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68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3.
[2] 《云南植被》编写组. 云南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3] 王红,李德铢. 高黎贡山马先蒿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云南植物研究,1999,21(S1):35−43.
[4]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植物志(第16卷)[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
[5] 关放,于兰,杨云. 马先蒿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02,21(3):142−144.
[6] 王静,唐亚,夏怡凡,等. 川渝地区马先蒿属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云南植物研究,2007,9(1):51−57.
[7] OlmsteadRG, Pamphilis C W, Wolfe A D, et al. Disintegration of the Scrophulariaceae[J].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2001, 88(2): 348−361. doi: 10.2307/2657024
[8]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I[J].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3, 141(4): 399−436. doi: 10.1046/j.1095-8339.2003.t01-1-00158.x
[9] Yang Hanbi, Holmgren N H, MillRR. Pedicularis Flora of China[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8, 18: 97−209.
[10] 杨春锋. 马先蒿属植物的花部分化与传粉适应[D]. 武汉: 武汉大学, 2004.
[11] 李爱荣,管开云. 马先蒿引种栽培问题的探讨[J]. 园艺学报,2007,34(4):1050−1054.
[12] 褚洪标,谭宁华,彭才圣. 马先蒿属植物研究概述[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9):2536−2546.
[13] 国家林业局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 卧龙发展史[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5.
[14] 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川师范学院. 卧龙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及保护[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195−208.
[15] 杨志松, 周材权, 何廷美.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参考报告[M]. 北京: 2019. 24−25.
[16] 四川省林业厅. 四川的大熊猫——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9-12.
[17] 杨志松, 周材权, 何廷美.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参考报告[M]. 北京: 2019. 456−458.
[18] 钟补求. 马先蒿属(<italic>pedicularis</italic>)的一个新系统(上)[J]. 植物分类学报,1955,4(2):71−147.
[19] 钟补求. 马先蒿属(<italic>pedicularis</italic>)的一个新系统(续))[J]. 植物分类学报,1956,5(1):19−74.
[20] 钟补求. 马先蒿属(<italic>pedicularis</italic>)的一个新系统(二续)[J]. 植物分类学报,1956,5(4):205−278.
[21] 刘鸿雁. 旅游生态学——生态学应用的一个新方向[J]. 生态学杂志,1994,13(3):35−38.
[22] 杨志松, 周材权, 何廷美.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参考报告[M]. 北京: 2019. 234−241.
[23] 王绍翔,程军,冯建孟. 滇西北地区马先蒿属植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5):137−143.
[24] 林红强,杨攀艳,刘桂英,等.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2020,41(3):14−22.
[25] 舒勇,宗嘎,吴后建. 西藏自治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分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2):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