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夏永刚,王明旭,肖启明. 湖南省松褐天牛风险性分析及治理措施[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1):87−90.
[2] 王洪宽,石梅. 镇安县松褐天牛成虫活动与气候因素关系及防治对策[J]. 陕西林业科技,2018(4):4:87−90.
[3] 程瑚瑞, 林茂松, 黎伟强等. 南京黑松上发生的松林线虫病[A].中国松材线虫病的流行与治理[C].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5: 4−7.
[4] 赵锦年,余盛明,王浩杰,等. 黄山风景区松蛀虫及携带线虫潜能的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4,23(4):15−18. doi: 10.3969/j.issn.1671-0886.2004.04.005
[5] 陈世骧, 谢蕴贞, 邓国藩中国经济昆虫志[A]. 鞘翅目: 天牛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 78.
[6] 宋红敏,徐汝梅. 松褐天牛的全球潜在分布区分析[J]. 昆虫知识,2006,43(4):535−539.
[7] 王明旭,张志飞,罗宽,等. 松材线虫快速检测方法比较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3):239−242.
[8] 徐正会,段艳,史胜利,等. 云南省松墨天牛地理分布及危害程度调查[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2):37−43.
[9] 蒋青,梁忆冰,王乃扬,等. 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 植物检疫,1995,9(4):208−211.
[10] 李鸣,秦吉强. 有害有害生物危险性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J]. 植物检疫,1988(13):1:52−55.
[11] 刘小亮,刘同香,康国华. 松褐天牛羽化期调查与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3):118, 120.
[12] 郑常格,刘晓鹏. 松墨天牛的综合治理措施[J]. 中国植保导刊,2009,29(1):30−31. doi: 10.3969/j.issn.1672-6820.2009.01.010
[13] 张垒岩,徐汉虹,梁明龙,等. 7种农药对松墨天牛的药效试验[J]. 农药市场信息,2006(10):27−28.
[14] 廖孝川,陈超,陈述亮,等. 星子县飞机喷洒5%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松褐天牛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164, 166.
[15] 陈水杏. 松诱木设置对松墨天牛诱集效果的影响[J]. 青海农林科技,2016(2):30−32. doi: 10.3969/j.issn.1004-9967.2016.02.008
[16] 泽桑梓,闫争亮,赵涛,等. 我国松褐天牛防治及引诱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 西部林业科学,2010(3):93−97. doi: 10.3969/j.issn.1672-8246.2010.03.021
[17] 张彦龙. 无公害技术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研究[J].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4):11−16.
[18] 邹建华. 花绒寄甲防治松墨天牛林间试验初报[J]. 林业科技情报,2014,46(4):14 16.
[19] 戴立霞,刘跃进,张祺. 湖南省松材线虫病的预警及防控措施[J].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1):15−17. doi: 10.3969/j.issn.1003-5710.2011.01.005
[20] 崔永三. 应用天敌昆虫防治松墨天牛试点试验[J]. 中国森林病虫,2011,30(4):31−33. doi: 10.3969/j.issn.1671-0886.2011.04.011
[21] 李波,冯磊,姜莉,等. 花绒寄甲在同海拔不同时间释放对松褐天牛寄生效果试验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17(3):5:63−72.
[22] 刘云鹏. 花绒寄甲与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效果初探[J]. 江苏林业科技,2014,41(5):55−57.
[23] 甘玉英,强建,贾生华. 用白僵菌防治松墨天牛幼虫技术[J]. 林业工程学报,2007,21(1):69−71.
[24] 蔡守平. 不同方式接种绿僵菌后松墨天牛带菌量及致死率的比较[J]. 福建林业科技,2009,36(3):32−35. doi: 10.3969/j.issn.1002-7351.2009.0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