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亚萍,徐华潮,孟俊国,等.松墨天牛交配行为及其规律初步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05):795~798.
[2] 杨宝君,潘宏阳,汤坚.松材线虫病[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9.
[3] 柴希民,蒋平.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70~75.
[4] 徐金华,黄秀凤,徐华潮.松墨天牛室内人工饲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4):86~88.
[5] 翁少容.松墨天牛发生面积与气温及雨量的关系[J].福建林业科技,2006(01):94~95+109.
[6] 宋世涵,张连芹,黄焕华.松墨天牛发生规律的调查[J].广东林业科技,1993(2):40~45.
[7] 吕传海,濮厚平,韩兵,等.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3):243~246.
[8] 曹敏慧,唐朝晖,黄洲康,等.南岳高山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J].中国森林病虫,2004(4):25~27.
[9] 宋世涵,张连芹,黄焕华.松墨天牛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1,(6):9~13.
[10] 李广武,邵桂英,俞伯能.松墨天牛的初步观察[J].昆虫知识,1986,23(4):169~170.
[11] 吴建福,张维玲,张仁香,等.赣南松墨天牛生活史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321~323

+326.
[12] 王玲萍.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23~26.
[13] 聂绍芳,林仲桂,彭珍宝,等.南岳景区松墨天牛的发生规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4):96~98.