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40卷 第6期

2019, 第40卷, 第6期

导出 引用
研究报告
四川省岷山和邛崃山发现红耳鼠兔分布
刘少英, 赵联军, 陈顺德, 李晟, 唐明坤, 刘滢珣, 廖锐
2019, 40(6): 1-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1
摘要:
红耳鼠兔(Ochotona erythrotis)是中国特有种,分布范围很狭窄,原记录仅分布于青海和甘肃,在四川仅记录于巴塘。该种分布区主要局限于以青海湖为中心的高原盆地及黄河上游的干流及支流两岸、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山地的红色土岩、土林、石壁、灌丛中。分布区域光照充足,全年无夏,降雨集中,湿度较小,蒸发强烈。2018年,在四川省王朗自然保护区再次采集到红耳鼠兔标本,并通过红外相机,在四川西部岷山、邛崃山海拔3 850 m以上的区域发现了红耳鼠兔几个种群,其栖息地气候特点和传统纪录区域迥异且相互隔离,但遗传距离和传统区域红耳鼠兔很小,有99.9%的相似性,其自然历史值得深入研究。
研究报告
基于点模式法的四川省林火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刘倩, 覃先林, 李晓彤, 侯亚男
2019, 40(6): 6-12,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2
摘要:
林火是干扰森林正常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四川省位于林火高发区的西南林区;研究四川省林火发生规律有助于该省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本研究基于MODIS火产品数据(MOD14A2/MYD14A2),采用Ripley K函数、中心点和标准差椭圆法、核密度分析法等空间统计方法并利用数据圆环图显示,对四川省2001—2012年林火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四川省林火发生年际波动较大,林火高峰期出现在1、2、3、4、5月份,且林火发生数逐年增加;在较小空间尺度下(小于528 km)林火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12年间林火发生的中位数中心处于攀枝花市,它也是火点最密集区,高发区还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省林火总体分布趋势是向西北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方向扩展。
研究报告
珙桐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以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张淑伟, 戢林, 潘欣, 蒋成益, 杨林, 李蓓, 马晓龙, 毛夜明
2019, 40(6): 13-1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3
摘要:
为了解四川省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珙桐未来的发展趋势,探讨其致危主要因子,为珙桐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四川省黑竹沟珙桐种群进行研究,运用绘制珙桐分布图、种群结构图、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以及时间序列模型等方法来揭示珙桐种群结构和动态特征。结果显示,该种群径级结构与高度结构变化趋势相似,近似纺锤型,幼苗、幼树和老龄个体数量较少,该种群发展主要靠中龄个体维持。种群标准存活曲线为Deevey I型,即凸型,属于下降型种群;种群个体死亡率与个体损失度走向基本一致,表现为前后期脆弱,中期稳定的特征。时间序列预测表明:在未来5年后,现存个体存活总数将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该地区幼苗主要以萌生为主,实生苗罕见;研究表明,该种群属于下降型种群,并处于快速衰退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种子自然更新力差成为该种群发展最严峻的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保护策略。
研究报告
长白落叶松变异分析及优良家系早期选择
唐杰, 曹振宇, 侯丹, 张含国
2019, 40(6): 19-2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4
摘要:
以黑龙江省鹤岗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的84个长白落叶松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树高,结合变异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年生长量分析等,对长白落叶松家系进行早期选择。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树高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幅度为26.81%~35.66%。来源于渤海、错海、鹤岗及林口4个种子园家系的平均变异依次为30.50%、30.47%、28.97%、30.12%,依次比对照大8.62%、8.51%、3.17%、7.26%。4年生、5年生、6年生时树高在家系水平上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树高遗传力平均为90.7%,20%入选率时,遗传增益平均为38.74%。结合多重比较及树高生长量分析结果,最终选择出生长良好、生长快且稳定的家系为BS54、BS542、CH4、HG28及LK299,且6年生时,平均树高为1.34m,平均变异系数为31.62%,平均年生长量为0.43m,平均现实增益为36.66%。
生态建设
岷江干旱河谷岷江柏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研究
贺维, 彭丽君, 杨育林, 张炜, 鄢武先, 尤继勇, 张小平, 张好
2019, 40(6): 25-3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5
摘要:
采用典型样地法,在岷江干旱河谷汶川、理县段,对不同林龄和立地条件下的岷江柏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柏人工林乔木层物种组成较单一,林下以菊科、豆科、蔷薇科、禾本科为主,物种丰富情况总体表现为草本层 > 灌木层 > 乔木层;乔木层臭椿作为伴生树种具有较大更新潜力,草本层青蒿处于优势地位。(2)从岷江柏生长情况来看,中坡位岷江柏生长最差,林下灌草盖度极低;上坡位岷江柏长势最好,乔木层郁闭度高达0.9。(3)从岷江柏蓄积量和郁闭度来看,上坡位 > 下坡位 > 中坡位,从林下植被盖度和生物量来看,下坡位>中、上坡位。因此,在岷江干旱河谷地区选择岷江柏造林时,营造生态防护林优先选择上坡位,营造生态经济林优先选择下坡位,中坡位可以适当增加喜光、耐旱乡土灌草种的比例,以增加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生态建设
雅安市老板山3种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周琳, 海来曲博
2019, 40(6): 32-37,5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6
摘要:
采用典型样地法,以老板山毛竹林、水杉林及香樟林3种主要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选取物种组成、重要值及物种多样性指数为计算指标,探究人工栽培树种对当地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此次调查记录共计毛竹人工林物种94种,隶属59科78属,水杉人工林82种,隶属46科67属,香樟人工林80种,隶属47科70属,毛竹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其他群落最高;(2)竹类植物、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在各自人工林乔木层优势地位明显,灌木层中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乡土树种幼苗分布于毛竹和香樟人工林下,林下出现香樟幼苗表明香樟人工林能实现自然更新,水杉人工林自然更新困难;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土牛膝(Achyranthes aspera)在3种人工林草本层中占据优势地位;(3)不同人工林群落总体物种丰富度都表现为灌木层 > 草本层 > 乔木层,各人工林林群落乔木层D、H、H'和Jsw值均小于其他各层;水杉、香樟人工林林下灌草层和草本层H'值较大,Jsw值相对较小,群落发展不稳定;(4)3种人工林都应进行林分改造。
生态建设
深圳华侨城湿地公园环境教育效果实证分析
郭梅秀
2019, 40(6): 38-4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7
摘要:
湿地公园开展环境教育是坚持资源保护、永续利用的重要环节。本文构建了环境知识、价值观、环境态度与环境教育效果的概念模型,以深圳华侨城湿地公园游客为样本检验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环境知识通过环境态度直接或间接驱动环境教育效果;生态价值观与利他价值观通过环境态度间接驱动环境教育效果,利己价值观对环境教育效果不具有驱动作用。因此,本文的结论对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的优化与开展具有关键指导作用。
林业产业
密度调控对杉木人工林中优势木生长过程的影响
余克胜, 张时林, 鄢武先, 贾晨, 宋鹏
2019, 40(6): 43-47,6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8
摘要:
为探索经营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中优势木生长的影响效果,以洪雅国有林场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方法,测定分析了不同经营密度的杉木人工林中优势木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密度调控能够影响优势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过程;林分经营密度越大,树高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最大值越小,树高数量成熟时间越早;林分经营密度越小,胸径平均生长量越大,胸径数量成熟龄越晚;林分经营密度越大,优势木材积总生长量越小,材积平均生长量减小,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越晚,材积的数量成熟年龄越晚。低经营密度(500株·hm-2)有利于培育杉木大径材,而中高经营密度(>500株·hm-2)利于培育中小径材。
林业产业
复合微生物肥对茶树生长的促进作用初探
肖开兴, 肖析蒙, 杨瑶君, 易志飞, 唐雪
2019, 40(6): 48-5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09
摘要:
为初步探究复合微生物肥对茶树生长的促进作用,本实验以表观测量、酒石酸亚铁比色等方法测量了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后茶树的株高、检测茶叶中叶绿素和茶多酚的含量以及土壤中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的含量。结果显示,相比于施用普通化肥,在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后,茶树株高同比提高75.05%;茶多酚含量同比增长11.00%;叶绿素含量同比增长1.69%;铵态氮同比增长201.04%;速效磷同比减少6.09%;有效钾含量降低33.06%。研究表明,复合微生物肥的使用,能显著提高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改善茶叶品质。
林业产业
苦竹林分结构对鲜笋产量的影响分析
吴雨峰, 曹小军, 张小平, 魏晋东, 熊壮, 尤继勇, 干少雄, 陈涤非, 张好
2019, 40(6): 55-5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0
摘要:
苦竹是川南地区优良的笋用竹种。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年龄结构、胸径结构,以及林分密度3个因子下苦竹的产笋能力差异。结果表明:年龄结构、林分平均胸径、立竹度对苦竹鲜笋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而胸径整齐度对苦竹鲜笋产量影响不显著。其中1年生+2年生+3年生竹龄主导型的竹林产笋能力最好,鲜笋产量达4 770 kg·hm-2,发笋数达13 900个·hm-2;平均胸径6 cm的竹林鲜笋产量最高,达到4 580 hm2;立竹度10 000~12 000株·hm-2的竹林产笋能力最好,鲜笋产量达4 700 hm2,发笋数达1 550 hm2。结合各因子来看,以1、2、3年生竹竹龄主导型+中大的林分平均胸径(4~6 cm)+中等立竹度(10 000~12 000株·hm-2)的苦竹林鲜笋产量最高,是比较理想的苦竹林分结构。
林业产业
荣昌无刺花椒与九叶青花椒主要品质特征比较分析
杨文英, 王玲, 吕玉奎, 王晓斌, 郭宇桃, 蒲廷松
2019, 40(6): 60-6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1
摘要:
为了解荣昌无刺花椒主要品质特征,从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花椒种植基地分别采摘了荣昌无刺花椒和九叶青花椒的青鲜果和熟鲜果测定其挥发性组分。其中荣昌无刺花椒青鲜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43种,熟青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48种。九叶青花椒青鲜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30种,熟青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44种。其含量最高的前5种挥发性组分相同,为D-柠檬烯(苎烯)、香桧烯、芳樟醇、月桂烯、β-水芹烯。荣昌无刺花椒青鲜果和熟鲜果的精油含量分别为1.37 mL·100 g-1、2.10 mL·100 g-1,九叶青青鲜果和熟鲜果精油含量为1.8 mL·100 g-1、2.67 mL·100 g-1,该含量均高于国家一级花椒精油含量0.9 mL·100 g-1的标准。荣昌无刺花椒青鲜果和熟鲜果灰分含量分别为1.90%、2.15%,九叶青青鲜果和熟鲜果灰分含量分别为2.56%、2.90%,也达到国标小于3.0%的一级标准。
研究简报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城市绿地提取分析
吴卓恒, 徐霞, 陶帅
2019, 40(6): 65-7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2
摘要:
本文通过无人机获取四川省北川县高分辨率影像数据,经过空三加密,正射校正等一系列预处理,利用ENVI软件分别计算研究区可见光波段差异植被指数VDVI (visible-ban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绿红差值指数NGRDI (normalized green-red difference index)、归一化绿蓝差值指数NGBDI (normalized green-blue difference index)。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类方式,分别提取城市绿地并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3种植被指数均能较好地提取城市绿地,总体提取精度均在83%以上,其中VDVI提取效果最优,总体精度达到89.5%。因此,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绿地的提取统计是可行的。基于VDVI统计结果,通过去除小斑块以及目视解译校正城市绿地分类结果,统计得到北川县建成区绿地面积为2.3948 km2,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0.04%。
研究简报
基于地统计学的米易县单位面积蓄积空间格局分析
叶光志, 魏圣钊, 张国先, 刘雄, 黎学森, 黄从德
2019, 40(6): 71-7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3
摘要:
研究森林单位面积蓄积的空间分布可为制定森林管理对策提供参考。本文以四川省米易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米易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米易县森林单位面积蓄积进行了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米易县单位面积蓄积的最适半方差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单位面积蓄积的全局Moron I和Z值分别为0.79和446.71,呈现较强的聚集趋势。此外,米易县单位蓄积块金比为50%,表明其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受结构性和随机性双重因素的影响。通过ARCGIS普通克里金插值,绘制出米易县单位面积蓄积的空间分布图。地统计模拟结果表明,米易县平均单位面积蓄积为50.76 m3·hm-2。全县蓄积总体上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规律,与地形、地势变化一致,与人口密度变化相反。研究结果说明,米易县单位蓄积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为的共同影响。
研究简报
铁皮石斛种植基质筛选研究
兰海, 潘宏兵, 和献锋, 代沙, 蒋祺, 顾国栋, 唐平, 陈云清, 张帆
2019, 40(6): 75-8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4
摘要:
在攀西干热河谷区,研究不同种植基质配方对大棚铁皮石斛种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年铁皮石斛植株根系生长期集中在一、三季度,蘖芽抽生期集中在一、四季度,鲜重增长集中在二、三季度;植株茎粗、株高等部分生长性状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经主成分分析筛选出V锯末∶V松树皮∶V碎瓦片(1∶3∶1)的配方基质D最适合攀西干热河谷区大棚种植铁皮石斛。
研究简报
桂北地区青钱柳不同时期活性成分分析
郭亮, 李晓铁, 秦丽凤
2019, 40(6): 81-84,1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5
摘要:
以桂北地区种植的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叶片为实验材料,探究不同采摘时间和采摘树龄下,叶片中可溶性糖、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差异,寻找较为适合的采摘树龄和采摘时间。利用对比试验和方差分析方法,从3个不同的采摘时间和3个不同的采摘树龄中分别选择出各组分产量较高的组合。试验证明当采摘树龄为4年时,可提取到的可溶性多糖较高,当树龄为两年并且采摘时间在每年11月左右时,可提取到的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较高;该实验探究所选取的本地无性系家系在特定时期可产出较高的可溶性糖、黄酮、皂苷。依据不同的采摘时间和采摘树龄可提高青钱柳叶片的利用率,该实验所选取的青钱柳无性家系可作为优良家系进行选育,为今后青钱柳叶片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和优良家系的选育打下基础。
研究简报
西南红山茶扦插繁育技术初报
殷国兰, 王晓琴, 郭聪, 朱曼, 陈宇
2019, 40(6): 85-8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6
摘要:
为了掌握西南红山茶扦插育苗技术,以西南红山茶的硬枝作为扦插材料,研究了基质和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等方面对插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种类及生长调节剂对插穗成活率影响显著,以泥炭土+珍珠岩(体积比为1∶1)扦插成活率最高,达74%;以生长调节剂IBA200 mg·L-1浸泡30 min扦插成活率最高,达75.33%。
研究简报
乐山机场春秋两季鸟类多样性调查
王宇琪, 王丹丹, 梅容, 刘方庆, 文陇英
2019, 40(6): 88-93.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7
摘要:
为了解乐山机场周边的鸟类多样性,于2018年春季(3~5月)和秋季(9~11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样线两侧50~100 m内鸟类的种类、数量以及环境因子,记录到鸟类49种,隶属9目30科,其中稀有种10种,占20.41%;常见种31种,占63.27%;优势种8种,占16.33%。结果表明:春季农田和村落的相似度最高为0.48,秋季农田和湿地相似性最低为0.07。春秋两季农田的鸟类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他生境,分别为2.377和2.573。农田的鸟类数量和种类均为春季高于秋季;虽然村落鸟类数量秋季高于春季,但是种类春季高于秋季;湿地鸟类数量和种类均为春季高于秋季。总体来说,鸟类多样性春季高于秋季,农田为乐山机场地区鸟类提供了最丰富的多样性。
病虫害防治
城市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四川的危害及风险评估
杨惠, 张诺妮, 何恒果
2019, 40(6): 94-100,10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8
摘要: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是一种林业危险性入侵害虫,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植物。近年来,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四川地区悬铃木属植物上的危害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有效防治该害虫,作者于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对四川境内成都市、南充市、广安市、泸州市、宜宾市等各地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得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值R=1.60,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四川省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病虫害防治
银杏大蚕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
刘玉彬, 兰庆
2019, 40(6): 101-10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19
摘要:
银杏大蚕蛾虫害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连续爆发,对花楸树和香樟树危害严重。为了防治银杏大蚕蛾,本文针对其发生规律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并提出了针对银杏大蚕蛾分时段和分方法的防治措施,旨在为本区域该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保护区研究专栏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调查
胡大明, 邓玥, 徐含锋, 刘洋
2019, 40(6): 105-10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20
摘要:
为查清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Moschus berezouskii)状况,为保护区保护管理提供依据,2017年10月—2018年7月采用样线法、红外相机监测法及访问法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林麝的数量约为1 523头,林麝平均密度为5.05头·km-2,保护区林麝密度属于中等,尚未达到理论承载量。在生境选择上,保护区林麝喜欢利用食物丰富、隐蔽条件好、郁闭度高、坡度较陡、干扰强度弱的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山脊及中、上坡环境。日活动节律表明,保护区林麝活动主要集中于白天,白天活动的频率是夜间活动的两倍以上。本文详细研究了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的生存环境、种群密度及日活动节律,为林麝的保护提供了参考资料。
综述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及其进展
刘兴良, 刘世荣, 刘杉, 姬慧娟, 马文宝, 冯秋红, 潘红丽, 张利, 刘千里, 缪宁
2019, 40(6): 110-1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6.021
摘要:
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指用马利瓦特(Maliwatt)缝编工艺,将可降解的植物纤维为原料编制成卷,同时将一定配比的植物种子和基质混合后植入成卷材料而成的快速植被恢复技术。本文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垫、生态植被垫等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优势等;分析了在地震滑坡、沙化治理、矿山废弃地和公路边坡治理的植被恢复效果,进而提出生态毯植被恢复技术的未来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