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慧. 改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是治本之策——专访中国林科院森林经理及统计研究室主任、首席专家陆元昌[J]. 中国林业产业,2017(6):70−71.
[2] 李启军. 桂林城市森林的和谐美——广西森林审美漫谈之二十三[J]. 广西林业,2016(3):19−22. doi: 10.3969/j.issn.1004-0390.2016.03.012
[3] 张喆,郄光发,王成,等. 多尺度植物色彩表征及其对人体响应的关系[J]. 生态学报,2017,37(15):5070−5079.
[4] 周璐,肖平,汤澍,陈玲玲. 基于感知价值的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 生态经济,2014,30(5):146−152. doi: 10.3969/j.issn.1671-4407.2014.05.034
[5] 王子,荣媛,李明阳,钱春花. 森林景观色彩评价研究[J]. 世界林业研究,2017,30(3):41−45.
[6] 陈波,林瑜. 景观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艺术教育,2016(12):196−197.
[7] 李霞,安雪,金紫霖,潘会堂,张启翔. 植物色彩对人生理和心理影响的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1730−1733.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10.07.060
[8] 吴姝婷,洪昕晨,戴忠炜,郑艺琦,姜禹,闫晨,兰思仁. 城市公园色彩特征与游客感知心理关系研究——以福州市闽江公园南园为例[J]. 中国城市林业,2019,17(4):37−41+72.
[9] 崔君君. 黄龙山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健康评价[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10] 伍谦. 景观林相改造中的色彩配置[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11):108−112. doi: 10.3969/j.issn.1673-923X.2010.11.021
[11] Haigh C A, Witham G, Thompson J, Wood H. Green environments and their effect upon hospital us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Nursing, 2014, 5(2): 37−43. doi: 10.3844/ijrnsp.2014.37.43
[12] Thorpert P, Nielsen A B. Experience of vegetation-borne colours[J]. 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4, 9(1): 60−69. doi: 10.1080/18626033.2014.898834
[13] 王贤广,王峥嵘,何小勇,练发良,洪震,王军锋,杜有新,唐丽. 浙西南秋季林相美景度及其最优颜色构成模式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3(1):118−126.
[14] 马冰倩,徐程扬,崔义. 八达岭秋季景观整体色彩组成对美景度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6):258−264.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18.06.41
[15] 毛斌,彭立群,李乐,徐程扬. 侧柏风景林美景度的林内色彩斑块非线性模型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37(7):68−75.
[16] 韩慧英,邓春鹤,王崑. 城市湿地公园色彩景观研究—以天津桥园为例[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37−39. doi: 10.3969/j.issn.1004-874X.2013.03.014
[17] 赵秋月,刘健,余坤勇,艾婧文,上官莎逸,项佳,林月彬. 基于SBE法和植物组合色彩量化分析的公园植物配置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5):245−251.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18.05.39
[18] 赵凯,李金航,徐程扬. 侧柏人工林林分结构与色彩斑块间的耦合关系[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41(1):82−91.
[19] 杨洋,黄少伟,唐洪辉. 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8,34(1):116−122. doi: 10.3969/j.issn.1006-4427.2018.01.020
[20] 刘畅. 游憩型城镇景观林质量评价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21] 钱奇霞,陈楚文.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与景观规划研究——以瑞安福泉山森林公园为例[J]. 福建林业科技,2011,38(4):139−142+167.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11.04.32
[22] 王彦苏,周建华. 基于SBE法的重庆市中央公园植物景观评价[J]. 林业调查规划,2018,43(5):197−200+204. doi: 10.3969/j.issn.1671-3168.2018.05.040
[23] 史尚睿. 森林景观色彩量化软件与最优配比规律初探[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
[24] 郑宇,张炜琪,吴倩楠,陈梓茹,王宇晨,丁国昌,陈世品,傅伟聪,朱志鹏,黄淑萍,吴晶晶,董建文. 陕西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秋季景观林色彩量化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75−280. doi: 10.3969/j.issn.1001-7461.2016.03.48
[25] 沈雯,李凯,王秀荣. 层次分析法与美景度评价法在植物景观评价中的综合运用[J]. 北方园艺,2018(11):110−117.
[26] 杨书豪,谷晓萍,陈珂,董凤丽,张利岗,贾翔. 国内景观评价中SBE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 西部林业科学,2019,48(3):148−156.
[27] 张喆. 基于公众响应评价的森林色彩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28] Roth M. Validating the use of internet survey techniques in visual landscape assessment: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Germany[J]. Land 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6, 78(3): 179−192. doi: 10.1016/j.landurbplan.2005.07.005
[29] 汪平. 北京西山侧柏、油松游憩林抚育效果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30] 秦一心,方亮,张龙,史久西,王斌. 森林色彩三要素独立变化对观赏效应的影响[J]. 中国城市林业,2016,14(3):26−32. doi: 10.3969/j.issn.1672-4925.2016.03.006
[31] 倪黎.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32] 秦一心. 长三角地区生态景观林色彩量化与配置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33] 王美丽. 福州市春季植物花色色彩分析与景观应用[D]. 福建农林大学, 2015.
[34] 黄献. 园林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应用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5] 谭明,王一婧,成玉宁. 五颜六色: 数字化景观环境色彩构成研究——以南京赏樱风光带色彩规划设计为例[J]. 中国园林,2017,33(10):29−34.
[36] 齐英贺. 常州市公园植物配置结构及景观评价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37] 王娟,张辉,王明臣. 国有林场中森林抚育采伐技术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2019,51(3):62−64.
[38] 王晓春. 关于古田白溪森林景观提升工程的解析[J]. 江西建材,2017(11):194−195. doi: 10.3969/j.issn.1006-2890.2017.11.164
[39] 陈东. 城市森林建设和经营管理的途径[J]. 现代园艺,2016(20):135. doi: 10.3969/j.issn.1006-4958.2016.20.106
[40] 刘超. 苏仙区森林抚育间伐问题与措施分析[J]. 绿色科技,2019(17):171−173.
[41] 周璞. 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林内景观评价与改造方案[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42] 鲍梓婷,周剑云. 香港景观特征评估(LCA)的实践与经验[J]. 中国园林,2015,31(9):100−104. doi: 10.3969/j.issn.1000-6664.2015.09.022
[43] 蔡小虎,吴雪仙,谢大军,陈翰林,彭明超,张杰,张富华. 岷江上游森林风景资源景观美学评价[J]. 四川林业科技,2015,36(6):11−16. doi: 10.3969/j.issn.1003-5508.2015.06.002
[44] 陈凯,洪昕晨,林洲瑜,等. 基于GST法与AHP法的森林公园康复性景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7,39(1):118−126.
[45] 汪光胜,储雪梅,梁勤,等. 基于数码影像的林木景观美学价值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2):157−159+162.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7.12.052
[46] 杨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
[47] 翁殊斐,朱锦心,苏志尧,等. 岭南地区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质量评价[J]. 林业科学,2017,53(1):20−27. doi: 10.11707/j.1001-7488.20170103
[48] 张小晶, 陈娟, 李巧玉, 刘锦春, 陶建平. 基于视觉特性的川西亚高山秋季景观林色彩量化及景观美学质量评价[J/OL]. 应用生态学报: 2019(11), 1-13.
[49] 王子梦秋,李侃侃,窦龙. 西北高校校园秋季植物色彩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为例[J]. 林业科技通讯,2019(6):9−13.
[50] 钟磊. 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配置与运用探究[J]. 现代园艺,2019(18):120−121.
[51] 李玉宝,张璐,郭鑫金,赵希勇. 黑龙江省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 中国林业经济,2017(3):81−84.
[52] 雷帅闯.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D]. 浙江农林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