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军,陈益泰,姜景民,等. 香椿属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林业实用技术,2010(5):56−57.
[2] 孙鸿有,蔡克孝,王隆护. 香椿(Toona sinensis)种源苗期试验初报[J]. 浙江林学院科技通讯,1982(2):26−32.
[3] 梁有旺. 不同种源香椿种子及苗木差异性分析[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6.
[4] 潘晓芳,宋志姣,陶思叁,等. 广西香椿种源种苗特性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4):20−22. doi: 10.3969/j.issn.1004-874X.2013.04.007
[5] 刘军,陈益泰,姜景民,等. 香椿种源苗期性状变异与原产地生态因子典型相关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1):27−29.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10.11.008
[6] 张海燕,曹永康,刘军,等. 香椿不同家系苗期生长性状变异及选择[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94−98.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13.01.21
[7] 陈建,袁伟刚,肖兴翠,等. 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苗期测定及家系选择[J]. 四川林业科技,2017,38(5):8−12.
[8] 刘正周,沈元勤,黄宛淅,等. 香椿种源试验研究[J]. 河南林业科技,2008(1):22−23+54. doi: 10.3969/j.issn.1003-2630.2008.01.009
[9] 宋志姣. 广西香椿种源试验与选择[D]. 南宁: 广西大学, 2013.
[10] 张海燕. 香椿种源生长差异性分析及早期评价[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7,37(1):38−42.
[11] 左继林,周文才,龚春,等. 11个香椿种源在瑞昌引种的初期生长表现[J]. 林业科技开发,2008,22(6):34−36. doi: 10.3969/j.issn.1000-8101.2008.06.008
[12] 翟文继,沈元勤. 豫西南香椿苗期优良无性系选择研究[J]. 河南林业科技,2018,38(1):18−21. doi: 10.3969/j.issn.1003-2630.2018.01.006
[13] 胡继文,麻文俊,沈元勤,等. 香椿无性系苗期生长及早期选择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19,32(4):165−170.
[14]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香椿育苗技术规程[S]. 成都: 湖南省标准出版社, 2010.
[15] 孙海燕,李桐森,周长富. 华山松高结实无性系子代苗期测定与家系选择[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07,27(1):37−40. doi: 10.3969/j.issn.2095-1914.2007.01.009
[16] 陈晓阳, 沈熙环. 林木育种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7] 梁有旺,彭方仁,陈德平. 不同种源香椿苗期生长差异比较[J]. 林业科技开发,2007(2):38−41. doi: 10.3969/j.issn.1000-8101.2007.02.012
[18] 洪舟,杨曾奖,张宁南,等. 越南黄花梨种源家系生长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1):25−30.
[19] 周水学,苏晓华,樊军锋,等. 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测定与选择[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102−106.
[20] 孙鸿有,王鹏飞,方炳法,等. 香椿地理变异与种源选择[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2(0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