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2] 任青山. 西藏冷杉原始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2,21(2):66−70.
[3] 郑丽婷,苏田,刘翔宇,等. 庙岛群岛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功能、结构多样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18,29(2):343−351.
[4] 苗莉云,王孝安,王志高. 太白红杉群落交错带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 广西植物,2005,25(2):112−116.
[5] Lomolino M V. Elevation gradients of species-density: historical and prospective views[J]. Global Ecology & Biogeography, 2001, 10(1): 3−13.
[6] 唐晓琴. 西藏色季拉山高寒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J]. 四川林业科技,2011,32(4):5−11.
[7] 李安定,张建利,谢元贵,等. 贵阳乌当杜鹃群落数量特征与α多样性分析[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31(2):204−209.
[8] 李晓红,肖宜安,龙婉婉,等.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云锦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05(1):18−21.
[9] 王小龙. 牛皮杜鹃生态适应能力研究[D]. 吉林: 吉林大学, 2017.
[10] 李苇洁,陈训. 百里杜鹃森林公园马缨杜鹃种群结构与更新初步研究[J]. 贵州科学,2005(3):46−49.
[11] 任璐,吴洪娥,汤升虎,等. 雷山杜鹃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分析[J]. 贵州科学,2016,34(5):9−13.
[12] 沈丽,石松林,李景吉,等.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山杜鹃群落多样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2):2553−2561.
[13] 黄威廉, 周政贤. 贵州梵净山科学考察集.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6: 44−45.
[14] 舒锟,张家春,张珍明,等. 不同海拔梯度下梵净山土壤机械组成及养分特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7,35(1):52−59.
[15] 曲仲湘, 吴玉树, 王焕校, 等. 植物生态学(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2−155.
[16] 宋永昌. 植被生态学[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7] Dai qipei. Survey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of wild ornamental plant resources in Guniuxiang[D]. Nanji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10.
[18] 郝建锋,王德艺,李艳,等. 人为干扰对川西金凤山楠木次生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4,34(23):6930−6942.
[19] 王茂师,袁丛军,安明态,等. 贵州濒危树种岩生红豆森林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J]. 西部林业科学,2016,45(01):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