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锦矗. 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胡锦矗. 大熊猫的摄食行为[J]. 生物学通报,1995,30(9):14−18.
[3] 曾涛,张聪,雷开明,等. 九寨沟大熊猫主食竹生物量模型初步研究[J]. 四川动物,2012,31(6):849−852. doi: 10.3969/j.issn.1000-7083.2012.06.001
[4] Wei F, B H Y, R S, et al. Bamboo biomass estimation of giant pandas: a comparison of available methods[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20, 250: 108758.
[5] 王柯人,罗文秀,舒清态,等. 龙竹人工林的含水率分析及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构建[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1,41(6):168−174.
[6] 沈钱勇,汤孟平. 浙江省毛竹竹秆生物量模型[J]. 林业科学,2019,55(11):181−188.
[7] 邹凯,谈丽华,巫娟,等. 石灰岩山地淡竹生物量模型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0,42(1):110−117.
[8] 秦自生. 卧龙大熊猫生态环境的竹子与森林动态演替[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9] 周宏,袁施彬,杨志松,等. 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夏季大熊猫食性与主食竹生物量的关系[J]. 兽类学报,2014,34(1):93−99.
[10] 李云. 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分类,分布及巴山木竹生物量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02.
[11] 李承彪. 大熊猫主食竹研究[M]. 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2] 秦炜锐,潘翰,程勇,等. 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与林下冷箭竹关系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1):13−18.
[13] 邵威杰,宋心强,陈川,等.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海拔分布格局[J]. 动物学杂志,2022,57(5):707−721.
[14] 孙飞翔,党坤良,陈俊娴.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选择与森林群落[J]. 林业科学,2013,49(5):147−153.
[15] 董文渊,黄宝龙,谢泽轩,等. 筇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结构与动态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2,15(4):416−420. doi: 10.3321/j.issn:1001-1498.2002.04.009
[16] 林新春,方伟,俞建新,等. 苦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68−171.
[17] 刘兴良,向性明. 王朗林区人工缺苞箭竹亚层数量特征及其模型[J]. 林业科学,1994,30(5):471−477.
[18] 郑容妹,郑郁善,丁闽锋,等. 苦竹生物量模型的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1):61−64.
[19] 杨春花,周小平,王小明. 卧龙自然保护区华西箭竹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J]. 林业科学,2008,44(3):113−123.
[20] 张聪,曾涛,唐明坤,等.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华西箭竹生长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7(5):1137−1143.
[21] 秦自生,Tayl. A,蔡绪慎,等. 冷箭竹生物学特性研究[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5(2):107−113.
[22] 王金锡,马志贵. 大熊猫主食竹生态学研究[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3] 周世强,黄金燕. 冷箭竹更新幼龄无性系种群结构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1998,17(1):31.
[24] 樊燕,郭春兰,方楷,等. 石灰岩山地优势种淡竹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主因研究[J]. 广西植物,2016,36(10):1172−1178.
[25] 杜荣骞. 生物统计学(第3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6] 伯纳德·罗斯纳,孙尚拱(译). 生物统计学基础[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7] 牟克华,史立新. 大熊猫主食竹—冷箭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1991,10(4):24−32.
[28] 卢振龙,龚孝生. 灌木生物量测定的研究进展[J]. 林业调查规划,2009,34(4):37−40.
[29] Attiwill PM. A method for estimating crown weight in Eucalyptus, and some implication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own weight and stem diameter[J]. Ecol, 1966, 47(5): 795−804. doi: 10.2307/193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