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邹文秀,韩晓增,陆欣春,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剖面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29(05):187~193.
[3] 杨亚辉,赵文慧,木热提江·阿不拉,等.不同植被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以王东沟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01):249~252.
[4]
[5] 杨德军,雷少刚,卞正富,等.土壤物理质量指标研究进展及在矿区环境中的应用展望[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1):1961~1968.
[6]
[7] 张玉娥,杨习文,王勇,等.耕作模式与氮肥运筹对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36(01):186~193.
[8] 朱艺旋,孟京辉.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对比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15,30(02):103~107.
[9] 徐光荣,张世熔,钟钦梅,等.岷江上游典型土壤磷的迁移特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37(08):1741~1747.
[10] 马丽,王青,沈凇涛,等.岷江上游杂谷脑流域耕作区壤土和粉壤土的理化性质及肥力异质性[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11):144~149.
[11] 吕夏婷.岷江上游泥石流活动对森林植被垂直分异的响应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12] 李寅龙,刘星岑.不同放牧强度影响下荒漠草原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04):51~53.
[13] 王来,高鹏翔,刘滨,等.农田向农林复合系统转变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7(01):96~104.
[14] 杨婷惠,祁凯斌,黄俊胜,等.林窗式疏伐对云杉人工林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05):1171~1178.
[15] 郁鑫,王旭东.黄土高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8(05):144~146.
[16] 刘乐,王新杰,王廷蓉,等.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6,36(07):55~59.
[17] 李银,杨洁,李岩.天津市不同功能区土壤物理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04):331~336.
[18] 吴江琪,马维伟,李广,等.黄土高原4种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特征及渗透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8,32(04):133~138.
[19] 董心亮,林启美.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26(12):1846~1854.
[20] 庞学勇,包维楷,江元明,等.九寨沟和黄龙自然保护区原始林与次生林土壤物理性质比较[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06):768~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