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翠玲. 基于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城市森林建设与管理[J]. 中国城市林业,2010(2):54−56. doi: 10.3969/j.issn.1672-4925.2010.02.019
[2] 史梅容,周志翔,谢启娇,等.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0(13):227−229+232.
[3] 王成.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共同体与城市森林建设策略[J]. 中国城市林业,2016,014(1):1−7.
[4] 张先平,李美娟,王书宏,等. 基于生态学视角思考中国城市森林的营建[J].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37(2):1−5.
[5] 李锋,刘旭升,王如松.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与发展战略[J]. 生态学杂志,2003,22(4):55−59.
[6] 蔡春菊,彭镇华,王成. 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及其价值研究综述[J]. 世界林业研究,2004(3):18−21.
[7] 马宁,何兴元,石险峰,等. 基于i-Tree模型的城市森林经济效益评估[J]. 生态学杂志,2011(4):810−817.
[8] 张志永. 杭州市典型城市森林生态保健功能动态变化分析[D].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9] 王鹏,樊宝敏,何友均,等.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城市森林概念与问题分析[J]. 世界林业研究,2018(2):88−92.
[10] 沈清基. 《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评介及讨论[J]. 城市规划学刊,2005(5):98−103. doi: 10.3969/j.issn.1000-3363.2005.05.018
[11] 刘滨谊,张德顺,刘晖,等.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园林,2013,029(3):6−10.
[12] Yan CH, Xu KF. Research Progress in Urban Forest[J]. Journal of Qingdao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2004.
[13] 吴之凌,吕维娟. 解读1909年《芝加哥规划》[J]. 国际城市规划,2008(5):107−114.
[14] 宋永昌. 城市森林研究中的几个问题[C]// 中国城市森林论坛. 中国林学会;国家林业局, 2004.
[15] Ted W, Anne S, John W. Maryland's Gree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 development of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land conservation[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94−110.
[16] 吴伟,付喜娥. 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 国际城市规划,2009,24(5):67−71.
[17] Urban Forestry Commission. Urban Forest Stewardship Plan[R]. City of Seattle, 2013.
[18]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he Urban Forest of New York City[R], 2018.
[19]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The Urban Forest of Philadelphiay[R], 2016.
[20] San Francisco Planing Department, San Francisco Urban Forestry Council, et al. San Francisco Urban Forest Plan[R], 2014.
[21] 邱雯婉,张敏霞,鲍沁星. i-Tree模型在城市森林景观绩效量化中的应用评析[J]. 浙江林业科技,2019,39(5):109−119.
[22] 黄少卫,康文星,吴耀兴,等. 城市森林对小气候的调节及其功能价值评估[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0(1):90−94.
[23] 晏海. 城市公园绿地小气候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4] 董建华,何奇江,高月,等. 典型城市森林和湿地的小气候效应及人体舒适度影响——以杭州市为例[J]. 环境保护科学,2019,v.45(216):105−111.
[25] 王嘉楠,程立,刘慧,等. 城市森林显著树的认定及分布特征[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2):340−3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2.019
[26] 何兴元,宋力,徐文铎,等. 应用AHP构建城市森林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 辽宁林业科技,2006(3):5−7+19.
[27] 于冰沁, 郭健康, 张园, 等. 微尺度绿色基础设施设计: 基于植物冠层雨水截留能力的上海环境功能型绿地建设途径[C]// 2015城市雨洪管理与景观水文国际研讨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清华大学, 2015.
[28] 邹志谨. 广州城市森林的暴雨生态水文效应[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
[29] 李景奇. 城市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与关键技术的哲学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2019,1(1):20−26.
[30] 张丹明. 美国城市雨洪管理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2010,25(6):83−86.
[31] 顾大治,罗玉婷,黄慧芬. 中美城市雨洪管理体系与策略对比研究[J]. 规划师,2019,035(10):81−86.
[32] 王乐扬, 王国庆, 万思成. 国外雨洪资源利用模式及其对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借鉴与启示[C]// 重塑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水环境——2017(第三届)城市防洪排涝国际论坛暨中英城市洪涝防治研讨会. 0.
[33] 胡宏. 绿色基础设施视角下的城市雨洪管治策略——以费城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2018,33(3):16−22.
[34] Zhang ZW, Yang R. The Public Involvement Mechanism of American National Park Management Planning[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5.
[35] 郭佳希. 浅析公众参与理论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000(7):1−4.
[36] 王成. 国外城市森林建设经验与启示[J]. 中国城市林业, 2011.
[37] 童彦君, 孙宵茗. 营造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建设研究及发展思考——以北京市2013年昌平区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为例[C]// 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