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WE ARE COMMITTED TO REPORTING THE LATEST FORESTRY ACADEMIC ACHIEVEMENTS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9年 第40卷 第1期

2019, 第40卷, 第1期

导出 引用
研究报告
濒危植物油杉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
刘信朝
2019, 40(1): 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1
摘要:
通过调查福州市长乐区珍稀植物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种群,探讨其种群生命表和生存曲线,研究油杉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乐市油杉种群中树个体数最多,大树其次,幼树最少。油杉种群存活曲线为凹型曲线,属Deevey Ⅲ型,表现为衰退型种群。油杉种群的个体死亡率和种群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油杉种群早期死亡率较高,生长到Ⅵ龄级时,其种群死亡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油杉种群生存函数曲线表现出该种群前期数量锐减、中期种群稳定和后期种群出现衰退的特征。
研究报告
红雉凤仙花形态与光合特性对光强的响应及其耐阴性评价
杨有芹, 李登飞, 王力, 王琼
2019, 40(1): 5-1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2
摘要:
评价野生花卉植物的耐阴性并揭示其耐阴机制,有助于该类植物有效的引种栽培和合理的开发利用。采用遮阳网对峨眉山野生观赏花卉红雉凤仙花(Impatiens oxyanthera)进行遮荫处理,相对光强为(26.242±1.029)%,以全光照作为对照,遮荫约4个月后,测定植株形态和气体交换特征,并计算光响应参数。结果表明:遮荫促进红雉凤仙花生长,所测定的形态指标(株高、基径、分枝数、冠幅、单叶面积、叶长和叶宽)均显著增加。与全光照条件下相比,遮荫使红雉凤仙花的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显著下降,进而导致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但对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影响不显著。同时,遮荫使红雉凤仙花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增大69.841%。主成分分析以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该植物耐阴综合平均值为0.407。红雉凤仙花通过增加单叶面积,以弥补遮荫引起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增大表观量子效率,提高对弱光的利用能力,以促进其生长,较强的耐阴性使得该植物在园林植物造景和建筑物遮荫区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报告
3种核桃副产物多酚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郑渝川, 黄仲华, 黄伊嘉, 杨凌, 吴斌
2019, 40(1): 15-1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3
摘要:
以核桃青皮、核桃粕和核桃壳为原料,用水和不同比例的甲醇、乙醇超声提取,测定了多酚提取率、还原力和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使用40%乙醇为提取剂,多酚提取率最高,纯水的提取率最低。3种核桃副产物多酚醇提取物都具有体外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核桃青皮 > 核桃粕 > 核桃壳。核桃青皮醇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作为抗氧化剂。
生态建设
干旱河谷10种生态恢复树种的光合和水分生理特征研究
刘千里, 何建社, 张利, 朱欣伟, 杨昌旭, 李登峰, 冯秋红
2019, 40(1): 20-24,4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4
摘要:
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10种生态恢复树种盆栽苗木的光合、荧光以及水分生理特征等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植物在干旱地区的光合运作情况以及光合生理特征和水分生理特征,及其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各类植物的抗旱特征,以期为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树种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生态建设
城市不同功能分区草坪绿地土壤有机碳与碱解氮垂直分布特征
刘骞, 曾文津, 赵宇, 贾蕊萌, 李越
2019, 40(1): 25-29.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5
摘要:
为了解城市草坪绿地土壤有机碳与碱解氮垂直分布特征,以长春市为例,选取不同功能分区(公园、道路、居住区、校园)草坪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pH值、有机碳(SOC)、碱解氮(AN)的垂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坪绿地类型与土壤剖面对土壤pH值、有机碳(SOC)、碱解氮(AN)含量影响显著(P<0.05)。其中,不同功能区0~30 cm土壤pH值为:校园绿地 > 道路绿地 > 居住区绿地 > 公园绿地;不同功能区0~30 cm土壤SOC含量为:公园绿地 > 居住区绿地 > 校园绿地 > 道路绿地;不同功能区0~30 cm土壤AN含量为:公园绿地 > 居住区绿地 > 校区绿地 > 道路绿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SOC与AN呈正相关,而绿地土壤的pH值与SOC含量呈负相关。由此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含量,调节土壤pH值,来使土壤得到优化,增加固碳能力,减弱温室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马尾松林改造成香樟林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薛沛沛, 齐代华, 陈道静, 孟祥江
2019, 40(1): 30-34.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6
摘要:
选取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改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香樟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开展了观音峡林场马尾松林和不同林龄香樟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表明:(1)观音峡林场马尾松林、香樟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2017年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7.65万元·hm-2·a-1、7.51万元·hm-2·a-1、8.40万元·hm-2·a-1和10.47万元·hm-2·a-1。(2)马尾松林改造为马尾松和香樟混交林过程中,改造初期由于香樟在灌木层中,乔木层密度小于马尾松纯林,因此服务功能略低于马尾松林。随着改造时间的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显著提高。(3)在马尾松林经营过程中,应营建混交林,同时增加幼龄林和中龄林的经营年限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建设
川东北地区杨树与柳树锈病发生与病理学观察
胥梦, 周明强, 唐春芳, 吴邦元, 袁施彬
2019, 40(1): 35-38,6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7
摘要:
杨树和柳树均属于杨柳科植物,两者在经济林及绿化行道树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锈病在杨树和柳树高栽植密度苗圃地和成片用材林的发生极为严重。本研究比较杨树和柳树锈病的发病症状、流行特点及病原菌特征,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依据。以川东北地区4区(县)(南充市高坪区和西充县,广安市前锋区和武胜县)患发锈病的杨树和柳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显微观察技术等方法。杨树锈病和柳树锈病大都侵害叶和幼苗,引起树叶早期脱落,幼苗枯萎。但杨树锈病的病原菌为锈菌科栅锈菌属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s),柳树锈病的病原菌为锈菌科栅锈菌属拟鞘锈栅锈菌(Melampsora coleosporioides Diet.)。杨树锈病和柳树锈病虽有共同的发病特征,但在为害症状、病原类型和发生规律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建议在防治时根据寄主的不同选择针对性强的防治方法。
生态建设
苍溪县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评价及选择研究
陶锐, 李怡洁, 罗宏成, 王志鑫, 高鹏, 李斌, 罗丽华, 赵建, 吴春兰, 代军
2019, 40(1): 39-4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8
摘要: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适应性、观赏价值、抗逆性、生态效益4个方面15个评价因子对苍溪县40种绿化树种构建3级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到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紫薇属(Lagerstroemia)、木犀属(Osmanthus)、樟属(Cinnamomum)等园林绿化树种18种,为当地选择园林绿化树种提供参考依据。
林业产业
不同覆盖模式对毛竹林出笋的影响
陈洪, 简霁, 杨东生, 先锐, 李呈翔, 王光剑, 马光良
2019, 40(1): 43-4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09
摘要:
通过对毛竹林开展传统促笋覆盖(糠壳+鸡粪+稻草,记作F1),两种新型覆盖(糠壳+鸡粪+高粱秆、竹酒糟+鸡粪+高粱秆,分别记作F2和F3),以及不覆盖(对照,F0)的对比试验,分析了相应的发笋历程、笋体大小及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1)3种覆盖模式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毛竹笋早出,F2和F3模式效果好于F1,3者在3月20日前出笋的比例分别较对照多出约20%、18%和4.5%;2)就同期笋高而言,仅F2、F3显著大于对照,F1的影响不明显,但3种模式均显著地增加了毛竹笋基径;3)尽管F1对笋早出和个体大小的促进作用不突出,单位面积出笋数量却远较其他模式大。毛竹林采用F1、F2和F3模式后,笋产量分别可达对照的2.5倍、1.9倍和1.6倍,收益则分别为对照的2.5倍、2.2倍和1.8倍。建议在山区毛竹林笋用经营中,就地取用农林废料实施覆盖是可行的,既节约成本和增加收益,又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林业产业
四川花楸属野生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应用分析
李大明, 徐峥静茹, 马文宝, 段秋宇, 白斌, 杨志雄, 李涛, 杨才斌, 王庆勇
2019, 40(1): 48-5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0
摘要:
结合文献记载和标本记录,对花楸属植物在四川部分地区的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共发现12种花楸的野外分布,其中有4个四川特有种和3个新记录种。部分种类分布海拔范围较广、生境类型多样,具有适应多种不同环境条件的内在潜力,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花楸属植物选种育种和开发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林业产业
广元市主要核桃良种生长表现及经济性状分析
刘盖, 陈善波, 金银春, 王莎
2019, 40(1): 52-5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1
摘要:
本文对广元市9个核桃良种的生长表现及坚果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广元现有良种具有生长势中等偏强,具备丰产、稳产特性。同时,本地核桃品种多样性丰富,在特色品种开发方面,仍然有较大空间。(2)广元现有良种果形端正,果壳厚薄适中,坚果内褶壁基本退化,隔膜膜质,稀有革质,多数取仁易,出仁率高。在以后的品种推广中,应大力发展蜀朝2号、青川1号、旺核1号等品种果型大、出仁率高、耐储运的良种。(3)根据变异分析得出,三径均值、粗脂肪含量、出仁率变异系数较低,说明这些指标的遗传稳定性较高。(4)单果重、三径、壳厚、出仁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两两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相关性结果对于研究区域内核桃性状变异、性状指标间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林业产业
泸州市区彩叶桂引种试验研究
王晓娟, 李呈翔, 陈洪, 王光剑, 马光良
2019, 40(1): 56-58.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2
摘要:
本文对试验地引种栽植的彩叶桂的成活率、生长情况和叶色变化情况等进行了观测统计,力求探寻彩叶桂能否在泸州地区正常生长并保持其叶片色彩变化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彩叶桂在引种地移植的成活率高达98.15%,长势较好,未出现严重病虫害情况,且植株叶色呈"紫红色-黄白色-黄绿色-深绿色"的梯度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彩叶桂比较适合在泸州市区推广应用。
林业产业
5种药剂对黄野螟幼虫的林间防治试验
邱琼, 杨德军, 刘际梅, 钟萍, 陈勇
2019, 40(1): 59-60,9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3
摘要:
近年来,西双版纳白木香人工林大面积的爆发了食叶害虫黄野螟,对白木香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为探索防治该虫的有效办法,在西双版纳普文镇4 a生白木香人工林里,选择5种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对黄野螟的幼虫均有一定的防效,以甲维·茚虫威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杀虫效果较好,3种浓度药后1 d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其次是氯氰·毒死蜱,药后2 d达到100%,2.5%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药后4 d也达到100%,而生物农药5%的苦参碱在药后1 d防效表现最弱,但药后4 d均能达到75%以上。
保护区研究专栏
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新记录
黄耀华, 侯金, 吴沛桦, 白文科, 林珊, 付励强, 立言伍叶, 李玉杰, 张晋东
2019, 40(1): 61-65.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4
摘要: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的物种资源情况,本研究调查了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从2016年至今红外相机数据中发现的保护区新物种记录,共计8种,包括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林鸮),4种国家"三有"物种(褐头鸫、棕朱雀、丘鹬、橙色小鼯鼠),1种IUCN红色名录中易危物种(褐头鸫)。建议应对这些动物分布区(如中等海拔地区(2 100 m~2 600 m)进行集中研究,如探究其生境适宜性及日常行为,加强对它们的监测和保护。
保护区研究专栏
石棉县的大凉螈分布、种群现状及保护建议
何流洋, 唐博, 吴应豪, 舒国成, 龚宇舟, 曾一唯, 程明阳, 束潇潇
2019, 40(1): 66-7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5
摘要:
大凉螈是大凉山地区的特有两栖动物,具有重要的进化地位和保护关注度,石棉县是该物种重要的分布区之一。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问询法,调查了大凉螈在石棉县的分布及种群现状。发现该物种在石棉县分布较广,目前调查到有8个分布点,其种群数量较丰富,栖息地类型选择宽泛;但该种群受人为捕捉、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繁殖场地减少等影响,部分种群有下降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的针对性保护措施和建议。
研究简报
长白落叶松愈伤组织及不定芽的诱导
张莉
2019, 40(1): 72-7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6
摘要:
以长白落叶松成熟合子胚为研究对象,从外植体消毒方式及愈伤组织与不定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激素组合和配比的选取等方面着手,进行长白落叶松愈伤组织及不定芽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先用4%NaClO消毒去皮种子15 min后,再用0.5%NaClO消毒胚2 min为长白落叶松成熟合子胚的最佳消毒方法;BM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当BM+2.0 mg·L-1 TDZ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89%;BM+1.5 mg·L-1 TDZ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为80.0%。
研究简报
“海沃德”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田间分布型研究
王茹琳, 刘原, 罗家栋, 文刚, 王明田, 李庆
2019, 40(1): 77-80.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7
摘要:
本研究利用经典的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对该病害的空间分布型进行测定,探明猕猴桃溃疡病的田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猕猴桃溃疡病病株在大田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形式为个体群。分别计算了猕猴桃溃疡病大田抽样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数,确定了该病害抽样的最佳样方大小,通过上述研究有效提高调查抽样的效率,为提高该病害田间调查的准确性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综述
桤木属植物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王泽亮, 李佳蔓, 黄振, 杨汉波, 陈炙, 刑文曦, 郭洪英
2019, 40(1): 81-86.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8
摘要:
桤木属为非豆科固氮树种,能改良土壤,适应性强,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本文概述了桤木属植物在系统发育、染色体、同工酶与RFLP、RAPD、AFLP、SSR分子标记水平上的、包括亚属分类、倍性问题、不同桤木种的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以及系统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现有研究中的存在问题,以期为桤木属植物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综述
生态足迹研究现状及展望
范玮, 张丽, 李惠芳, 杨鹏
2019, 40(1): 87-91.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19
摘要:
生态足迹理论是测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随着生态足迹的不断完善,其应用案例大量出现。本文通过回顾我国生态足迹的发展历程,总结近年来国内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概括了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的应用并对生态足迹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分析;对生态足迹模型今后的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综述
立地分类与评价研究现状
肖春莲
2019, 40(1): 92-97.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20
摘要:
森林立地分类和评价是林业生产规划、野外作业设计、施工造林、育林营林等重要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工作之一,同时是因地种树和促进林地生产力及林业绿色健康平稳发展的关键,对提高林木质量、持续发展高效林业、恢复改造森林结构和扩大森林资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应的特征。同时基于遥感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结合前人的具体研究案例对立地分类与评价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的来看,运用遥感信息技术进行立地分类与评价不仅能提高精确度及客观性,而且更便捷快速。未来将更依靠计算机技术和遥感信息技术,向包含多因子、多层次的综合性立地分类和评价发展。
综述
开展森林养生的基本要素与品质提升对策
张杰, 孙晓生
2019, 40(1): 98-102. doi: 10.16779/j.cnki.1003-5508.2019.01.021
摘要:
森林养生是健康养生和林业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有关森林养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梳理森林养生的发展概况,认为开展森林养生的基本要素包括:森林环境;森林养生产品和服务;配套设施。优化森林养生品质,需要加强森林医学研究;优化森林养生环境;加强森林养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特色的森林养生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