281−2288. doi: 10.1007/s10592-010-0113-9
[8] 何妙坤,黄久香,黄川腾,等. 四药门花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林业实用技术,2013(11):50−53.
[9] 孙红梅,陈彦,梁银兴,等. 濒危植物四药门花的组织培养研究初探[J]. 现代园艺,2015(4):12−13. doi: 10.3969/j.issn.1006-4958.2015.04.005
[10] 陈真权,庄雪影,黄久香,等. 广东五桂山四药门花种群生态学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09(5):41−45.
[11] 黄柔柔,叶子霖,张倩媚,等. 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J]. 生态科学,2016,35(3):52−55.
[12] 陈晓熹,申长青,洪文君,等. 极小种群植物四药门花在中山五桂山的种群分布[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3):1−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6.23.001
[13] 陈晓熹,申长青,洪文君,等. 茂兰自然保护区四药门花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17,37(6):22−28. doi: 10.3969/j.issn.1001-3776.2017.06.004
[14] 俞筱押,熊俊彩,余瑞,等. 贵州茂兰珍稀濒危植物四药门花种群特征[J]. 广西植物,2018,38(7):836−842. doi: 10.11931/guihaia.gxzw201705003
[15] 俞筱押,余瑞,黄娟,等.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药门花群落各层次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8,27(2):24−32. doi: 10.3969/j.issn.1674-7895.2018.02.04
[16]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5: 199-207.
[17] 《贵州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贵州植物志[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2: 263-266.
[18] 李锡文.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布[J]. 云南植物研究,1996,18(4):363−384.
[19] 吴征镒. 周浙昆, 李德铢, 等.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 云南植物研究,2003,25(3):245−257. doi: 10.3969/j.issn.2095-0845.2003.03.001
[20] 吴征镒. 中国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21]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22]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Ⅳ):1−139.
[23] 路安明. 种子植物科属地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