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云梅.基于ddRAD-seq数据对刚竹属(Phyllostachys)及其近缘类群的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
[2] 李俊龙.我国花卉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515~3516.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九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 马乃训,张文燕,袁金玲.国产刚竹属植物初步整理[J].竹子研究汇刊,2006(01):1~5.
[5] 张勇,徐彭,谢勇辉等.刚竹属化学成分及其抗肝损伤成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2280~12282.
[6] 柳涛,邱丽氚,常虹,吴晓湲,路丹桂.中国竹亚科植物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研究[J].竹子学报,2018,37(01):1~7.
[7] 王志东.我国辐射诱变育种的现状分析[J].同位素,2005,18((3):183~185.
[8] 杜加一.竹资源:一个可永续利用的"富矿"[J].中国林业产业,2016(06):20~21.
[9] 康彩霞.竹文化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10] 马乃训,张文燕,袁金玲.国产刚竹属植物初步整理[J].竹子研究汇刊,2006(01):1~5.
[11] 柳涛.中国竹亚科植物空间分布及多样性研究[J]竹子学报,2018,37(1):1~7.
[12] 耿以礼.中国主要禾本植物属种检索表:附系统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3] 白琼,于丽霞,鄢波.竹类植物分类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2014,(09):188~189.
[14] 温太辉,周文伟.中国竹类维管束解剖形态的研究初报(之一)[J].竹子研究汇刊,1984,3(1):1~21.
[15] 温太辉,周文伟.中国竹类维管束解剖形态的研究初报(之二)[J].竹子研究汇刊,1985,4(1):28~43.
[16] 黄京华.丛生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应用[J].竹子研究汇刊,1993,12(1):18~28.
[17] 唐赛春,夏念和林汝顺.两种竹果的胚体类型及系统分类意义[J].广西植物,2005,(05):437~439+468

~501.
[18]

Watanabe M,Ito M,Kurita S.Chloroplast DNA phylogeny of Asian Bamboos (Bambusoideae,Poaceae)and its systematic implication[J].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1994,107(3):253~261.
[19] 甘小洪,丁雨龙.竹类结构植物学研究进展[J].竹子研究汇刊,2002,(01):11~17.
[20] 葛罗逊,里斯,耿伯介. 关于亚州竹类的解剖及其维管束[J]. 竹子研究汇刊,1982,(01):105~130.
[21]
[22] 黄敏仁,陈道明等.同工酶在刚竹属竹种鉴别上的应用.竹类研究,1983,29(1):132~135.
[23] 袁文海,梁根桃.刚竹属竹种淀粉酶同工酶分析及其在竹种鉴别上的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3,(03):14~20.
[24]

FUMIO T,TAKASHIGE I,TORU T. Mitochondrial gen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genus Phyllostachys[J]. Jap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1998,32(1):7~14.
[25] 方伟,何祯祥,黄坚钦等.雷竹不同栽培类型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01):1~5.
[26] 李雪平,牟少华,彭镇华等.毛竹等28个刚竹属竹种的AFLP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4,41(02):179~182.
[27] 卢江杰,吉永胜彦,方伟等.3种竹类植物杂种的分子鉴定[J].林业科学,2009,45(3):29~34.
[28] 朱芳明,杜建伟,周国贤,张汉尧.基于DNA序列分析的刚竹属系统树构建[J].西部林业科学,2015,44(02):63~68.
[29] 吴妙丹.毛竹EST-SSR标记的开发和利用[D].浙江农林大学,2010.
[30] 黄德峰,王宴.早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05):0117.
[31] 詹松文,李浩存,仲秀林等.[1] 早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6(01):41.
[32] 吕家云.竹林定向选育技术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11(02):26~29.
[33] 张英.竹叶黄酮的生理与药理活性[J].世界竹藤通讯,2004,2(2):1~10.
[34] 张英,龚金炎,李栋等.竹叶黄酮最新研究进展之二——竹叶酚性化学素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及化解人体丙毒危害的作用和机制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05):56~62+145.
[35] 何跃君,岳永德,汤锋等.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英文)[J].林业科学,2010,46(07):120~128.
[36] 陆柏益,张英,吴晓琴.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03):120~124.
[37] 毛燕.早竹和高节竹叶化学成分的初步测定[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7(04):98~102.
[38]
[39] 刘彤云,舒思洁,舒慧等.雷竹笋汁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J].医药导报,2004,23(2):73~74.
[40] 陆柏益.竹笋中甾醇类化合物的研究-竹笋甾醇化学、工艺学及生物学功能[D].杭州:浙江大学,2007.
[41] 王自军,邓红.淡竹叶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甘肃中医,2004,17(7):35.
[42] 李正才.竹林生态系统与二氧化碳减量竹子研究汇刊,2003,22(4):1~5.
[43] 孙艳.百竹园26种竹种生态适应性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44] 李艳玲.关于人工塑石在园林中的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

).
[45] 吕慧,段渊古.竹石配置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74~4576.
[46] 辛红,朱朝琴,谢永红等.观赏竹的美学特性及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1

).
[47] 戴宪德,徐传保,戴庆敏.竹子资源及研究进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9,39(1):107~111.
[48] 陈莲.观赏竹文化内涵与园林应用比较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8.
[49] 马乃训.中国刚竹属[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50] 卜力强,张新明.刚竹属竹种的观赏特征及园林造景设计手法[J].世界竹藤通讯,2015,13(0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