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顺国,陈松领,张长海.古树名木的价值[J].中国林业,2007(13):43.
[2] 易绮斐,王发国,叶琦君,等.广州从化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初报[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20(01):69~73.
[3]
[4] 黄应锋,孙冰,廖绍波,等.深圳市古树资源特征与分布格局[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24(02):104~111.
[5] 巢阳,李锦龄,卜向春.活古树无损伤年龄测定[J].中国园林,2005(08):57~61.
[6] 吴斡宁,万涛.浅谈树木年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3(07):152~155.
[7] 常二梅.侧柏古树抗衰老分子机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8]
[9] 王徐玫.南京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复壮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10] 陈风华,黄碧丽.福建泉州古龙眼树衰退原因及复壮试验[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1,40(03):64~67.
[11] 王元胜,甘长青,周肖红.香山公园古树名木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02):53~57.
[12]
[13] 王玉山,陶娟,赵进红,等.古树名木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03):1196~1198

+1201.
[1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15] 李沛琼,王勇进,冯惠玲,等.深圳特区古树名木及保护对策[J].广东园林,1998(03):37~41.
[16] 杨义波.街路园林树木健康状况与园林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关系[J].林业科技,2006,31(04):64~65.
[17] 刘瑜,徐程扬.古树健康评价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3,26(01):37~42.
[18] 计燕,陈玉哲,闫志军,等.郑州市大树、古树综合复壮技术初探[J].河南林业科技,2001(04):17~18+21.
[19] 聂立水,王登芝,王保国.北京戒台寺古油松生长衰退与土壤条件关系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05):32~36.
[20] 李锦龄.北京松柏类古树濒危原因及复壮技术的研究[J].北京园林,2001(01):24~31.
[21] 刘克锋,龚学,袁跃云,等.天坛公园土壤研究Ⅲ、古树生长区围栏效果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4(01):15~21.
[22] 刘克锋,王静,王衍庆,等.北京市十大公园土壤性状及其改良利用的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4(02):25~44.
[23] 林开敏,俞新妥,洪伟,等.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1(S1):94~98.
[24] 王瑛,汤珧华,陈嫣嫣,等.地被植物恢复对古树周边土壤性状的影响[J].上海建设科技,2008(06):24~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