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红英. 浅谈森林火灾的预防[J]. 新疆林业,2020(03):40−41. doi: 10.3969/j.issn.1005-3522.2020.03.015
[2] 王丽涛,王世新,乔德军,等. 火险等级评估方法与应用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2008,10(5):578−585.
[3] 李艳梅. 基于承灾体的中国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92−95.
[4] 刘星光. 黑龙江省森林火险等级及天气形势预报方法研究[D]. 兰州: 兰州大学, 2011.
[5] 杨光,舒立福,邸雪颖,等. 韩国国家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概述[J]. 世界林业研究,2013,26(4):63−68.
[6] 田晓瑞,Douglas J M,张有慧. 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系统评述[J]. 世界林业研究,2006,19(2):39−46. doi: 10.3969/j.issn.1001-4241.2006.02.008
[7] 郭亚娇,廖志颖,殷继艳. 四川凉山州森林火灾发生原因及防火体系建设[J]. 今日消防,2019,4(11):54−56.
[8] 黎雅楠. 基于Landsat8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技术探讨[J]. 环境与发展,2020,32(5):238−239.
[9] 王叁. 川西南地区主要针叶林可燃物空间分布及潜在火行为[D].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10] 李玉峰,马秀兰,易正楠. 森林火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探讨[J]. 山西科技,2019,34(6):32−36. doi: 10.3969/j.issn.1004-6429.2019.06.010
[11] 魏书精,罗斯生,罗碧珍,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20,36(2):133−143. doi: 10.3969/j.issn.1006-4427.2020.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