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肖治术,李学友,向左甫,等. 中国兽类多样性监测网的建设规划与进展[J]. 生物多样性,2017,25(03):237−245.
[2] 李佳琦,徐海根,万雅琼,等. 全国哺乳动物多样性观测网络(China BON-Mammals)建设进展[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34(01):12−19.
[3] Smith GF, Figueiredo E. E-taxonomy: an affordable tool to fill the biodiversity knowledge gap[J].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2010, 19(3): 829−836.
[4] 马克平. 2011. 监测是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的有效途径[J]. 生物多样性, 19(02): 125-126.
[5] 肖治术,李欣海,王学志,等. 探讨我国森林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规范[J]. 生物多样性,2014,22(06):704−711.
[6] O'Brien TG, Kinnaird MF, Wibisono HT. Crouching tigers, hidden prey: Sumatran tiger and prey populations in a tropical forest landscape[J]. Animal Conservation, 2003, 6(2): 131−139. doi: 10.1017/S1367943003003172
[7] O’Connell AF, Nichols JD, Karanth KU. Camera trapsin animal ecology: methods and analyses [M]. Japan: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0.
[8] 李晟,王大军,肖治术,等. 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中的应用与前景[J]. 生物多样性,2014(06):685−695.
[9] 肖治术. 红外相机技术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编目调查[J]. 兽类学报,2016,36(3):270−271.
[10] 李晟. 中国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建设进展与展望[J]. 生物多样性,2020,28(09):4−7.
[11] 胡锦矗. 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2] 张泽钧,胡锦矗,杨林. 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兽类区系初报[J]. 四川动物,2003,22(3):173−175. doi: 10.3969/j.issn.1000-7083.2003.03.019
[13] 胡进耀. 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5.
[14] 贺飞,廖光炯,高飞,等. 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19,40(5):70−73,77.
[15] 杨彪,李生强,杨旭,等. 四川自然保护红外相机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发及其应用[J]. 四川林业科技,2021,42(01):141−148.
[16] Smith AT, 解焱. 中国兽类野外手册[M].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9.
[17] 刘少英, 吴毅, 李晟. 中国兽类图鉴[M]. 福州: 海峡书局. 2019.
[18] 蒋志刚,刘少英,吴毅,等. 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J]. 生物多样性,2017,025(008):886−895.
[1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EB/OL]. [2021-02-05]. http:// www. forcstry.gov.cn/ main/5461/20210205/122418860831352.html.
[20] IUCN.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EB/OL]. [2020-03-30].https:// www.iucnredlist. org.
[21] 肖治术. 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调查与评估研究——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案例分析[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9.
[22] 赵定,吕鑫平,吴勇,等. 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鸟兽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J]. 四川动物,2021,40(01):23−33.
[23] 施小刚,胡强,李佳琦,等. 利用红外相机调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2017,25(10):1131−1136.
[24] 胡力,谢文华,尚涛,等.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红外相机调查结果初报[J]. 兽类学报,2016,36(03):330−337.
[25] 杨纬和,陈月龙,邓玥,等. 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的初步调查[J]. 生物多样性,2019,27(09):1012−1015.
[26] 田成,李俊清,杨旭煜,等.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初步调查[J]. 生物多样性,2018,26(06):620−626.
[27] 张德丞,和延龙,冯一帆,等. 四川勿角自然保护区野生鸟兽的红外相机初步监测[J]. 四川动物,2020,39(02):221−228.
[28] 张履冰,崔绍朋,黄元骏,等. 红外相机技术在我国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 问题与限制[J]. 生物多样性,2014,22(006):696−703.
[29] 陈万里,谌利民,马文虎,等. 四川羚牛繁殖期集群类型及海拔分布[J]. 四川动物,2013(6):841−845.
[30] 束祖飞,卢学理,陈立军,等. 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和鸟类资源的初步调查[J]. 兽类学报,2018,38(05):504−512.
[31] 郭瑞,许丽娟,王旭池,等.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区域鸟兽资源的红外相机调查[J]. 兽类学报,2020,40(02):183−192.
[32] 马堆芳,孙章运,胡大志,等.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哺乳动物多样性的初步调查[J]. 兽类学报,2021,41(01):90−98.
[33] 陈星,胡茜茜,刘明星,等. 四川米亚罗省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初报[J]. 兽类学报,2020,40(06):634−645.
[34] 郭英荣,兰文军,邹思成,等.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鸟类和兽类资源的红外相机监测[J]. 生物多样性,2021,29(06):811−818.
[35] 刘邦友,张廷跃,梁盛,等.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鸟兽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对比[J]. 兽类学报,2020,40(05):9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