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初, 顾海军, 彭培好, 等. 中国湿地资源·四川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5.
[2] 仙巍, 向芷莹, 陶诗祺, 等. 川西北江河源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J]. 测绘科学, 2015, 40(7):49~53.
[3] 罗元佳. 理塘草地退化及遥感生物量监测模型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0.
[4] 雍国玮, 石承苍, 邱鹏飞. 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动态遥感监测[J]. 山地学报, 2003, 21(6):758~762.
[5] 周华茂, 曾良修, 喻歌农, 等. 川西北高原湿地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J].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12(S1):69~74.
[6] 黄茜, 蓝岚, 杨武年, 等. 若尔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 四川林业科技, 2014, 35(6):60~63.
[7] 万婷, 涂卫国, 席欢, 等. 川西北不同程度沙化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J]. 草地学报, 2013, 21(4):650~657.
[8] 唐明坤, 李明富, 赵杰, 等. 四川若尔盖县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群落比较研究[J]. 广西植物, 2011, 31(6):775~781.
[9] 石福孙, 吴宁, 罗鹏. 川西北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温度升高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08, 28(11):775~781.
[10]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2.
[11] 吴征镒.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 IV:1~139.
[12] 郎惠卿, 赵魁义, 陈克林. 中国湿地植被[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13] 严承高, 张明祥. 中国湿地植被及其保护对策[J]. 湿地科学, 2005, 3(3):210~215.
[14] 邓伦秀, 陈志萍, 陈景艳, 等. 贵州省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J]. 种子, 2016, 35(3):59~65.
[15] 厉恩华, 王学雷, 李伟, 等. 湖北省湿地维管植物区系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09, 27(4):373~380.
[16] 邓东周, 王朱涛, 蒙嘉文, 等. 川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成因探讨及对策建议[J]. 四川林业科技, 2010, 31(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