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成栋. 构建“一群三带”现代竹业差异化发展格局—一根翠竹撑起两个“翻番”[N]. 四川日报, 2018-4-9(5).
[2] 李丽. 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2):139−142. doi: 10.3969/j.issn.1005-6521.2015.12.036
[3] 姜姝宇. 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分析[J]. 中国食用菌,2020,39(2):237−239.
[4] 牛潇宇. 毛竹林食用菌的生态复合经营模式研究[D]. 杭州: 浙江农林大学, 2016.
[5] 吕玉奎,邓安桂. 麻竹林下套种竹荪高产栽培技术[J]. 重庆林业科技,2012(2):33−35.
[6] 宋瑞生,桂仁意,刘志强,等. 毛竹食用菌复合经营模式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2014,12(2):1−4. doi: 10.3969/j.issn.1672-0431.2014.02.001
[7] 刘萍, 李明军. 植物生理学实验(第二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 1377-2007. 土壤pH的测定[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9]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10] 梁冬. 椰棕丝中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43(4):127−128. doi: 10.3969/j.issn.2095-0101.2014.04.048
[11] 陆 娜,宋吉玲,闫 静. 竹-菇套种模式对毛竹林土壤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0):1717, 1720.
[12] 王波,沈泉,朱炜,等. 套种棘托竹荪对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6,32(4):28−32. doi: 10.3969/j.issn.1006-4427.2016.04.006
[13] 应国华,吕明亮,何林,等. 毛竹林下栽培棘托竹荪对笋竹及土壤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2014,34(6):65−67. doi: 10.3969/j.issn.1001-3776.2014.06.014
[14] 曹伟,李露,赵鹏志,等. 坡地黑土碳氮分布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8,40(8):56−63.
[15] 林连光. 毛竹林内竹蔸分布及其促腐情况的调查分析[J]. 世界竹藤通讯,2011,9(3):57−59. doi: 10.3969/j.issn.1672-0431.2011.03.015
[16] 朱颜,龙海艳,楼崇,等. 竹蔸促腐技术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2013,32(3):53−57.
[17] 王波,李琴,朱炜,等. 毛竹林覆盖经营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J]. 林业科学,2019,55(1):110−118. doi: 10.11707/j.1001-7488.201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